宋俊國
摘 要:我國教育提倡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yǎng),即“德、智、體、美、勞”均衡發(fā)展,其中的“體”是指要加強對學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以及讓學生養(yǎng)成運動鍛煉的良好習慣,所以提高學生體育積極性,對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尤為重要。文章將從初中學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和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體育積極性的影響因素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運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5-04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0-0104-01
適當?shù)捏w育運動對于人體來說有很多好處,例如,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huán),同時也是為將來的身體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開展,我國越來越看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著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現(xiàn)代初中體育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向。[1]
一、導致初中學生缺乏體育主動參與意識的因素
(一)初中時期學業(yè)壓力較大
初中是一個敏感又特殊的時期,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多學生在學習方面有很大的壓力,也想在這個人生的關鍵時期走好每一步。中考主要是對于基礎學科,如“語數(shù)外、政史地”等學科的考試,所以大部分學生將他們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這樣的學科上面了,甚至課余時間也多用于補習功課。這樣嚴峻的學業(yè)壓力造成了學生精神壓力很大,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參加體育活動。[2]
(二)學校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
雖然部分學校明白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意義之重大,但面對學業(yè)壓力、升學壓力、高考成績、家長期盼等,很多學校仍不是非常重視體育活動,學生自身也不是特別愿意參加。在很多初中體育課堂上,體育條件相對簡陋,體育設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體育課還經(jīng)常被其他課程所占用,學生的身體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長此以往學校對體育活動愈發(fā)忽視,學生也慢慢喪失了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三)體育課程組織有待完善
每一所初中都設置了體育課程,但是由于沒能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以及現(xiàn)行體育教育中還有不足的地方,致使初中體育課程設置還有待完善。比如,體育課程都要為其他“主科”提供方便,導致學校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也沒有時間開展各項體育教育課程。
二、在初中體育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
一個學校中,應該有“讀書聲”,也應該有“跑步聲”,全面的素質教育不僅應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加強鍛煉。因此學校應加大對體育運動的正能量宣傳,讓學生了解適量的體育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在體育活動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體育活動環(huán)境,讓學生感覺到身心愉悅,放松了心情才能放下心理包袱真正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來。[3]例如,在上體育課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大家做一些小游戲,如“同手同腳”游戲,考驗兩個人的配合程度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提高運動興趣的同時也能為接下來的運動進行熱身。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跟著游戲建立起來,為接下來的體育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構建適合學生的體育教育體系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要設置一些適合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如排球、羽毛球、慢跑、跳繩,這樣的運動節(jié)奏比較緩慢,學生可以自行調節(jié)運動強度。如果在課程中強制設置大強度,或對抗性強的運動,如鉛球、鐵餅、一千五百米跑這樣的運動,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對體育有排斥感,就算勉強完成任務也會造成心理陰影,對學生今后的體育發(fā)展不利。設置體育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質和心理訴求,逐漸引導和試探性地增加學生的運動量,使其緩慢養(yǎng)成愛運動的習慣。[4]
總而言之,初中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同時發(fā)育和波動的階段,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要注意體育鍛煉,對于影響初中學生學習體育積極性的因素,我們要根據(jù)其現(xiàn)狀和心態(tài)進行分析和研究,積極調整策略,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擁有一個好身體才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工作的最重要條件,所以我們要本著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理念,探索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相應策略。
參考文獻:
[1]張陽陽.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22):137.
[2]郭 斌.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J].速讀(下旬刊),2019(1):50.
[3]崔云龍.學生主動參與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2):375.
[4]符佑銘.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之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