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小林(四川科技職業(yè)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 眉山 620564)
傳統(tǒng)的游泳教學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另一種是集體灌輸的教學形式。但是這兩種方式對學生來說都是被動式學習,都是以教師教為主,很少與同伴互動,無法有效的帶動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據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這兩種方式都不符合現在的游泳教學要求。教學者很早之前就發(fā)現了這樣的問題,于是在各種實踐中提出了“同伴教育”的理論。同伴教育提倡創(chuàng)建較為舒適自由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間加強交流,使課堂成為一個互動有愛的整體。同時能讓學生學會與同伴合作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從而達到整體上的飛躍。
在游泳教學中使用同伴教育,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能有效的補充常規(guī)游泳教學中的欠缺。能很好的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和長處,使學生間能取長補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有效的提高了游泳教學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
同伴教育,是一種教學方法。具體內容是指因為學生本身的個體差異,在協調性和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掌握不同的情況,有的學生接受新知識比較快,有的同學比較擅長與他人交流,最終形成一種良好的幫帶關系。知識掌握好的同學會教掌握差一點的同學,在同學間的輕松氛圍里,學生心理上會更為放松,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Weiss等提出這樣的觀點,同伴教育會為體育行為帶來激勵,并且會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行動起到一定的作用。體育運動時,學生可能不會聽體育老師的引導,卻會響應同伴的號召一起去運動。同伴教育的一個根本在于同伴都是同齡人,他們之間的心理和生理水平比較接近,相互之間能夠更好的溝通。游泳屬于體育活動中的一種,在游泳教學中使用同伴教育,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同伴間的協同和帶動作用,讓所有學生都得到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使教學過程更加和諧。
一般意義上,同伴是指年齡相近、生活和學習經歷相似的人,他們在認知和愛好等方面比較接近,這樣的同伴關系從長遠來看,是非常穩(wěn)定的,并且這樣形成的同伴之間有非常顯而易見的接近性。同伴教育可以很好的利用同伴間同齡和生活類似的這種接近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同伴間相互交流沒有代溝,能有效降低各種交流障礙發(fā)生的幾率,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融洽,更為和諧。目前,這種同齡人間的同伴優(yōu)勢在游泳學習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因為同伴教育的實施,目前我國的游泳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進步。
(2)提高學習主動性。
同伴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學習者,也充當著教師的任務,無形中讓學生處于一個學習的主導地位。每個在教學集體中的學生都可以向同伴交流自己的學習技巧等,同時也會將自己的學習經驗教給同伴,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主體,都會有很強的學習主動性,并且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3)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同伴教育使得學生間的溝通更為密切,互動更為頻繁。這種特點的優(yōu)勢在游泳教學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同學間既能夠通過及時的溝通,對不準確的動作進行交流和改正;又能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提高學生相互追趕比賽的意識。通過這樣幾方面的作用,明顯的提高了學生間的合作能力。
(4)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在我國目前參與的教育方式中也有一些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像小組互動等都能很好的起到這方面的作用。很多各項研究也表明,同伴教育與這些教育方式相比較而已,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
(5)使教學過程更高效。
游泳教育與文化課程相比而言,需要大量的自主練習,同伴教育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非常有助于學生游泳能力的提高。同伴教育不僅在游泳教學的課堂上,并且在平時的游泳實踐練習中都有積極的影響,充分調動同伴間的興趣,它還可以不受上課時間等的限制,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高效。
(1)游泳的教育觀念落后。
我國教育的現狀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大家更為關注文化課的學習,通常會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相關的教育機構對體育教學也不重視,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也造成了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自然而然的教師就很難推行教學計劃,最終導致游泳教學的效果不好。
(2)游泳教學的方式單一。
目前我們的教師多數情況下對游泳教學的結果不重視,教學過程也是敷衍了事。加之相關的教育機構對游泳毫不重視,沒有建立相應的教學機制,學校也未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導致了教師對開展新的教學方式缺乏主動性,而教師本身由于個體能力受限,也沒有辦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最終導致目前我國的游泳教學方式單一。
(3)教學理論知識不足。
雖然現在教育部門以及公眾開始對游泳有一定的認知,也開始開展一定的游泳教學工作,但是由于對游泳教學的長期不重視,游泳一直都是比較冷門的存在,導致目前我國的游泳教學教師數量和質量都不能得到保證。一直以來都缺乏相應的實踐知識和經驗,沒有相關的教學知識基礎,造成游泳教學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使得實際教學很難開展。
(4)教學考核體系不完善。
目前的游泳教學考核方式有很強的局限性。它主要是對一些理論內容等進行考核,而沒有考慮到游泳教育的內涵,在考核中一刀切,沒有考慮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學生面對這種片面的考核方式時很容易心態(tài)失衡,從而失去游泳的主動性。
針對以上介紹的我國游泳教學現狀的分析,可以發(fā)現,體育教育,尤其是游泳教學在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更進一步探索更為適合的教育模式。同伴教育應運而生,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但是,一直以來,“同伴教育”的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在國外應用的歷史也不長,在我們國家更是剛剛起步。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我們國家對游泳教學的基礎設施、知識儲備等都嚴重匱乏。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如何得到更好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將詳細介紹一下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改變固有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游泳教學都沒有得到重視,這一傳統(tǒng)觀念嚴重制約了游泳教學的發(fā)展。要想使同伴教學在游泳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固有的教育理念,這也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從根本上認識到游泳教學的必要性,為游泳教學提供必需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也需要教學工作者改變自己的一些固有習慣模式,努力建成新的教學模式。
(2)豐富師資力量。
教師是教學體系的保障,是整個教學的根基所在,任何一門學科、任何一種形式的教學,都離不開教師的辛勤付出。如果沒有教師的指點,單靠學生本身,是難以達到想要的教學目標的。我們國家目前在體育教育方面,尤其是游泳教學方面,相關的專業(yè)教師非常少,整體的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同時,現在全世界范圍內對同伴教育的應用還處在一個初步研究和探索的階段,理論知識仍不是很系統(tǒng)。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要求我們加強相應的師資力量,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術交流和學習機會,充分發(fā)揮老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3)完善游泳教學的考核機制。
游泳在學校里通常都不是必修課程,學生學習游泳主要是因為愛好,而傳統(tǒng)的考核體系非常單一,主要以考核理論知識和技術要點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個人情況。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考核方式,很容易喪失學習游泳的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游泳教學中引入“同伴教育”,使得考核盡可能的考慮學生的參與性、合作互動性等,積極引導基礎較弱的學生,并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升。在考核學生的同時,還應加入對教育工作者的考核,促使教師能更好的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在游泳教學中引入同伴教育的模式,使得學生在接受教師直接灌輸理論知識和技巧的同時,又能體驗自己當老師的感覺,角色上的變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
(1)同伴教育能激發(fā)學生的游泳熱情。
同伴教育的一個關鍵在于借助于同伴間的交流互動來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有的學生都不是單打獨斗的個人,而是集體中的一部分。同伴教育在增加師生間的交流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它所擁有的接近性,使得學習氛圍非常輕松,很好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不僅是被教育者,同時也可以是教學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在游泳中的主體地位。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良好的氛圍使學生的游泳熱情得到極大的促進,學習興趣也跟著水漲船高。
雖然我國的同伴教育剛開始很短的時間,但它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伴教學使學生和教師融為一體,使學生不會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游泳教學系統(tǒng)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人性化,能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游泳的熱情。
(2)同伴教育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
傳統(tǒng)的游泳教學是老師只負責教、學生只管學的單向教學模式,教師面向的是所有的學生,在教的過程中會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之間不管在性格還是學習速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傳統(tǒng)的這種標準化的教育方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個體化需求,很容易忽視掉一些學生,使他們產生不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在游泳教學中使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彌補教師單打獨斗、力量有限的弊端,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百家之長,將更容易溝通的同伴集中在一起,及時的將同伴中更為優(yōu)秀的學習技能和方法傳播到其他同伴,可以有效帶動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的同伴,讓同伴能從實踐中學會自我調整。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從內在進行改變,明顯比教師的單向強硬教學更加合理和人性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3)同伴教育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通常來說,同伴之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齡、愛好和習慣等,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對長期和穩(wěn)定的。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因為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使得他們愿意共同交流結為同伴,但他們本身又是不同的,所以才使得他們在整個教學中能夠既能夠相互監(jiān)督,又可以共同學習。整個游泳教學過程成為一個集體的共同學習過程,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學生之間的感情更為親密,相互溝通和交流更多,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等都會得到很高的提高,同時也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同伴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組成了一個集體中,每個人在集體中都學會與他人合作,這在提高學生游泳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這一點也恰恰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
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的缺陷,營造出更為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加主動認真的學習,促使學生養(yǎng)成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更能提高學生對游泳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從而達到更多元化的游泳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