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偉
摘要:故事教學法在小學的英語課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事學習法一般是將單詞、詞組等串聯(lián)成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利用故事教學法,也可以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緊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更加活躍?;诖?,本文介紹了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又分析了在運用故事教學法時應該注意的問題,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分類號:G633.41
引言:
教師在利用故事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選用合適的故事,不僅要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也要對感情方面嚴格把控,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其次,也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吸收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英語語法、單詞的印象。此外,故事教學法作為一個輔助教學的方法,不應該與英語課本脫軌,更不能完全依賴于故事教學,在故事和英語詞匯、語法教學上分清主次,避免出現(xiàn)學生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中反而忽略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英語語法學習的現(xiàn)象。
1.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1故事教學法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對于語言的教學,僅通過單調(diào)的“一言堂”式思想灌輸只會降低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英語的教學必須要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堅持教學的初衷。學生需要主動跟著進行學習,將“要我學”改變?yōu)椤拔乙獙W”。故事教學法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綜合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利用故事對知識點進行鋪墊,保證學生進行角色和情景的互換,這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好奇心強、表現(xiàn)欲強的小學生群體。例如教師在講解湘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時,教師可以先講授一些關于大象的故事,吸引學生進行想象,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1.2故事教學法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
教學不是單方面的,對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教學可以從語言知識、拼寫技巧等多方面入手。首先,通過講述故事來讓學生的聽力能力得到鍛煉。在聽新鮮有趣的故事時,能夠強烈的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使他們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故事中的結(jié)構(gòu)和單詞的用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單詞應用能力。此外,組織學生表演可以讓他們的合作能力得到激發(fā),更好的讓他們知道知識能夠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潛移默化的推動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
1.3故事教學法提高小學生中西文化意識的融合和理解
英語的新課程指標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對文化知識要逐漸深入,是學生能夠慢慢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性,提高小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為了能夠在語言教學中讓小學生感受到外國的文化氛圍,小學英語教材特地安排了對西方國家文化背景的介紹。這種將教學和文化結(jié)合起來的授課方式,讓小學生在無形中吸收英語各國的文化精華。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語言相互作用,理解語言對理解文化有很大的作用,反之亦然。這就很好的論證了故事教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2.運用故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2.1注重講述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在使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應當選擇內(nèi)容優(yōu)質(zhì)的故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性,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講述故事時,也應該注意故事的運用技巧。首先,教師在講述故事時,每讀到重點內(nèi)容或是重點語句時稍作停頓,給學生留一些思考的時間。其次,教師在描述故事內(nèi)容時要與學生頻繁的進行互動,讓學生及時反饋想象出來的內(nèi)容,還可以邀請學生上臺分享出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可以是示例圖片或者是形象的動作等,讓學生們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湘少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時,教師可以模仿不同的人物語氣進行人物自我介紹,讓學生能夠通過語調(diào)和語氣的不同分辨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相關道具,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記住單詞和語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2保證故事與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統(tǒng)一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要使用愉快的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此外,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要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擇合適的講解方式,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可以用全英語講解,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可以采用中英文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講解,教師在選擇故事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英語語感的差異、單詞量的累積等問題,嚴格篩選故事情節(jié),找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故事[4]。
2.3注重故事對小學生生活的啟迪作用
小學英語教師上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吸收足夠的語標知識,所以,教師在每講述完一個故事后,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之間交流自己對于故事的看法和理解。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可以選擇一些和英雄事跡相關的故事,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上去,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精神思想,并且保證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熟練地運用到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湘少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時,所以在課堂上講述那些關于成功人士的故事,引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生思考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精神思想。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小學生學習英語時,幫助學生對課程產(chǎn)生足夠多的興趣十分重要。新課程標準正是以此為中心,大力提倡寓教于樂,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靈活多變的課程學習方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讓他們感受到英語的學習樂趣,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去。其次,充分發(fā)揮母語的引導作用,在英語課堂穿插漢語,這種漢英結(jié)合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坤.故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8,000(028):P.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