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星
摘 要:本文采用尼采的悲劇理論分析經典悲劇《哈姆雷特》。認為作品深刻體現了“日神精神”,促使哈姆雷特在夢幻般的感覺中體驗審美快感,忘卻人生的悲劇性特征。瘋癲的哈姆雷特則透露出明顯的“酒神精神”,使其煥發(fā)出本能生命力的勃勃生機,肯定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在哈姆雷特身上相互作用,交替出現,共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日神因素借酒神因素進行表達,酒神因素又靠日神因素防止溢滿和過度。這種寫法指引人們不因人生的苦難性招致毀滅,又能相信生存的永恒樂趣,具有超越時代的精神力量。
關鍵詞:尼采;日神精神;酒神精神;非理性;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經典之一,它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尼采在以古希臘文學為研究對象的情況下,系統(tǒng)討論了美學和文藝等問題,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重要范疇,形成了重要的悲劇理論。本文是運用尼采的悲劇理論對《哈姆雷特》進行分析的一次嘗試,并且希望通過這種嘗試探尋出《哈姆雷特》廣泛而深刻的精神內涵。
尼采的悲劇理論不把藝術看做是外在于生命的東西,而是把它作為對人的靈魂和生命狀態(tài)的觀察與反思,是人類生命存在自覺自為狀態(tài)的體現,“日神精神”用外觀的美和夢幻來克服世界和人生的痛苦,“酒神精神”則是對生命的充分肯定。尼采的悲劇理論以非理性主義的方式來考察藝術,為文學藝術的研究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一、《哈姆雷特》中“日神精神”的體現
“日神精神”是一種“夢”的精神,它把人帶入幻想的世界,使人沉浸于世界萬物之美的外觀之中,忘卻人生的苦難與悲劇性實質,在夢幻般的感覺中去體驗審美的愉悅,并依此來品味人生。[1]尼采用日神來象征人類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美麗外觀的精神本能。在苦難的,悲劇性的生命中,人為了生存,“需要一種壯麗的幻覺,以美的面紗遮住它自己的本來面目。美的外觀的無數幻覺,它們在每一瞬間使人生值得一過,推動人去經歷這每一瞬間”。[2]
哈姆雷特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美麗外觀,一方面他趨向美麗的愛情,奧菲利亞是美麗的象征,在哈姆雷特給奧菲利亞的信中,哈姆雷特提到:“給那天仙化人的,我的靈魂的偶像,最艷麗的奧菲利亞——”(第二幕第二場)。哈姆雷特還曾提到過“美麗的奧菲利亞!——女神,在你的祈禱之中,不要忘記替我懺悔我的罪孽?!保ǖ谌坏谝粓觯┻@都說明了奧菲利亞在哈姆雷特的心中是美麗的化身,是女神的化身,“天仙化人”“女神”這都是人世間所不存在的東西,可以看做是一種“壯麗的幻覺”,在奧菲利亞的身上哈姆雷特得到的是審美的愉悅。美好的愛情,不倦的追求正是哈姆雷特“日神精神”的一個體現。另一方面,哈姆雷特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美麗外觀還體現在哈姆雷特對它的父王和叔父的態(tài)度上。哈姆雷特本是一個快樂的王子,在父親未去世之前,父親是“天神”一樣的國王,母親是美麗的王后,但是父親突然離世,叔父繼承王位,母親匆匆改嫁,讓哈姆雷特覺得生活不再美好,父親變成了“丑怪”,而母親又犯了亂倫的罪過?!扒七@一幅圖畫,再瞧這一幅;這是兩個兄弟的肖像。你看這一個的相貌多么高雅優(yōu)美:太陽神的卷發(fā),天神的前額,象戰(zhàn)神一樣威風凜凜的眼睛,象降落在高吻蒼穹的山巔的神使一樣矯健的姿態(tài);這一個完善卓越的儀表,真像每一個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記,向世間證明這是一個男子的典型。這是你從前的丈夫。現在你再看這一個:這是你現在的丈夫,像一株霉爛的禾穗,損害了他的健碩的兄弟?!痹浢利惖氖挛铮⑽涞膰跻幌伦幼兂闪俗屓藧盒牡某蠊?,美麗善良的母后也因為“鉆進了亂倫的寢被”而變得不再美麗,曾經哈姆雷特美麗的世界中的最重要的人都統(tǒng)統(tǒng)改變了面貌,哈姆雷特對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對于丑的事物的厭惡,正是哈姆雷特“日神精神”的體現。
尼采的“日神精神”的核心就是使人沉浸于夢幻般的審美狀態(tài)之中,從而忘卻人生的悲劇性本質。追求女神一般的奧菲利亞,對待天神般的父親,均是對美麗事物的追求;對克勞狄斯的痛恨與厭惡,對王后改嫁的深切不滿,卻是對丑惡事物的排斥,所有這些都是“日神精神”促使著哈姆雷特在夢幻般的感覺中去體驗審美快感。當然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日神”的美,“日神”的夢一個接一個的破滅,哈姆雷特的“酒神精神”也慢慢的體現出來。
二、《哈姆雷特》中“酒神精神”的體現
由于“日神”的夢境并非完美無缺,它要求適度的克制,免受強烈的刺激,所以尼采提出了作為“日神精神”對立而存在的力量“酒神精神”?!熬粕窬瘛笔悄岵擅缹W和文藝最核心的范疇,它是一種“醉”的精神,它在人們酣醉狂放的狀態(tài)下體現出來?!霸诰粕窬竦幕\罩下,人們壓抑的原始激情得以展現,個體生命和個體意識逐漸進入一種渾然忘我之境,在沉醉與迷狂中,個體生命被束縛的狀態(tài)得以解除,從而在心靈深處領略到與世界本體相融合的滿足?!盵3]“酒神精神”是破除了外觀的幻覺,使個體的生命與世界生命本體想融合。主觀與神秘的大自然融合為一體,從而感受到自然永恒的生命,得到一種不可言狀的快感,它在悲劇性的陶醉中直視人生的痛苦,把這種痛苦轉化為審美的快樂。
瘋癲中的哈姆雷特就具備這種“酒神精神”的特征。
1.哈姆雷特常處于癲狂的精神狀態(tài)。
在故事的開頭,哈姆雷特始終保持著一種陰郁的神氣,即使對王后改嫁的行為不滿,也不會大聲反駁,而只是稍稍的敘述了一下,“郁結的心事是無法表現出來”“我必須噤住我的嘴”。他勉力服從王后的意志,對王后稱為“您”或“母親”。哈姆雷特整體的感覺都是消極的抑郁的。但在見到鬼魂之后,哈姆雷特的精神感覺突然有了巨大的轉變。首先,他闖進奧菲利亞的房間,衣冠不整,臉色蒼白,完全沒有了作為一個王子應有的形象與氣質。其次,在戲中戲結束與王后的對話中,他大膽而無禮,大聲的斥責王后的不潔行為,肆無忌憚的向王后“搖唇弄舌”,直指王后為“你”。最后,在他與波羅涅斯、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的對話里,雖然顛三倒四,卻蘊含了非凡的哲理,并且對于他不滿和不喜歡的人都進行了耍弄與諷刺,他諷刺波羅涅斯“我但愿你是一個和魚販子一樣老實的人?!薄吧咸觳挥?,劫數臨頭”。他對吉爾登斯吞說“你會玩弄我,你自以為摸得到我的心竅,你想要探出我內心的秘密,……哼,你以為玩弄我比玩弄一直笛子容易嗎?無論你把我叫作什么樂器,你也只能撩撥我,不能玩弄我?!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