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磊
(深圳市大鵬新區(qū)葵涌中學 廣東深圳 518119)
我們引入“當堂小測”是為了減輕學生當天的作業(yè)負擔,減負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學習時間,讓小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物理學科更加注重學科觀念、思維、實驗和科學態(tài)度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將學生從茫茫題海中解救出來。但如何減負,而且減負的同時不影響我們的教學成績,是我們研究的核心問題[1]。
結合幾位教研專家給我們提供的意見和方向,我們覺得把課后的作業(yè)部分引入到課堂來,既能提高我們孩子作業(yè)的認真程度,也能切實減輕小孩的課外負擔。我們備課組一直在使用講學稿教學,因此在講學稿的設計方面我們覺得有必要嘗試引入一些新東西,對講學稿進行必要的優(yōu)化。所以在本學年度,我們初二物理備課組在“微教研”方面選擇了在課堂中優(yōu)化“當堂小測”。
“當堂小測”是很多老師教學的一部分,但是真的在小測之后不留課外作業(yè),恐怕沒幾個老師能夠做到,包括我們自己也不敢步子邁得太大。我們只是嘗試把課外作業(yè)中的一部分引入到課堂中來,減輕學生的負擔,減少老師“滿堂灌”的現象。講練測結合。故我們希望借此來探究一條減輕學生負擔,同時提升課堂效率的教學之路。
我們一直都是“講學稿”教學模式,這為我門的作業(yè)前置成“當堂小測”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把當天需要完成的作業(yè)呈現在我們的“講學稿”上,在老師上完當天新課之后,就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來完成當天的一部分作業(yè)。減輕孩子們的課外作業(yè),但增加了我們老師的備課任務,之前我們只要出一個課后作業(yè),現在我們要將其中一部分變成課堂練習,剩余部分作為課外鞏固,如何取舍和設計都要經過備課組的共同商量才能確定。在具體操作中,當堂小測的選材要精而少,這樣既不會影響上課時間的分配,同時又能檢測孩子們當堂的掌握情況。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也不斷的完善小測的形式,目前已經形成了我們物理備課組比較統(tǒng)一、可操作的“當堂小測”模式:
“課前小測”,重點測試上一節(jié)課學習過的內容,以知識點為主,鞏固所學的同時,提醒學生哪些是要去記憶的知識點,有助于我們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記憶和理解;“即時反饋”,一般設計在典型例題的后面,當堂演練,教師面批,學生可以交流探討,給學生鞏固練習的同時,讓學生有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點,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課結束前小測”,每節(jié)課預留五分鐘時間進行整節(jié)課小測,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有個自我總結和反思的機會,然后通過小測來體現當堂課的學習效果,既讓老師更好的把握自己的教學效果,為教學調整提供依據,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2]。
“演練結合”讓我們的課堂效率更上一層樓,正所謂“教無定法”,那么小測的形式也不可能完全的固定下來。我們不停的改進就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的高效。我們使用“講學稿”已經快十年了,借助“當堂小測”,也是想讓我們的講學稿形式有更好的改進。
不是所有的嘗試都是那樣的一帆風順,我們的嘗試同樣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首先:選題難,選題很能體現我們老師的業(yè)務水平,時間有限,各班的情況不是很一致,難度和考查范圍的把握,給我們的選題老師帶來了不少的工作量,同時不同形式的小測要求不一樣,所以我們的出小測題的難度和工作量都不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老師要從很多的參考資料、網絡上去精選題[3]。
其次:批改難,為了提高孩子們的重視程度,最開始我們老師都是全批全改,但是初三的老師反饋,這個小測要及時反饋出結果,工作量還真不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始嘗試“不同小組間互批”,這樣確是大大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量,但就是孩子們之間會出現“作弊”的情況,為了有更好的效果,我們以小組競爭的形式,相互監(jiān)督,確保學生在批改時的公平公正。
第三,一堂課穿插了這么多的“檢測環(huán)節(jié)”,再加上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物理老師們的課堂掌控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幾個物理老師一直相互聽課,相互探討,探尋效果更好的課堂組織形式。
第四,也是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學生積極性難以維持,最開始的時候學生很重視,但是時間一長,學生對小測就不夠很重視,這就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新問題,如何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對小測的重視程度,我們的評價機制如何去優(yōu)化,這也是我們教學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我們也會加大這方面的研討,爭取找到更好的評價激勵機制。
通過一學年的嘗試和總結,我們在科組內也分享了我們的做法和經驗,我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一起去推進這項工作,能夠將我們的一些想法在更大范圍內去實踐。雖然我們目前的研究難說成功,但至少我們已經大膽的踏出了嘗試的第一步,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努力,力爭拿出一些更成熟的東西展示給大家。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同仁給我們提供更好的參考或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