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衛(wèi)兵
【摘 ?要】 ?2011年版新課標較2001年版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給予了體育教師廣闊的自主和創(chuàng)新空間,同時,新課標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師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 ?課程目標;初中體育;多元評價;綜合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2011年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給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新鮮活力,奮斗于一線的園丁們銳意進取,勇于革新,牢固樹立“以生為本”教學新理念,認真學習新課標的具體細則,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由于新課標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面臨諸多挑戰(zhàn)。
一、新課標對體育教師提出的要求
1.課程目標設置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和科學化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應結合實際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具體化、科學化,有的放矢地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北M管新課標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了具體課程目標,但是由于各學校的差異性,體育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新課標還指出:“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等實際,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求知欲望師生互動氛圍,以利高效達成三維教學目標。”但天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即使孿生兄弟也不例外。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難易適度的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的選擇充分體現(xiàn)實效化和實用化
新課標指出:“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要充分考慮場地與設施條件、季節(jié)、氣候和安全等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項體育活動。”我國幅員遼闊,但東西部經(jīng)濟與教育發(fā)展極不平衡,在體育場地、器材、師資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許多的學校普遍存在著器材資源不足和體育場地少等實際困難,特別是農(nóng)村學校,專業(yè)師資緊,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比較匱乏,這就要求體育教師面對現(xiàn)實,著眼長遠,充分挖掘校本資源,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還要結合當?shù)匾约氨拘5倪\動傳統(tǒng),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體育基礎、身心特點等因素,選擇和創(chuàng)設學生已有的生活和體育積累相關的運動項目,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鋪平道路。
3.課堂教學評價實現(xiàn)多元化和激勵化
新課標指出:“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習評價的作用,既要注重不斷優(yōu)化教師激勵性評價機制,也要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笨梢?,教師進行激勵性評價至關重要,但不能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必須充分發(fā)揮多元化評價主體的作用,不斷提升評價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二、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
1.初中體育教師綜合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初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具體而言,首先要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yè)技術和教育教學能力、優(yōu)良的師德與高尚的情操以及一定的理論研究水平。但是,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水平并非易事,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師資水平相對較高、其他方面資源條件優(yōu)越;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特別部分鄉(xiāng)鎮(zhèn)初級中學,師資薄弱,加上場地器材嚴重短缺,使得體育教學效率徘徊不前,可見,初中體育教師綜合素養(yǎng)有待提升。
2.對新課標的認識理解不透徹
在踐行新課標的過程中,有些初中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精神與理念本質的認識還存在偏差。例如:部分教師過于夸大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自身的主導作用,甚至出現(xiàn)“新型放羊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效果堪憂。因此,正確認識并平衡把握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目的。目前我市“三段四模塊”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越來越明顯,只有靈活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3.多元化評價操作相對復雜,增加教師工作量
初中體育教師工作量比較大,除了每周上十幾節(jié)課以外,還要負責“三操”,有的教師還兼帶訓練隊的任務,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吹日曬,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好本職工作。雖然多樣化評價能夠更好更全面地評定學生的體育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是與傳統(tǒng)的單一評價方法相比,教師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多方面的評價主體參與評價,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僅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等各方面的情況,而且要加強與學生、班主任甚至家長的交流溝通,假如體育教師沒有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那后果不堪設想。
三、結語與建議
1.認真學習與理解新課標
課程改革永無止境,每一位體育教師應該加強課程標準的理論學習,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與2001版實驗稿進行對比性研讀,從而吃透其中的精神與理念,更準確地把握新課標方向,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培訓學習與交流反思
新課標需要復合型的體育教師,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參加參與各種學習和培訓活動,注重素養(yǎng)與知識的積累,不斷增長專業(yè)技能。
3.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與方法
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的方向與目標非常明確,但在具體操作上卻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多要精心選擇;同時,都擁有符合學生求知需求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說明與分析(四)——教學建議[J].中國學校體育,2012(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