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莊子形德觀探析
      ——以畸人為中心的考察

      2020-01-17 06:01:15任天然
      黑河學(xué)刊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畸人形體莊子

      任天然

      (上海大學(xué),上海200444)

      在《莊子·德充符》一文中,莊子所刻畫的主角人物都是畸人。莊子為何要以畸人說理呢?西晉玄學(xué)家郭象注“莊子推平于天下,故每寄言以出意”。[1]莊子的語言看似簡樸,其中所含的暗示卻是無窮的。為了充實和凸顯“德”,在《莊子·德充符》一文中,莊子以五個寓言舉例了六位畸人,他們皆有先天或后天的缺陷,遭受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歧視和困苦,分別是:王駘(受過跀刑只有一只腳),申屠嘉(被砍掉了一只腳),叔山無趾(受刑斷腳趾,用腳后跟走路),哀駘它(面貌十分丑陋),闉跂支離無脤(跛腳、傴背、無唇),甕盎大癭(頸瘤大如甕盎)。這些畸人雖然丑陋形殘,卻都是內(nèi)德修養(yǎng)極高的“圣人”,超越了形體的束縛。王駘“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申徒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伯昏無人門下學(xué)習(xí);叔山無趾“吾是以務(wù)全之也”,反笑孔子以名利為枷鎖;哀駘它“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贏得了天下人的喜愛與尊敬;闉跂支離無脤和甕盎大癭“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畸人的“德”從兩個角度得以驗證:一是他人眼中的畸人,二是畸人眼中的自己,從而得出畸人不畸的結(jié)論。

      一、他人眼中的畸人

      人生一世,孰能無挫無厄?關(guān)鍵是你如何去面對。莊子之世,政局動蕩、戰(zhàn)禍連綿、陰謀權(quán)變、算計逐利、以貴傲賤。“方今之時,僅免刑焉!”(《莊子·人間世》)面對這樣的世道,先秦諸子的思想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如何建立合理的社會秩序。因此,不同學(xué)派、不同立場之間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對話關(guān)系。儒家期待用仁愛、禮儀挽救道德的衰??;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企圖平息戰(zhàn)亂。在對待畸人的這個問題上,如果有人落下了殘疾,無論是先天或是后天,儒家會說:“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論語·子張》)。身為君子,對身體有殘疾的人,要扶助他們,對改過自新的人,要寬容體諒。然而圣人孔子在本篇中不再是楷模人物,露出了對受刑罰的畸人的不屑。孔子認(rèn)為上門求教的叔山無趾成為畸人是因為自身的過錯而受到刑罰,從而沒有資格到孔子門下求學(xué)。仲尼曰:“子不謹(jǐn),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莊子·德充符》)“猶務(wù)學(xué)以復(fù)補前行之惡”中的“猶”字更表現(xiàn)了孔子認(rèn)為諸如叔山無趾這類畸人低人一等。于是叔山無趾諷刺孔子“彼何賓賓以學(xué)子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莊子·德充符》)郭象注:“則孰能解之哉?故名者影響也。影響者形聲之桎梏也?!盵2]在莊子看來,孔子雖身體健全,卻因自恃學(xué)者,使自己的精神套上了枷鎖。孔子忽略了叔山無趾的自然德性,拘于形骸之見,由此被認(rèn)為是“天刑”之人?!傲硪环矫媲f子描寫這六個才全而德不形的畸人,也是對當(dāng)時那些衣冠楚楚所謂形體健全而品德低劣之人莫大的諷刺。在子產(chǎn)與申徒嘉的對話中,子產(chǎn)本想給申徒嘉以難堪,認(rèn)為一個因犯法被斷足的人不配和自己同進同退,卻反被申徒嘉駁了一個義正辭嚴(yán)。莊子恰恰喜歡拿畸人與這些追求外在完美的人對比,將他們放在一起,讓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現(xiàn)出原形。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痹诖耍f子區(qū)分了“形”和“德”。在對形貌進行更深入的理解時,莊子指出:“夫支離其形者,足以養(yǎng)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莊子·人間世》)“支離其形”則更多地涉及形體層面的刻意,而“支離其德”則意味著生命的精神之維。

      《莊子·天地》篇中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保ā肚f子·天地》)從中可以看出莊子眼中的德由萬物得到道而生成,對于人而言,德是人的本性。莊子的“德”與儒家不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儒家的“德”強調(diào)社會中人的某種道德準(zhǔn)則和行為修養(yǎng),企圖通過“有為”來表現(xiàn)君子的德行,而道家則以“無為”來闡述德??梢哉f儒家意義上的“德”具有后天的道德教化功能,而道家的“德”則是一種先天的本性和稟賦。道家哲學(xué)的出發(fā)點是保全生命、避免損害生命。楊朱的“逃避”、老子的“道與德”以及莊子的“齊生死”。按照道家的理論,人的活動需要順乎自然,即按照時勢和事物的本性來行事。老子曾在《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對儒家所主張的“德”予以批判?!肮适У蓝蟮?,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薄兜赖陆?jīng)·第三十八章》,在老子看來,失德的禍根就在于欲望太多,束縛太多。因此,對于人們來說,“德”的精神完滿性使他們不過份關(guān)注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他們也不受困于貧困和財富等世俗物質(zhì)差異。評價他人的標(biāo)準(zhǔn),不在于外在的容貌或地位,而在于是否注重內(nèi)心的自由。兩相對照,莊子認(rèn)為不應(yīng)存在畸人和健全人的區(qū)別,“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莊子·德充符》)也表明了在莊子的眼里,作為健全人的惠子,其“德”遠(yuǎn)不及那些貌丑形殘的人。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保ā肚f子·逍遙游》)

      二、畸人眼中的自己

      一般而言,畸人要比健全人更容易否定自己,否定社會,有時強烈的受挫感會改變一個人原本的內(nèi)在性情。然而,《莊子·德充符》中的畸人卻全然不是如此,這么多先天或后天造成形體殘缺、相貌丑陋的畸人,內(nèi)心修養(yǎng)極高。他們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且收獲自信和能力感。生活的本身使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正如莊子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楚王“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卻“持竿而不顧”。這是莊子本人對官僚制度的失望,抑或是對自身價值的一種堅守。

      對莊子而言,人的存在意義并非僅僅表現(xiàn)為外在的“形”,更多地體現(xiàn)于內(nèi)在的心靈或精神。莊子對隨形而化的現(xiàn)象提出了如下批評:“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莊子·齊物論》)心隨形化,意味著將個人僅僅限定于外在之形,從而使之失去真實的自我。在莊子看來,這是十分可悲的。所謂“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也就是要求超越外在的形體,從內(nèi)在的精神上把握個體的存在特征。于是,盛名于時的孔子,鄭執(zhí)政者子產(chǎn),自命治國憂民的魯哀公在畸人面前都甘拜下風(fēng)。所以,畸人的價值的體現(xiàn)與健全人完全一樣。在自我或個人的層面,個體的德既展開于形神、身心等關(guān)系,又以精神世界自身的整合為內(nèi)容。

      楊國榮先生說“個體的存在,總是無法脫離一定的境遇或背景?!盵3]當(dāng)人類作為個體存在時,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免不了受到“命”的限制,正如莊子說的那樣“游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薄肚f子·德充符》。人存于世,好比箭靶的圓心處,是注定被神射手后羿射中的,如果沒有,即為命也。那么面對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莊子給世人提供了一條怎樣的自救之路呢?與老子不同的是,莊子側(cè)重于對個體存在的身心問題的論述,也就是《德充符》中肉體殘缺性與精神完滿性的問題。“視喪其足猶遺土也?!保ā肚f子·德充符》)畸人本身是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兀者的,外界發(fā)生的變化或是自己身體發(fā)生的變化對他沒有任何的影響?;嗽谶@個有形的世界中,超越了這個有形的世界。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莊子·齊物論》。成玄英疏:“是故形性一程,適可守其分內(nèi),待盡天年矣?!盵4]人世間充滿了各種不平等,處在不利地位的人,“怨天尤人”是人之常情,然而不但無益,而且更添艱難。莊子認(rèn)為應(yīng)該“形如槁木,心若死灰”,要忘記形體,摒棄欲望。正如《莊子·逍遙游》篇里敘述大鵬和小鳥的故事,相比于能借風(fēng)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游》在小大之辯的基礎(chǔ)上,可以看到大鵬與小鳥雖然能力不同,但是大鵬和小鳥都能盡自己本性的自由飛翔,這說明,萬物本性不是生來一致的,若要強求一致,磨滅本性,是徒勞無益的。

      陳鼓應(yīng)先生說:“有‘德’的人,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種精神力量吸引著人。”[5]歷史步伐無法停止,社會體制的缺失也無法阻止,身體殘缺更無法挽回。因此,當(dāng)個體無法超越自己的“時”,無法擺脫不可避免的“命”時,在保全生命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自己的獨特個性。莊子在《德充符》中刻畫了這么多身體殘疾且外形丑陋的畸人,王駘處于無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變遷的影響;哀駘它不用開口就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申徒嘉因被別人笑話殘疾而生氣,但在伯昏無人先生門下求學(xué)修德,便能怒氣全消,回復(fù)常態(tài)。郭象用人生的經(jīng)歷來比喻:“一生之內(nèi),百年之中,其坐起行止、動靜趣舍、情性知能,凡所有者,凡所無者,凡所為者,凡所遇者,皆非我也,理自爾耳?!盵6]這也正是莊子所說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保ā肚f子·德充符》)

      當(dāng)然,人的生存狀態(tài)雖被外部事物所制約,但并不意味著人被所處之世所折服。“來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莊子·人間世》)。任何人都并不能完全超越或脫離時代。從時間上看,與“往世”和“來世”相對的當(dāng)世則賦予了個人以現(xiàn)實的品格。個體在社會中的遭遇,包括身體上的完好殘缺,生活上的富貴平賤,官場上的得志失意,都受到“世”的制約。莊子指出:“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yǎng)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莊子假借這些被視為弱勢群體的殘丑人物,體現(xiàn)了他殘疾形象系列塑造的哲學(xué)依據(jù)——“至德之人,德充于內(nèi)?!惫笞ⅲ骸暗鲁溆趦?nèi),應(yīng)物于外,外內(nèi)玄合,信若符命而遺其形骸也?!盵7]一個個外形丑陋的畸人因為內(nèi)在德性的修養(yǎng)使得自己已經(jīng)忽略了形體的殘缺,在莊子眼中成為了最完美的存在。相反,四肢健全之人卻因德性的缺失成了“殘疾”之人。

      三、畸人不“畸”

      莊子所處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被史學(xué)家們以禮崩樂壞而概括,認(rèn)為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是紛爭不斷、餓殍荒野,是一個充滿血腥、黑暗、苦難的時代。在《莊子·德充符》一篇中,畸人便是在這個時期懂得生存的大智慧者,是人人應(yīng)效仿的典范人物。莊子對這個時代的感受,有一個經(jīng)典的故事,簡稱為“莊周夢蝶”。其大意是莊子一天做夢夢醒,分不清現(xiàn)實世界和夢里世界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無論哪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我們都無法決定或改變所處的環(huán)境,那應(yīng)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心智對待這個紛繁復(fù)雜的世界呢?莊子將心目中的“德”寄寓到各種人物中,“至人”、“神人”、“圣人”便是莊子理想人格的化身?!肚f子·逍遙游》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莊子·逍遙游》)莊子在這里用極其夸張之詞描繪了在他理想中圣人的生存狀態(tài),他們是外貌完美,精神完滿的人。道家認(rèn)為,修養(yǎng)高尚的圣人擁有洞察事物的本性,具有應(yīng)合事物的能力,因此不會被外部環(huán)境所困擾,因此他的心靈快樂也不受外界所左右,能夠達(dá)到至樂的途徑。然而這些理想層面上的人物的生活條件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社會動亂,普通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在現(xiàn)實社會中難以實現(xiàn),免不了周旋于世俗之間的困境。一個人在追求至樂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阻力,正如莊子眼中的畸人,身體的殘缺使得他們不再能夠充分且自由的活動。莊子曾分析了個體精神的日常形式:“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gòu),日以心斗?!保ā肚f子·齊物論》)楊國榮先生認(rèn)為:“外在的紛爭、沖突常常會映照于內(nèi)在的精神世界,精神的完滿性在心靈的緊張、不安中受到?jīng)_擊,個體的精神常常很難以和諧、有序的形式存在?!盵8]

      在莊子關(guān)于“渾沌”的寓言中,“渾沌”隱喻著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德,儵與忽認(rèn)為混沌缺少正常的身體器官,因而為其日鑿一竅?!皽嗐缰馈辈皇巧韺用嫔系乃劳?,而是內(nèi)在本性的喪失?!皽嗐纭贝硎挛锏谋拘裕^多的人為干涉,就泯滅了事物的本性,直至滅亡。在莊子看來,“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之適越而昔至也”(《莊子·齊物論》)。莊子認(rèn)為人們在分析和觀察問題時,不可避免地會以往特定視域里形成的是非觀來解決問題。在他人眼中,無論是“混沌”,亦或是“畸人”的狀態(tài),都是肉體殘缺的非常態(tài)化的是非觀,健全之人往往以己之成心來評判畸人的價值,過分注重肉體上的差異性,忽視了對于精神完滿性的關(guān)注,因此也就有了孔子,申徒嘉等人與畸人之間故事的展開。同時,在欣賞其思想的人的心目中,這些畸人卻如同健全之人,與之不同的健全之人,反呈現(xiàn)畸形之貌:“闉跂支離無脤,說衛(wèi)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甕瓷大癭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保ā肚f子·德充符》)“說之”,是心靈上的相通,一旦在精神上彼此相契,則形體上的殘缺不再具有實質(zhì)的意義。

      那么,怎樣才能現(xiàn)實地達(dá)到圣人般的理想人格呢?或者說一般人怎樣能夠成為完美的人呢?孔子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nèi)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也?!保ā肚f子·德充符》)內(nèi)心保持像水一樣的平靜,不因外物沖擊而動蕩,這種能夠成萬事,和萬物的修養(yǎng),就叫做“德”。在這里,精神完滿性被看做是心如止水,而精神的這種寧靜,同時也體現(xiàn)了“和”的德性和品格,莊子把精神的本然之序或自然之序稱為和“夫德,和也”。然而人們也許會問:問題的解決是如何可能的?假如人們被囚禁于他們個體化的、封閉性的心靈之中,又怎么能從中逃脫出來呢?人類作為一個有機體,其“真正統(tǒng)治者”并不是心靈,美國漢學(xué)家本杰明·史華茲強調(diào)必須要超越個體化的心靈、達(dá)到一種神秘主義的境界才能像真人一樣行動?!肚f子·德充符》:“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被诉\用自己的智慧所達(dá)到的常心,也就是不與物遷的心。常心是心的虛靜的狀態(tài),是忘情、忘形的狀態(tài)。[9]由此,莊子提出了“忘”的概念,并認(rèn)為神人、圣人通過忘的工夫而達(dá)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送ㄟ^忘的工夫摒棄肉體殘缺,達(dá)到精神完滿。在《莊子·德充符》中,“忘”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次是“忘世俗”?!肮适ト擞兴?,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第二層次是“忘形體”?!敖裎醽硪?,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wù)全之也?!钡谌龑哟问恰巴木场??!叭艘云淙阈ξ岵蝗阏叨嘁樱意鋈欢欢m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比齻€層次由外及里,由肉體層面逐步轉(zhuǎn)入精神層面?!胺蛱煜乱舱?,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莊子·田子坊》。這是說宇宙中萬物本是一體,如果人達(dá)到與萬物一體,即人的四肢猶如宇宙中的塵芥,不足以干擾人的內(nèi)心,至于世俗利弊,更不足掛齒。

      四、小結(jié)

      《莊子·德充符》中核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極其豐富的,表達(dá)了莊子對心靈完善、道德完美的極度重視。莊子對畸人格外用心,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情感,畸人幾乎就是莊子自身理想的化身,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人格魅力和強大的生命力。精神寄托于形體而又超越形體,成就了處于社會底層的畸人群體最寶貴的價值。在莊子這里,個體的存在價值更多地付諸于內(nèi)在的德,即“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形體的變化固然會影響心神的變化,但生而為人的事實不會隨著形體變化而改變。個體的內(nèi)在價值不能被外在之物改變了自己的德性,喪失本心。莊子想表達(dá)的是,人存在于世,需更多地關(guān)注精神世界的完滿,這樣它就不會被外在的困擾所迷惑。只有形與神相結(jié)合,才能真正保護本然的德性。

      猜你喜歡
      畸人形體莊子
      畸人青藤——徐渭書畫作品展
      中華書畫家(2022年7期)2022-07-24 10:03:07
      晚明畸人文化及其成因
      華夏文化(2021年2期)2021-07-28 07:27:08
      晚明的畸人文化及成因
      浣溪沙·無題
      西夏文形體研究述略
      西夏學(xué)(2017年2期)2017-10-24 05:35:08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雞霉形體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莊子說》(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开封县| 开原市| 尤溪县| 丹阳市| 石家庄市| 会泽县| 徐汇区| 策勒县| 巴林左旗| 兰溪市| 屏东市| 巴塘县| 桦甸市| 康定县| 松潘县| 乐昌市| 南澳县| 明星| 石柱| 唐河县| 综艺| 文山县| 昆山市| 井研县| 屏东县| 宽城| 青阳县| 松阳县| 沂水县| 德钦县| 南开区| 高唐县| 财经| 韶关市| 岳阳县| 桐乡市| 南召县| 隆昌县| 郴州市| 陕西省|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