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代轉型時期英國基層司法機構探析

      2020-01-19 03:14:04
      關鍵詞:令狀普通法大法官

      陳 娟

      (廣東財經(jīng)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州 廣東 )

      法律是英國歷史獨特而珍貴的遺產(chǎn),對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近代早期階段,面臨著社會轉型與動蕩變化,王室利用法律維護社會安定,民眾利用法律維護個人權益,法律制度、法庭機構以及法律從業(yè)人員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關于法律成為普通民眾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時期英格蘭存在的眾多法庭或許可以為這一斷言提供最有力的支持。”[1]究竟近代早期英國有哪些法庭?它們各自的管轄權有何異同?普通民眾又是怎么選擇法庭的來維護權益的?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目光投向近代英國的法庭系統(tǒng),通過梳理法庭體系結構,特別是基層法庭組織,分析不同法庭的管轄權及其訴訟程序異同,來理解民眾提起訴訟、選擇法庭等司法行為背后的制度基礎。

      “英格蘭法庭存在時代久遠,職能劃分也相當復雜,中世紀早期英格蘭的法院體系分為郡法庭、領主法庭、社區(qū)法庭和王室法庭?!盵2]這個時期雖然偶爾有國王的巡回法庭,但基層司法權主要掌握在郡法庭或者領主法庭的手中。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中起起落落,及至都鐸晚期到斯圖亞特早期,英國大致存在幾種不同類型的法庭:一是構成近代早期司法之主體的普通法法庭,二是以“良心”和“衡平”為原則的衡平法法庭,三是傳統(tǒng)封建法庭,四是教會法庭。每種法庭都有不同的司法管轄權以及各自相應的組織結構。

      (一) 普通法法庭和衡平法法庭。

      中世紀國王為了加強王權和司法權,設立了王室法庭,并不定期向全國派出巡回法庭,從管轄權來看,王室法庭主要管轄三類案件:王權訴訟,領主法庭領主瀆職和法官錯判的案件,國王直屬封臣之間的糾紛。[3]王室法庭的訴訟量不斷增長,在不斷的發(fā)展演變中逐漸分化,亨利二世改革后被劃分為王座法庭、普通民事訴訟法庭和財政法庭,構成了普通法法庭體系的主體。三大中央法庭各有分工,王室法院主要受理刑事案件以及與王室利益相關的案件,普通民事訴訟法庭受理普通的民事案件,財政法庭主要受理財政稅收相關的案件。王室法庭還負責受理普通訴訟法院與財政法庭的上訴案,而最終的上訴審判權力則屬議會所有。

      普通法法庭訴訟程序的核心是令狀制度,最早任何權利受損的人都可以購買令狀獲得國王的救濟,亨利二世時期伴隨王室法院的完善,也為了加強國王對司法權的控制,令狀格式逐漸統(tǒng)一,令狀制度日趨成熟。從最初為解決土地歸屬的權利令狀,到進占令狀,再到近代早期為解決侵權問題而出現(xiàn)的間接侵害之訴和直接侵害之訴,文秘署運用權力創(chuàng)制令狀的范圍不斷擴大,基本上王室法庭已經(jīng)可以審理任何案件。正如貝克所說的“普通法是圍繞著令狀及相應的訴訟格式成長起來的,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司法正義才得以被視為法律的核心,王室法庭才得以對王國進行統(tǒng)一的司法治理。”[4]

      起源于亨利二世時期的巡回法庭逐漸成為連接地方和中央的重要法庭。16、17世紀英國在司法管轄上分為六個巡區(qū),每個區(qū)每年由兩個中央法官組成巡回法庭開庭審理案件,冬夏各一次。這些法庭的法官同時也多是中央法庭法官,被委以重任。他們組成了法庭委員會、庭審委員會和清獄委員會,后兩者負責主要的司法功能,組成民事巡回法庭和清獄法庭,前者負責巡區(qū)的民事案件,后者負責刑事案件。除了個別常規(guī)性案件外,巡回法庭主要受理地方上無法處理的復雜案件,如殺人、謀反、搶劫、縱火、巫術等可以導致死刑的重罪。同時巡回法庭還具有重要的行政職能,負責上傳下達,將中央意圖傳達到地方,并且收集地方政府執(zhí)政以及地方官員是否恪盡職守的信息??梢哉f巡回法庭是近代早期英國司法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庭。[5]

      地方司法機構以季審法庭為主,輔以小法庭(Petty session又稱簡易法庭)和各種特殊法庭,如孤兒法庭、欠債法庭等。[6]季審法庭是主要的地方司法機構,一般設在各郡郡府,負責全郡范圍內的綜合治安。因其一年開庭四次,故有“季審”一名。它兼有司法與行政兩種職能,一方面,作為各郡最高上訴法庭,它擁有完整的審判機構,包括專職的法官、大陪審團和審判陪審團,以及各種庭吏、監(jiān)獄,負責審理地方上訴案件,包括刑事、民事案件以及財產(chǎn)案件等等。另一方面,每次開庭期間全郡所有的治安法官,以及其他大大小小負責司法行政事務的官員,如警事官,濟貧監(jiān)督官員等都會參加。除了匯報各地的不法行為外,季審法庭還進行監(jiān)察述職報告,評定各自轄區(qū)內的官員,確定某個官員的行為屬瀆職行為,并立案進行調查和審理。另外還會履行一些固定的管理職能,如為商人辦理執(zhí)照,維護公共設施,調節(jié)物價和工資,管理感化院等等。可以說此時的季審法庭由于治安法官職能的擴大而擁有了行政、司法綜合管理職能。

      為了滿足訴訟需要,17世紀初期逐漸出現(xiàn)了更為便利的小法庭,就是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官就可以不經(jīng)陪審團審判直接裁定案件,一般情況下所處理的案件多為簡單輕微的罪行。在16、17世紀,季審法庭成為普通法法庭結構的最底層,也是民間較為繁忙的司法機構。

      (二) 以良心和衡平為原則的大法官法庭。

      普通法的令狀制度使得任何人想要在王室法庭解決糾紛必須先要申請令狀,形成了“程序先于權利”的特征。其復雜性和程序性令很多普通民眾難以適從,必須依靠擁有專業(yè)訓練的律師才可能得到救濟,因此進入中世紀后期,普通法訴訟程序逐漸表現(xiàn)出遲緩、昂貴和僵化的特點。于是最初承擔簽發(fā)令狀職權的文秘署獲得了一些事項的普通法管轄權,可以對一些普通法無法保護的案件提供衡平救濟以維護公平與正義,從救濟發(fā)展到管轄權,后來逐漸從行政中樞更替為一個與普通法并立的司法法院,其首席御前大臣成為一名大法官,因此被稱為大法官法庭。大法官法庭的大法官一般由國王任命。因為他以良心、道德奉獻為至高原則,審判方法簡潔隨意,大法官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而出任大法官的多是國王的親信、朝廷重臣,易于被國王利用,成為御用工具。

      大法官法庭的訴訟程序相比普通法要簡化和靈活。如當事人只需要向議會或咨議會請愿那樣使用請愿書,該請愿書后來被稱為訴狀(bill),沒有技術化的要求,語言要求也不高,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比令狀有更大的靈活性,[7]最初大法官法庭是以“良心”為原則,對普通法因為程序和其他技術條件而無法提供救濟的案件實施司法救濟,特別吸引了窮人和普通民眾的信任。發(fā)展到17世紀大法官法庭的司法管轄權主要是民事管轄權,包括大法官法庭創(chuàng)造的而普通法法庭無法實施的專屬管轄權,以及與普通法法庭共同享有的共同管轄權,以及為了輔助普通法法庭獲取必要證據(jù)或實現(xiàn)其他程序目的的事項而有的輔助管轄權。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首先向普通法法庭申訴,只有當他發(fā)現(xiàn)在普通法法庭無法討到公道時,才轉而向使用衡平法的大法官法庭尋求救助,因此,衡平法和大法官法庭的主要作用即在于彌補、匡正普通法法庭的不足 。[8]

      普通法法庭和衡平法法庭是當時英國政府所倚重的主要司法統(tǒng)治工具,也是近代以來英國司法體系中的核心支柱,在調解社會關系,維護王國安定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此類法院分工明確,層次清楚,其中央一層包括了坐落在威斯敏斯特的四大中央法庭;王座法庭、普通民事訴訟法庭、財政法庭、大法官法庭;每年兩次巡回各地的巡回法庭;以及自都鐸時代開始建立的特權法庭,如星室法庭、懇請法庭、威爾士邊區(qū)法庭、北方法庭等。地方一層以季審法庭為主,輔以小法庭(又稱簡易法庭,由兩個治安法官,無須審判程序即可裁決),區(qū)一級的各種特殊法庭,如孤兒法庭、商業(yè)債務法庭等。

      (三) 傳統(tǒng)的封建法庭。

      封建法庭是英國最古老的法庭,有些甚至比英格蘭還要古老,依據(jù)“占有土地即擁有管轄權”這一封建原則建立。[9]傳統(tǒng)的封建法庭包括郡法庭、百戶區(qū)法庭和莊園法庭。

      “在諾曼人征服英格蘭以后,英格蘭的基層政權就像以前一樣,遍布各郡,數(shù)以百計”。[10]這類法庭一般都是以集會形式出現(xiàn)的,由郡長、百戶邑執(zhí)行官或者領主來召集并主持,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和固定的周期,前者一般為六周或者四周一次,而百戶邑法庭為三周或四周一次。一般來說出席者都是擁有土地或者比較重要的人物。而在郡和百戶邑之下就是莊園法庭,它是封建司法管轄中較低一級的司法機構,但卻與鄉(xiāng)村生活最為密切相關。最初莊園法庭只是莊園主的私人法庭,并非隸屬國王或者服務于整個村社。莊園法庭的核心概念是地主的權力與利益,成為莊園主就擁有了凌駕于整個村社的地位和統(tǒng)治他人的權力。莊園法庭所統(tǒng)治的對象包括:同一領主的土地保有人,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密切聯(lián)系的相鄰土地保有人,以及那些因封建契約關系而服從其領主的人們。

      隨著普通法的形成,司法管轄權逐漸向中央王權集中。封建性質的法庭逐漸衰落,特別是郡法庭和百戶邑法庭,為處理日常事務的需要,郡長從英格蘭最重要的法庭的主持者,慢慢變?yōu)榻邮苌霞壷醒霗C關命令的傳達者。而隨著中世紀末期治安法官的崛起和職能的擴大,郡法庭的職責逐漸被季審法庭取代。但是莊園法庭由于比前兩者更能深入到更多的生活領域中,而且它所處理的領主莊園內部的土地事務與王室法庭并不形成沖突,非自由農(nóng)民的土地屬于領主所有,與王室利益無關,因此莊園法庭才得以保留下來。故它所存在的時間比郡法庭和百戶邑法庭更長,并且在16、17世紀依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 教會法庭。

      最后一個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教會法庭,屬于教皇在歐洲法庭體系的一部分,執(zhí)行著一種復雜的、在羅馬法基礎上的統(tǒng)一法律。由于在中世紀所有的居民都是基督徒,幾乎所有的生活領域都受到教會法的控制,并不像現(xiàn)代的教會法庭一樣,僅僅局限于對教義、僧侶戒律、教堂拆除等問題上的控制。即使在普通法逐漸形成之時,教會法和教會法庭還是世俗法庭和法官的重要培訓機構?!凹词沟搅?3世紀末期,促進中央集權形成的王室法官絕大多數(shù)都是具有教會法知識和實踐的神職人員”。[11]

      教會法庭自有一套從上到下的法庭機構。如大主教法庭,教士團法庭和教會法庭,一般所運用的都是最為基層的教士法庭,如設在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法庭,以及各地的助祭法庭、各教區(qū)的教區(qū)法庭。然而經(jīng)過宗教改革之后,教會法庭的受理范圍逐漸變窄,但依然是中下層民眾主要倚重的法庭。

      近代轉型時期的法庭體系為英國人提供了多種救濟的可能,即使是普通民眾甚至窮人也可以多方權衡再從中選擇于己最有利的法庭或程序來救濟權利。但考慮到成本高低、路途遠近、程序繁簡諸多因素,對于大多數(shù)不太富裕又沒有多少法律知識的普通民眾而言,王座法庭或大法官法庭有些遙遠,他們需要的是程序簡單、費用低廉而又處在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中的法庭。而16世紀中后期到17世紀早期,除了如治安法官這樣代表國王的基層行政力量外,英國的莊園法庭、教區(qū)法庭是最基層的司法機構和社會控制力量。

      莊園法庭由于其封建性質一般被認為在1500年以前就已經(jīng)失去了重要性。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莊園法庭在近代早期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死锼苟喾颉す锷ㄟ^對都鐸時期莊園法庭的研究認為:這并不是一個瀕臨衰敗的法庭,其訴訟的數(shù)量和范圍都在擴大,依然是鄉(xiāng)村社會中最為繁忙的法庭之一。它不僅在大多數(shù)英國民眾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是英國政府管理地方的重要司法工具,如果沒有莊園法庭,政府不可能控制如此眾多的基層人口。雖然最終的結論有些夸張,但是莊園法庭在都鐸時代的重要社會控制作用卻是無法忽略的。1929年S·A·H·伯恩在編輯斯塔福德郡《季審法庭卷宗》時就已經(jīng)意識到:就統(tǒng)治權力而言,行政長官似乎很難超越擁有簡易審判權的莊園法庭。[12]

      與中世紀相比,16世紀莊園法庭的性質發(fā)生了些許改變。在中世紀,莊園法庭本質上是領主控制佃農(nóng)的工具,維護領主利益是領主舉行法庭的目的。佃農(nóng)應當幫助領主修葺住宅,耕種自營地,交納租稅等,若有不從就會被視為侵犯了領主權益而遭到莊園法庭的處罰。隨著封建農(nóng)本經(jīng)濟的解體,莊園法庭身上這些封建壓迫性質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減弱了很多,維系人際關系以及維護公益事業(yè)的功能則逐漸加強。村民之間的糾紛如債務、侵犯人身財產(chǎn)、家庭矛盾、財產(chǎn)繼承糾紛、誹謗、打架斗毆等成為16世紀莊園法庭的主要執(zhí)法內容,普瑞斯科特莊園1615-1660年的莊園法庭記錄有4800件案子,其中有1250件是人身攻擊案件,而同時期的季審法庭則僅有23件人身攻擊案件。[13]如此懸殊的比例說明,在類似的人際糾紛中,人們更愿意選擇莊園法庭解決問題而非季審法庭。

      雖然無法具體統(tǒng)計16世紀晚期到17世紀早期英國有多少莊園法庭依然存在,也無法確知到底多少人使用過莊園法庭,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許多地方,莊園法庭是都鐸王朝統(tǒng)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莊園法庭并不僅僅是刑事法庭,還處理民事案件。即使它的刑事審判功能消失,法庭仍然是鄉(xiāng)村重要的調節(jié)機構,從工地到貿(mào)易,從水渠到糧食調節(jié),莊園法庭管理著這些細小瑣碎但卻對日常生活至關重要的事務。[14]

      莊園法庭之外,教會法庭也是一個重要的基層司法機構。許多早期歷史學家,受到清教徒抱怨的影響,認為教會法庭并不受歡迎。實際上,如果沒有民眾的廣泛支持和合作,教會法庭不可能運作,它業(yè)務數(shù)量的增長就說明民眾對其支持在不斷增長。盡管在16世紀中期有所萎縮,但挺過了宗教改革的沖擊,并且在伊麗莎白時代成為重要的政府機構。教會法庭所控制的人數(shù)遠遠大于那些世俗司法機構的控制范圍。

      盡管17世紀40年代后宗教法庭遭到拋棄,但是在1642年以前,宗教法庭非常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如埃塞克斯的特令村上訴教會法庭的案件一般都比世俗法庭要多得多。從1570-1640年平均每年有5.6起案件。教會法庭審理案件的數(shù)量從1580年起持續(xù)增長,1620年達到高峰,最后在17世紀30年代年代衰落直到內戰(zhàn)時期解散。17世紀60年代以后教會法庭恢復,但是只應付為數(shù)較少的教士紀律案件。而在復辟后則有一大半的案件來自于1679年對非國教主義者的清洗,而非日常的事務。[15]

      宗教法庭不僅維護宗教統(tǒng)一,而且還致力于提高民眾的基督虔信行為準則。這種責任感在宗教改革后變得尤為緊迫,尤其是在人們將好市民等同于好的基督徒時更是如此。民眾不僅需要支持和追隨正確的基督精神,而且還需要順從、勤勞,嚴肅和禁欲。因此,教區(qū)法庭會定期對范圍廣泛的違法現(xiàn)象進行處理,兩性風化問題是宗教法庭最常遇到的問題,酗酒,特別是在安息日喝酒,誹謗等等都可能被投訴到宗教法庭。就像其他法庭一樣,那些引起教區(qū)中有權有錢人警覺的難以嚴格歸類的不軌行為也會在宗教法庭上出現(xiàn)。[16]而且與莊園法庭一樣,教會法庭成為大部分人習慣運用的解決鄰里糾紛的法律手段。同樣與其他法庭一樣,如果我們忽略了對教會法庭這些基層法庭的研究就無法了解當時的犯罪和執(zhí)法情況。

      綜上所述,司法制度的嚴格與基層司法機構的多元成為近代早期英國大眾法治發(fā)展的制度基礎。普通法與衡平法的重疊交叉,司法機構的多元存在為中下層民眾創(chuàng)造了相對便捷合宜的法律環(huán)境,令他們在遇到不公、面臨危害時不會排斥選擇法庭去解決糾紛和矛盾。

      猜你喜歡
      令狀普通法大法官
      為什么普通法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和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6:32
      英國普通法傳統(tǒng)形成研究
      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歲
      英語文摘(2020年12期)2020-02-06 08:55:44
      視力大法官——視力表
      亨利二世時期令狀制度研究略述
      西部論叢(2019年25期)2019-10-21 05:42:40
      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法律解釋:普通法方法的勝利
      法律方法(2018年1期)2018-08-29 01:12:44
      GPS搜查手段的合法性與隱私權保護——2017年日本最高法院無令狀GPS搜查違法判決評析
      行政法論叢(2018年1期)2018-05-21 00:42:16
      構建我國刑事司法令狀制度的可行性
      長江叢刊(2017年24期)2017-12-01 03:38:15
      約翰大法官的外號
      普通法的三種語言
      法律方法(2017年2期)2017-04-18 09:00:03
      乐清市| 乌鲁木齐县| 萝北县| 新平| 砚山县| 海伦市| 平度市| 沙坪坝区| 德阳市| 西和县| 溧阳市| 张家港市| 常山县| 延安市| 宝山区| 亳州市| 静宁县| 桐梓县| 龙里县| 旺苍县| 濮阳县| 仲巴县| 蒙自县| 阿荣旗| 吉首市| 兰西县| 建阳市| 集贤县| 十堰市| 大城县| 丰县| 铜川市| 札达县| 普宁市| 昌乐县| 甘谷县| 濮阳市| 筠连县| 江安县| 海门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