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五行”之木行造字組詞的認知研究

      2020-02-28 00:14:52高金林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五行范疇木材

      高金林 杜 娟

      (1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3;2國立木浦大學人文學院,韓國 全羅南道 木浦 58455;3漓江學院語言文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一、引言

      樹木等綠色植物是“氧氣工廠”,為人類生存提供了氧氣,“木生火”為人類提供溫暖和熟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樹木在人類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漢語中大量與“木”有關的字和詞表達的是古人認知和利用樹木資源的經(jīng)驗積累和記錄。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分析這些與木有關的字和詞的范疇語義關系,能夠展示人們對樹木的認知,更能揭示樹木在人們認知思維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研究與“木”有關表達的研究還比較少。

      賈冬蘭、藍純[1]以詞語表達為對象,分析古代和現(xiàn)代漢語中“木”的概念隱喻及概念轉(zhuǎn)喻,指出“木”在自然、人和社會層面存在概念隱喻和概念轉(zhuǎn)喻。 王其云[2]以花草樹木為代表分析了木在漢語中的體現(xiàn)。何杰[3]對比分析漢語“樹”和英語“Tree”在對人類概念映射的異同,對于其他方面的映射及概念轉(zhuǎn)喻未涉及。張喆[4]分析了“人是樹”隱喻在漢語及英語中的體現(xiàn),對于樹木概念在其他方面的隱喻及轉(zhuǎn)喻未有涉及。戴祿華[5]分析了樹概念向英語詞匯構(gòu)成概念的映射,如詞綴和詞干等,對于樹概念在其他方面的隱喻和轉(zhuǎn)喻未做論述。董曉娜[6]和莊享靜、賈春華[7]從認知角度分析“木”行在中醫(yī)概念認知系統(tǒng)中的體現(xiàn),對于非中醫(yī)領域中“木”在漢語認知中的體現(xiàn)未涉及。

      胡冠英[8]、聶小劉[9]和梁偉[10]分析了《說文解字》中“木”部的釋義方式。盧巧琴[11]分析了《說文解字》中“木”部的語義場。陳樹[12]分析了《說文解字》“木”部體現(xiàn)的中國文化。這些研究分析了“木”部漢字的語義和文化,但對于其背后的認知語言學理據(jù)則未有涉及。

      現(xiàn)有研究多從詞匯層面分析部分概念隱喻或轉(zhuǎn)喻在不同領域的體現(xiàn)。雖有“木”部漢字的研究,但多關注釋義方式、語義和文化。人類對“木”的認知體驗和經(jīng)驗不僅體現(xiàn)在字、詞、語義方面,更體現(xiàn)在其認知語言學理據(jù)上,因此,本文從“木”部漢字,到含“木”詞語以及成語等,系統(tǒng)分析“木”在漢語造字組詞中的認知機制,從側(cè)面揭示中國人對木的認知和應用過程。

      二、理論框架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木的定義是 “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草,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從木”[13]?!澳尽钡谋玖x是從土地上冒出的樹木,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跟草一樣,扎根土中,凡是具有樹木屬性的都歸屬木。這一定義已經(jīng)有了范疇化的意味,將與木屬性相關的事物歸為“木”部。

      概念范疇化是“木”部造字的重要認知動因?!胺懂牷侨祟悓κ澜缛f物進行分類的一種高級認知活動,在此基礎上人類才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語言符號的意義?!盵14]“偏旁構(gòu)成的形聲字是范疇的原型,是范疇化體現(xiàn)在文字上的結(jié)果。在漢語中,一種事物用不同的類化符號來表示,就形成不同的范疇,這樣實際上類化符號自然就成了不同的范疇相互區(qū)別的直觀標志,自然就有了區(qū)別作用。”[15]由“木”部構(gòu)成的漢字,其意義與“木”密切相關。偏旁(木)是范疇類化符號,凡是表征由“木”組成或相關的事物及屬性,用“木”部進行范疇標注,與其他范疇區(qū)分。這些范疇化符號體現(xiàn)了人們對“木”的認知。“木”在與樹木相關或由木頭構(gòu)成的事物中體現(xiàn),如楊、柳、松、杉、椅、橋、梁等。

      樹木在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著重要作用,在人們對木的認知過程中,其范疇意義也拓展到其他領域,并通過概念隱喻和概念轉(zhuǎn)喻在漢語的組詞方面得以體現(xiàn)。Lakoff指出“我們大部分的概念體系都是構(gòu)建在隱喻基礎上的,大部分概念都是通過其他概念部分地得以理解”[16]。

      K?vecses指出概念隱喻包含兩個概念域,用于引出隱喻表達以理解另一概念域的是始源域,被理解的概念域是目標域[17]4。在認知周邊世界的過程中,“木”的一些特征被運用在對其他概念范疇的認知中。概念轉(zhuǎn)喻也是人類基本的認知方式?!案拍钷D(zhuǎn)喻是同一概念域或概念域陣內(nèi)的映射”[18]?;谏鲜隼碚撚^點,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木”行在漢語造字組詞方面的體現(xiàn),并揭示“木”行概念在漢語語義泛化中的認知機制。

      三、研究設計

      本文選取的語料來自于《漢語大字典》(第二版)[19]中的“木”部漢字,其中有1020個由“木”直接做構(gòu)成部件的漢字,除去可以通用的同義異形漢字250個(字典標注為同**)和57個地名用字等,共有713個“木”部漢字作為本研究造字方面的研究對象。從 《漢語大詞典》(第一版)[20]中檢索獲取793個含有“木”的詞和318個含有“木”字的成語及諺語。對相關語料的解釋進行逐行審讀,進行語義分析和歸類,結(jié)合“木”的特征,運用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對語料分類,歸納出“木”元素在漢語中泛化的規(guī)律及其認知動機。

      四、研究發(fā)現(xiàn)

      (一)造字中“木”行

      造字方面的系統(tǒng)歸類顯示,“木”部漢字的語義多與樹木分類命名、樹木部位、樹木特征和木制品等有關。其中樹木分類命名占299個和木制品占據(jù)285個,在713個研究對象中占82%,這表明人們對樹木的分類命名和應用的普遍性。通觀“木”部漢字的范疇語義,可以了解古人對樹木的認知,“木”部漢字的范疇語義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方面。

      1.樹木分類命名

      人們用“木”的多少表示樹木數(shù)量,造出了森和林,泛指大片樹木。 古人在對不同樹木形態(tài)、屬性、用途等的認知過程中,對不同樹木進行區(qū)分命名,如楊、柳、 椿、榆、槐、梧、 松、柏、楓 、橡、樟 、檀、楠、桉、棕、楨、櫸、樺、櫟等。不同樹木的果實為人類提供了豐富食物,人們也對這些特殊的果樹進行命名和記錄,如桃、李、杏、梨、柑、柚、 橙、橘、椰、橄、檳、檸、杷、栗等。樹木的分類和命名是古人對不同樹木觀察和體驗的范疇歸類,這些植物共屬于樹木范疇,以“木”作為符號對其進行概念范疇化。

      2.樹木組成部位

      基于對樹木等的觀察,人們對樹木的組成有了認知,并對其進行范疇分類和命名,造出“木”部漢字對樹木的不同部位進行記錄,如根部: 根、株、枵、柢等;樹干:本和枚;樹皮:樸、枂、棤等;樹枝:枝、椏、條、杪、格等;樹梢:末、梢、桻、標等;樹葉:枼和枔;花朵: 朵、 橤、柎、梞等;果實: 果、核、梒、椑、棗、枆、楉、橘等。

      3.樹木特征狀態(tài)

      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也被人們觀察、認知和記錄,如茂盛:梵、茂、枎、棻、棽等;干枯:槁和枯;彎曲狀態(tài),如柔、橈、枉、樛、朻、柪等;紋理:朸、橂、橒等;樹木風中搖動,如柖、榣、槸等。這些“木”部漢字是對樹木生長和外在特征的描述,因此以“木”為范疇標示進行記錄。

      4.木材功能制品

      人們認識樹木的過程也是人們利用樹木的過程,樹木的枝干是重要材料,被制造成各種物品,廣泛運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農(nóng)耕:梩、朳、棓、枷、櫡、橯、楏、桲、枱等;狩獵:櫳、棝、柙、槴、椮等;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房屋建筑名:椖、楃、樓、棧、棚、榭等;門: 橫、楣、榍、柣、椳等; 窗戶:框、榥、欞 ;梁:棟、梁、檁、椽、枓等;屋檐:檐、桭、杣、梠等;柱子:柱、標、桓、楹等。家俱多為木制,如桌、椅、床、櫥、柜、梯等,容器類,如杯、樽、楪、桶、槽、櫪等。木材也被制成武器,如機、槍、檑、槊、栝、杸等。刑具也多木制,如桎、梏、校、械、檻、桁等。中國文化講究入土為安,以木材制作喪葬用具,如棺、槨、橔、欞、櫬、椐等。出行交通方面,木材被制成陸上交通工具,如橇、槅、樶、棛、橖、樏等,以及船等水上交通工具,如椾、楻、棑、棹、桅、枻、檣、楫等。服飾方面,木材被制成鞋子,如梮和檋,梳妝用品,如梳、櫛、楴等。此外,木材也是制作樂器等重要材料,如樦、柝、梆、榬、棙、椌 、柷、榗等。上述用品是木材制作,以“木”做范疇標注。

      (二)組詞中的“木”行

      “木”行在組詞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含有“木”字的兩字詞、三字詞等以及成語中。進行語義系統(tǒng)歸類分析,并結(jié)合“木”的特征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木”的語義通過概念隱喻和概念轉(zhuǎn)喻得以泛化,泛化的認知基礎是人們對樹木構(gòu)成、特征、功能等的觀察和認知。

      1.“木”的概念轉(zhuǎn)喻

      樹木被廣泛應用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被用來代指與之相關的或相鄰近的概念,形成了一系列概念轉(zhuǎn)喻。

      (1)木代樹木分類命名

      人們基于對樹木的特征及生長地,功能等的認知,對樹木進行分類和命名,如樹木木質(zhì)優(yōu)略:杰木、秀木、麗木、佳木、惡木、剛木、拱木、靈木、珍木等;樹木的生長地點:森木、林木、丘木、社木、陰木、陽木、野木等;樹木的種類:榆木、柞木、烏木、楠木、紅木、椴木、楓木、灌木、常春木、梧桐木等;果樹:番木瓜、蔓木、菠蘿木、柑邪木、棗木等;花卉:木芍藥、木芙蓉、木槿、木蘭、木蓮、木棉、木犀、蘿芙木、木紅球、木香菊等。這些不同品質(zhì)、生長地以及種類的植物均是樹木范疇,因此在其命名中加“木”以進行范疇歸類。

      (2)木代樹木組成

      樹木的組成也被人們認知并在構(gòu)詞中體現(xiàn),如根:根、木根、癭木等;樹干:木梃、木質(zhì)部、木質(zhì)莖、槁木等;樹皮:木杮、木膚、木瘤、木皮、木栓等;樹枝:銜木、接木、移花丫木等;樹梢:木杪、木末、木梢等;樹葉:木脈、木葉、落木等;果實:木桃、木鹽、木豆、木瓜等。這些部位是樹木的重要組成,因此在其構(gòu)詞中加“木”以進行范疇界定。

      (3)木代樹木形態(tài)

      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以及形態(tài)等也被認知并在構(gòu)詞中體現(xiàn),如生長狀態(tài):叢木、繁木、楚木等;高大:瑰木和尋木;彎曲生長:枉木、橈木、蟠木、枸木、樛木等;紋理:木理和紋木等。

      (4)木代木生物

      樹林是各種動物的家園,如木蟲、木蠹、木蝱、木葉蝶、銜木鳥、旋木雀、木鷂、啄木鳥等;同時樹木也是菌類的樂園,如木芝、木渠芝、木威喜芝、白木耳、黑木耳等,此外木頭燃燒產(chǎn)生木焦油。上述生物及產(chǎn)物均來自樹木,因此以“木”對其進行范疇界定。

      (5) 木代木材

      生為樹,死為木。樹木的枝干是重要的物資材料,如木柴、木墊、木料、木頭等;不同樹木生產(chǎn)的材質(zhì)的木材,如櫟木、栗木、杉木、松木等,這些木材具有不同特征,如香木、硬木、原木、雜木、坑木等。這些不同種類和材質(zhì)的木材其來源均是樹木,因此屬于木的范疇,以木代之。

      (6)木代木制品

      木材具有柔韌性、堅硬性、漂浮性、導音性等特征,被廣泛制成各種制品,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木和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人們用土木代指建筑,如土木工程、大興土木等。木材是房屋建筑及家具的重要制作原料,如木屋、木樓、木閣、木棧等,房屋構(gòu)造,如木門、木瓦、木柱、木框等;居家用具:木榻、木床、木碗、木缽、木槽、木柶、木函、木匣等。

      木材也在農(nóng)田水利中使用,如木杷、木掀、木斫、木臼、木杵、木岸、木堤、木角、木閘等。木材柔韌、堅硬、輕便,常被制成武器,如木刀、木槍、木弓、木鏃、木羽、木弩、木锜、滾木、檑木、楔木炮、榆木炮等。木材也常被制成刑具,如:木械、木鉤子、木杻、木手、木索、木嚼、木丸等。交通運輸方面,柔韌、堅硬和漂浮性的木材被制成陸上交通工具如木軨、木路、木牛流馬、任木、木杠等和水上交通工具如木船、木筏、獨木船、桴木、劃木、棠木舫等。入土為安的喪葬文化中也大量使用木制品,如墓木、棺木、壽木、空木、木槨、木櫝、木俑、入木、行將就木等。服飾方面,木材常被制成鞋子,如木鞋、木齒、木屐、木蹻、木突、木屧等以及梳妝用具如木梳和木齒等。木材具有傳導聲音的特性,常被制成樂器,如木魚、木鯨、木琴、 木撥、木鐸、木椌、柔木、革木、和木等。木材具有柔韌性,被用做雕刻材料,如木雕、木魚、木龍、木馬、木鶴、木人、木佛、木吏、木偶、木像、木版畫、木冊、木印等。人們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木材制品其材料本質(zhì)屬于樹木范疇,以木代木制品。

      (7)木代木工職業(yè)

      木制品的廣泛使用是一系列從事木材加工,如木工、木匠、木客、木圣、木作、水木匠以及和管理的人員的功勞,如木局、土木監(jiān)、木官、木廂、木厘等。這些從事木材加工和管理的機構(gòu)人員的職業(yè)與木材息息相關,以木代指其職業(yè)。

      (8) 木代五行之木行

      基于“五行”學說,木代春天,如木王,東方如金母木公;肝臟如:木氣、肝木以及朝代更迭,如木行、木德、木紀、木運等。這里的木代指“木”行,并在“五行”循環(huán)的體系下喻指季節(jié)、朝代、方位、人體等。

      2.“木”的概念隱喻

      人類基于對樹木的觀察和體驗,對木的特征、狀態(tài)、功能等有了直觀的感受和認知,這些經(jīng)驗不僅指導人類有效利用樹木,也被用在對周邊世界的認知中。以木為橋,將對木的主觀知識經(jīng)驗引向其他抽象概念的認知上,這就是概念隱喻。

      (1)人是木

      Lakoff&Turner等提出“存在大連環(huán) ”文化模式,植物概念可以被用于對人進行隱喻表征[18]。人是樹,二者均有生老病死的生命循環(huán),人際關系結(jié)構(gòu)與樹木結(jié)構(gòu)類似,漢語常以樹喻人,如人的才能和成長通過木的重要和成長進行認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才干的人猶如房梁和高大的樹木,如梁木、泰山梁木、散木、故家喬木、良禽擇木等。無才能的人猶如腐朽的木頭一樣無用,如木朽不雕、朽木枯株、朽木之才、腐木不可以為柱、朽木糞墻等。

      (2)天然質(zhì)樸是木

      木材源于天然的樹木,未有修飾,因此常用天然的木材和土來認知人性格以及文字的自然和無修飾,如木質(zhì)、木樸、木強、樸木、拙木、土木身、土木形骸、敦厚木強、少文木性、質(zhì)木無文等。

      (3)呆滯遲鈍是木

      樹死為木,樹木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體,不會對外界刺激主動產(chǎn)生反應,因此常用木來認知人反應遲鈍的性格特點,如木僵僵、木愣愣、木木然、木木樗樗、木腦殻、木頭木腦、呆木頭木訥寡言、木頭人、木偶人等。麻科植物上的化學物質(zhì)會使人肢體失去知覺,人們將麻與木并置,用于認知抽象的無知覺,無反應的感覺和性格,如麻木、麻木不仁等。

      (4)固執(zhí)是木

      木頭,尤其是一些硬質(zhì)木材,如榆木等十分堅硬,不易加工改變,人固執(zhí)、不易改變的性格與其類似,因此人們用木頭的堅硬來認知人抽象的性格特征,如榆木圪垯、榆木腦袋、榆木腦殼、拗木頭橛子、木枕等。

      (5)無感情是木

      生為樹,死為木。枯死的木材,如泥土、草木和石頭一樣,均是自然物體,不會為外在感情所感動,漢語常將它們并置用于認知抽象的情感,如木石心腸、木心石腹、木人石心、石心木腸、鐵心木腸、心如木石、人非木石、身非木石、心非木石、人非草木、人非土木等。

      (6)力量小是木

      自然界樹木眾多,建筑等活動中需要大量木材才能支撐,單獨的一棵樹或一小段木材相對于自然界的樹木和建筑木材而言,相當力量渺小,因此以木來認知人的力量和能力小,如寸木岑樓、寸木難支、獨木難支、一木難扶、一木之枝、一草一木、單木不林等。

      (7)無用是木

      草木最終會死去化成塵土,一切變成無用,因此常用草木化土來認知人的死亡及成就,一旦死去就如草木化土,不再有用,如與草木俱腐、與草木俱灰、與草木俱朽等。建筑和木材加工需要長、大完整的木材,而細碎的木和竹則功用較小,如竹釘木屑、竹頭木屑、散木不材等。

      (8)高貴是木

      喬木是一種高大的樹木,因其高大筆直,常被用于理解高貴的社會地位,如喬木世家、鳴于喬木、遷于喬木、下喬木入幽谷等。以高大的喬木轉(zhuǎn)指高度,進而以樹木高度隱喻高貴身份地位,其潛在的概念隱喻是高貴地位是高度。

      (9)起源是根

      樹木的根從地下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是其生命的來源,沒了根,樹木將死去,因此漢語中常用根來認知抽象事物的本源,如水源木本、無本之木、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木本之誼等。

      五、結(jié)論

      本文以“木”部漢字和含“木”詞語為研究對象,分析表明“木”在漢語的造字和組詞方面發(fā)揮的重要的作用?!澳尽痹跐h字造字中的體現(xiàn)貫穿了古人對樹木的分類命名、樹木的構(gòu)成、樹木的特征和樹木的功能利用等方面的認知。人們將木作為典型范疇來認知擁有類似特征的一類物體及狀態(tài),創(chuàng)造出以“木”部漢字來對相關物質(zhì)及其特征和使用進行概念范疇化。

      在漢語的造詞方面,“木”即通過概念轉(zhuǎn)喻指代各種與木相關的事物,如樹木分類命名、樹木組成、樹木特征貌、木生物、木制品、五行等方面,也通過概念隱喻,將柔韌性、堅硬性、結(jié)構(gòu)體系和自然性等映射到了如抽象的人、性格、情感、力量、天然、作用、社會等級和起源等屬性方面。

      總之,木通過范疇化,概念轉(zhuǎn)喻和概念隱喻進入到漢語造字組詞中,對中國人認知樹木的經(jīng)驗進行了記錄,并在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思維起著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五行范疇木材
      ◆ 木材及木制品
      建筑與預算(2024年2期)2024-03-22 06:51:36
      世界上最輕的木材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0:32
      批評話語分析的論辯范疇研究
      橘子皮用來開發(fā)透明木材
      軍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06
      正合范疇中的復形、余撓對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導出范疇
      民間女紅藝術(shù)與太極陰陽哲學初探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1:04
      把算美麗肌膚的“五行”風水
      中國化妝品(2016年5期)2016-12-05 20:33:34
      做一個五行齊全的班主任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8:20:38
      安塞县| 和静县| 茂名市| 桐梓县| 辽宁省| 广灵县| 临夏县| 富蕴县| 什邡市| 句容市| 临朐县| 灵宝市| 华蓥市| 区。| 浑源县| 平顶山市| 信宜市| 武乡县| 阿城市| 元谋县| 汉中市| 连城县| 资兴市| 苗栗县| 大田县| 山阳县| 东莞市| 建德市| 南乐县| 石棉县| 南木林县| 喀喇| 青龙| 兴业县| 冕宁县| 永兴县| 寿宁县| 盖州市| 卫辉市| 北宁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