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薛燕華
摘要 目的:探討冠心病治療中采用心肺康復訓練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采用心肺康復訓練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心肺功能。結果:觀察組治療后心肺功能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治療中采用心肺康復訓練,可使患者生活質量及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詞 冠心病;心肺康復訓練;生活質量;心肺功能
在臨床中,心血管最為常見疾病類型為冠心病,這種病癥多存在于老年群體之中。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冠心病在老年群體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多,給老年人生活和身體都帶來傷害。為改善這種現(xiàn)象,臨床針對老年人冠心病治療制定有效治療方案,常采用心肺復蘇訓練來治療冠心病患者,對患者負面情緒以及心肺功能具有很大的幫助,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探究采用心肺康復訓練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心肺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40~83歲,平均(63±6.70)歲。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38~81歲,平均(61±6.6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規(guī)定患者按時吃藥,控制飲食,叮囑進行康復運動。(2)觀察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心肺康復訓練治療,主要操作如下:①通過為患者發(fā)放有關冠心.病的刊物,耐心為患者講解冠心病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讓患者能夠對其有正確;了解,言語鼓勵患者,陪伴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帶領患者進行橫膈肌康復訓練,端正患者臥姿,同時為患者進行橫膈吸氣技巧傳授,在患者上腹部放置適量沙袋,讓患者在保持上胸廓平靜的同時進行深呼吸。②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加強患者肺通氣功能,從而提升患者呼吸肌功能。讓患者能夠保持正確的呼吸模式,同時改善肺換氣的功能,使呼吸道的痰液能夠順利排出。③醫(yī)護人員指導患者采用正確腹式呼吸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具體方法:呼吸操、擴胸運動、彎腰運動同時加強患者的腹式呼吸,3次/d。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合適呼吸康復訓練計劃,增強患者的組織換.氣并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觀察指標:通過兩組患者心肺功能對比,以舒張壓、LVEF、最大代謝、收縮壓等作為評價標準。利用SF-36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水平進行評估,以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活力(VT)、社會功能(SF)、精神健康(MH)、總體健康(GH)、情感職能(RE)以及身體疼痛(BP)作為評價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心肺功能水平比較:觀察組治療后心肺功能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冠心病的初期無任何癥狀表現(xiàn),隨著患者病情的逐漸加重,冠心病癥狀隨之慢慢展現(xiàn)出來,患者開始出現(xiàn)胸悶、胸痛等,當患者發(fā)現(xiàn)時,情緒便會變得焦躁不安、抑郁等,從而導致患者在就診中出現(xiàn)不配合,對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充滿負面情緒。而臨床治療采取心.肺康復訓練,對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行為做出合理的引導,讓患者對生活充滿積極性,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治療效果變得顯著,讓患者能早日康復。心肺功能的無創(chuàng)性檢驗方式之一為心肺運動,使患者的耐力以及心理情況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當前臨床醫(yī)學中,心肺運動被呼吸病學以及心臟病學等廣泛利用,其效果得到患者的認可。
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肺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心肺康復訓練治療冠心病患者,不僅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