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市教學研究指導(dǎo)中心 穆小風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水平的發(fā)展,德育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德育要滲透到各學科之中,音樂作為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豐富學生情感的一個學科,在德育方面也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德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樹立自立自強的堅強品格,保持學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將從音樂教學在德育中的功能出發(fā),分析提高音樂教師自身素養(yǎng)、將德育融入音樂學習、將德育融入音樂鑒賞、營造良好的音樂文化氛圍四方面對德育的積極作用進行分析。
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元素往往比簡單的德育理論敘述更加有吸引力、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很多歌曲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有些歌曲情感敘述含蓄而溫婉,有些歌曲情感敘述濃烈而深刻,但是不管哪種歌曲,那些蘊含情感的音樂都能將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人深刻的印象。音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以及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歌曲與學生一起欣賞,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將這些情感展示給學生、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以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漸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向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靠攏,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陶冶情操,讓學生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時常想起這些民族精神,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個人品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音樂的另一個有利影響就是傳播非??焖?,很多時候流行音樂都能反映時代的主旋律,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選擇那些歌唱時代主旋律的歌曲,讓學生緊跟時代步伐;也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老歌,讓學生體會歌曲創(chuàng)作的那個年代,學習歌曲中人物堅強勇敢、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了解那個年代的優(yōu)秀民族精神、那個年代所弘揚的文化。
我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什么樣的教師就能塑造什么樣的學生。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這個時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模仿對象,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好榜樣。同時,要鼓勵學生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學習別人身上的閃光點,提高自身素質(zhì)。
教師可以通過很多途徑提高自身素養(yǎng),下面我們舉三個例子。第一,教師可以多聽一些包含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歌曲和鼓勵自己積極上進、樂觀自強、堅強勇敢的歌曲,比如《黃河大合唱》《愛我中國》《五星紅旗》等,通過歌曲提高自己的民族自信,鼓勵自己堅強勇敢、自立自強,爭取將這些民族精神刻入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成為這些精神最好的體現(xiàn)者,給學生樹立好榜樣。第二,教師可以多讀一些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讀書多的人最真實的寫照,可能一兩本書對自己的影響不大,但如果堅持讀大量的書,讓書籍的內(nèi)容內(nèi)化到自己的心里,吸收理解書籍的內(nèi)容,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觀和格局有很大提升。讀書就像是在與智者對話、與智者交談,不論是談人生還是談理想,看看那些優(yōu)秀的人的人生觀、看看那些偉人的世界觀和格局,聽聽他們對人生、對世界的理解都會逐漸提升自己的格局,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對人生的看法和態(tài)度直接決定學生的人生觀,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才能更好地教學。第三,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注意自己和其他教師以及學生交談的態(tài)度,要時刻記住自己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目標。教師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做人不卑不亢、做事認真細致,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德育要融入音樂中才能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心理,高中時期正是學生逆反心理比較重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和學生溝通不當、交流不好,很有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音樂為教師與學生溝通提供了一條除語言教育以外其他的溝通途徑,讓學生與教師的溝通更加順暢,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的教學向?qū)W生傳達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通過音樂傳達社會中的正能量、傳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達中華民族精神。
音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新的溝通途徑,德育在音樂課中的融入也可以通過歌曲來傳達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如果教師要進行有關(guān)愛國的德育,可以教給學生《我的中國心》和《黃河大合唱》,讓學生體會那“河山只在我夢縈”的異國他鄉(xiāng)之客對祖國的思念,體會海外學子內(nèi)心對祖國的熱愛;讓學生體會“保衛(wèi)長江,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全中國”的黃河大合唱,唱出的是對祖國濃烈的熱愛,體會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服務(wù)的愛國之情。這些歌曲有些溫和、有些濃烈地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唱出了中華兒女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教師可以選取這些歌曲進行有關(guān)愛國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海外學子以及中華兒女對于祖國濃烈的熱愛之情。再如,在進行堅強勇敢的民族精神教學時,可以教給學生《龍的傳人》《萬里長城永不倒》等歌曲,讓學生從歌曲中汲取能量,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中國人,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龍的傳人,成為一個有著優(yōu)秀民族精神、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人。教師應(yīng)引導(dǎo)學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zhì),成為一個熱愛祖國、誠實守信、堅強勇敢的人。
音樂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教會學生鑒賞音樂,帶領(lǐng)學生感悟音樂中所傳達的情感。好的音樂教學能提高學生情感感悟能力,能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文字表達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思想感悟能力。音樂學習的本身也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素質(zhì),發(fā)揮德育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提高自己的耐心和信心,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音樂的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音律的學習,以學生上臺展示和小組交流的方式讓學生鍛煉自身能力,提高自身信心,培養(yǎng)耐心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鍛煉人的過程,教師要盡量通過學習這一過程鍛煉學生在語言表達、思維感悟等方面的能力。首先,音樂鑒賞的重要一步就是音律的學習,對于很多高中生而言,音律的學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學生聽音律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能耐下心來尋找音律的變化。鑒賞如此,音樂的演奏亦是如此,在學生進行音樂演奏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dǎo)學生找準音準,緊跟節(jié)奏,有耐心、有信心。再如,教師在找學生回答問題或者示范歌曲的時候,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有信心在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提高學生的信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探討歌曲、探討學習內(nèi)容,或者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音樂的合奏,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取長補短,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鍛煉學生的小組交流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學會團結(jié)一致、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在音樂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個人品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
現(xiàn)在的教學都很注重營造學習的氣氛,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上進、你爭我趕的學習氣氛,音樂也是如此,好的音樂教學應(yīng)該是教師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音樂文化氛圍。將德育蘊含于音樂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學會借助音樂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保持身心健康。
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為了營造良好的音樂德育氛圍,可以播放一些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歌曲或播放一些紅色革命歌曲;還可以舉辦一些音樂合唱類的比賽,讓學生合唱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歌曲,歌唱祖國;也可以在校園運動會或者聯(lián)歡會的時候利用紅歌做氛圍的烘托。
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是一種情感表達方法,是一種人與人的溝通方法。音樂的美妙之處在于它所傳達的情感、所表達的內(nèi)容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情感的傳達和教育。將音樂學習與德育結(jié)合起來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轉(zhuǎn)變自身觀念,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