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誠孟
摘? 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對高中數(shù)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教師注重學生思考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就可以嘗試采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對某些特定的知識內容展開深入思考。如此不但能夠使其思維能力得到強化,而且還能激發(fā)潛在的興趣。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應用,并對于探究式教學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數(shù)學課堂;應用解讀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058-01
引言:對于高中數(shù)學教學而言,在課改政策實施之后,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因此,教師就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進來。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探究式教學,以此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認真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身水平。
一、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高中學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階段,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由于數(shù)學知識難度較大,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深入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做好引導工作,促使學生對知識學習抱有興趣。一般來說,最為常見的方法便是情境創(chuàng)設,基于原有的知識內容,設計相關情境,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進來。在良好的氛圍之中,學生們就能慢慢產生靈感,順著目標的要求,認真思考。通過長期努力,學生們就會對數(shù)學知識產生了興趣,體會到了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樂趣所在。在課余時間,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探究,不但能夠使得自身思維水平得到增強,而且還能提高學習自信心。
(二)設計探究式問題
提問是對學生個人思維進行啟發(fā)的重要方式,通過合理的問題,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之中,讓其對數(shù)學內容產生一定的困惑,逐步激發(fā)潛在的欲望。當學生對于知識內容有了渴求感之后,即便沒有教師要求,也能全身心投入進來,自主思考,全面考慮,持續(xù)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數(shù)學課本本身理論性就非常強,十分適合自主探究的方式。因此,教師就要合理設計課堂的問題。
例如,在對高中人教A版“數(shù)列”知識內容教學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等差數(shù)列”的相關概念,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認真看一看這幾組數(shù)列,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什么?它們的特點又是什么?其各自有怎樣的性質?”
①1,2,3,4,5,6,7,8……
②3,6,9,12,15,18,21,24……
③-1,-3,-5,-7,-9,-11,-13,-15……
④2,2,2,2,2,2,2,2,2,2,2,2,2……
高中學生在面對這一問題時,通過仔細觀察,很快就能找出其中的特點,并對規(guī)律進行總結,以此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語言,對數(shù)列性質進行表達。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們闡述的內容,作出總結,并將“等差數(shù)列”的概念內容引導出來,從而使其更好地完成理解。依靠這一方式,學生們潛在的探究欲就會被完全激發(fā)出來,從而能夠有效理解其中的內涵,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余時間,學生們就能自主展開研究,對現(xiàn)有的知識不斷延伸,拓展個人視野,提升認知能力,增強運用水平。
(三)拓展探究空間
對學生的思維模式來說,其發(fā)展狀態(tài)是從外部轉化內部的過程。顯然,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學生的思維模式完全吻合,可以對學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予以激發(fā),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而“空白”可以算作是拓展思維的最佳方式。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適當預留出一定的空白,并將這段時間全部留給學生們自己。由于學生們并未完全理解所有內容,自然對這一部分“空白”就會產生興趣,希望能夠獲得解答,從而就能自主投入到探究活動之中,體會知識學習的意義。依靠這一模式,不但可以完成課堂拓展,讓學生們了解到許多課堂之外的知識內容,而且還能對其探究精神展開培養(yǎng),增強了自身的整體水平,進而為給人發(fā)展帶來了諸多益處。
二、探究式教學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轉變教師理念
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理應轉變自身原有的想法,不再是課堂的核心人物,而是課堂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通過將課堂全權交給學生自己,讓其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由思考。而教師自己則需要在教室中來回移動,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其遇到困難時,適當予以點撥。依靠這一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得到提升。
(二)注重學生差異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由于每個人的性格存在差異,基礎水平也完全不一樣。因此,如果教師采取泛式教育,效果顯然無法令人滿意。為此,教師便需要對學生個體層面的差異有所關注。在設計探究問題的時候,理應將全班學生作為基準點,分成多個難度,以此滿足各個層級學生的需求。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潛在欲望就能得到激發(fā)。
(三)符合學生能力
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的時候,理應將學生自身的承受能力考慮進來。如果教師過于追求延展,渴望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知識,而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導致教學時間被浪費。只有研究課題和學生的能力完全相符,才能使其更好地投入,以防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情況。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之中,通過應用探究式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們潛在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在課余時間,能夠自主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思考自己沒有想清楚的問題。通過長期努力,學生們的整體水平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但能夠加深知識記憶效果,而且還能增強個人實踐水平,繼而為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優(yōu)良條件。
參考文獻:
[1]顧戰(zhàn)國.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36):191-192.
[2]趙年東.淺談高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6(24):123.
[3]駱魁敏.高中數(shù)學虛擬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8,13(003):55-57.
注:本文系2020年湛江市中學小學教育學科“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數(shù)學建模核心素養(yǎng)下的問題導學研究與實踐》研究項目(課題立項號:2020ZJYB029)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學,廣東? ?湛江?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