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秋
摘 ?要:世界上有一種職業(yè),從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遠沒有退休的可能,不準請假,不得偷懶,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不僅沒有工資,還需要大量投資。世界上有一種官權,是終生制的,從當上的那一刻起,就永遠不會被罷免,只是有時候他帶給你的不止是榮耀,還有壓力,壓得你有點兒喘不過氣甚至弄不清他到底是官權,還是頭箍。這無疑形容的就是我們家長。
關鍵詞:親子關系;陪伴;管理情緒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2-0031-01
中國家長是全天下最辛苦的群體,特別是當媽媽的,把整個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在聊天的時候也最喜歡聊自己的孩子:別管是剛出生的還是已成家的,優(yōu)秀的、勤奮的、懂事的、淘氣的等等,孩子的話題是常聊常新。作為父母,如何陪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呢?
1.父母是決定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出現(xiàn)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在家里,父母就像是孩子身邊的一面鏡子,而孩子自然就是父母復制的“作品”,父母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和成長,以及人格的塑造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父母要學會鼓勵孩子勇于面對;當孩子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的時候,父母要適當進行戒驕戒躁的教育;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進行批評教育。總之,父母對孩子良好的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
2.父母進行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成長。父母的陪伴分為顯性陪伴和隱性陪伴,顯性陪伴就是平常跟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吃飯,一起玩耍。隱性陪伴就是與孩子在一起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變化,針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作出正確的回應,成為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要求助的人,隱性陪伴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靈陪伴。父母通過心靈陪伴給孩子傳達愛意和信任,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尤其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越長,孩子的未來會越幸福。
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其實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全情地投入,應該是雙方都享受的親子時光。傾聽孩子的想法,每天放學后,跟孩子談談心,聽孩子講講學校里的趣事。跟孩子討論問題時,要建立在一個相對“平等”的基礎上,不要用父母的身份壓制孩子。也不要一面鼓勵孩子表達自我,一面又不斷的打壓。珍惜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要讓孩子從語言,行動上,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
3.除了陪伴,家長還要注意以下教育
(1)困難和挫折教育
其實,生活中打倒我們的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的態(tài)度。那我們就要教給孩子學會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都轉化成一次學習機會。而現(xiàn)今有大多數(shù)家長盡可能的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讓他們受委屈、讓孩子少經(jīng)歷挫折,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本末倒置的。就像孩子要在跌跌撞撞中學會走路一樣,成長也要有磕磕碰碰,為了避免過分的傷害,父母們在一旁默默守護,隨時準備沖上去攔住大事件導致的傷害,就足夠了。
(2)幸福教育
我們深信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那么,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是最愛孩子的那個人,如果教育方法不對,那份沉重的愛會深深地傷害著孩子的成長。如果愛孩子,請先讀懂孩子的內心,從而科學的引導孩子健康成長。那么怎樣引導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呢?最后,來談談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先用行為培養(yǎng)孩子的幸福感:不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孩子,不讓孩子在冷暴力中受傷。
(3)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情緒本身是一種感受,喜、怒、哀、思、悲、恐、驚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原始情緒感受。情緒是由大腦產(chǎn)生的,情緒管理的根本是管理自己的大腦,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教會孩子做大腦的主人,而不是大腦做孩子的主人。首先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不去對孩子的情緒做判斷,孩子哭時別急著去哄她,而是微笑著等哭完再解決;孩子心情煩躁時,大人及時與孩子交流談心,調節(jié)孩子的心理壓力,在孩子經(jīng)歷了情緒調節(jié)之后,孩子就能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也就不會受到情緒的困擾。
教育是一場修行,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面鏡子,不斷修正自我,并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孩子今天是一個快樂的小孩,明天就會成為一個快樂的成人。能快樂成長的孩子,心理最健康!有人說,養(yǎng)第一個孩子是試驗品,養(yǎng)第二個孩子是精品,養(yǎng)第三個孩子是極品,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二孩了,那么對于我們家長而言,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改變教育方式,我相信,一定會把大孩、二孩都培養(yǎng)成極品。
參考文獻
[1]田維國.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長[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87-288
[2]郭玉鳳.創(chuàng)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氛圍[J].學前教育,1994(Z1):19
[3]胡會,王濤.淺議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J].考試周刊,2012(8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