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斌
摘 要: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是一次悄然而至的語文教學革命。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從課內(nèi)延伸課外,其多元化、多層次,既挑戰(zhàn)了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了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也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視野面,學生的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追求“海量閱讀、廣泛閱讀”,因此扎實有效地推進“群文閱讀”,讓“群文閱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綻放絢爛的花朵,方能達成學生閱讀能力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群文閱讀;高段教學;小學語文
為了推進“大閱讀行動”,踐行語文教學改革,語文教師不僅要走近群文閱讀,更應該走進群文閱讀,依托海量閱讀,進行深入研究,積極實踐探索,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大闊步高質(zhì)量提升。
一、群文閱讀的意義與可行性
所謂“群文”,顧名思義,就是課堂教學中,在一個議題引領下,要呈現(xiàn)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六七篇,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推理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它是一種全新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可以把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群文閱讀一改單篇閱讀的局限,彌補了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面不廣,閱讀量不足”的缺憾。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更為提升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深入閱讀提供了可能。它體現(xiàn)與承載了教學改革的思想理念與前衛(wèi)狀態(tài),“學生為主體、能力為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語言運用”等理念扎根于課堂。群文閱讀強調(diào)多讀,補學生閱讀量的不足,提升學生對世界的認知;群文閱讀強調(diào)會讀,在多篇文章的對比性或聯(lián)結性閱讀中,突破文字表面的限制,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探索精神,體現(xiàn)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法指導。
當今碎片化閱讀、超文本閱讀已經(jīng)成為閱讀的常態(tài),單篇閱讀教學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小學高段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求,而群文閱讀為語文課程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以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了真正的原生態(tài)閱讀,是打造閱讀高效課堂、卓越課堂的關鍵?!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都在強調(diào)廣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因此理論和實踐的證明在語文教學中推行“群文閱讀”具有可行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實踐群文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群文閱讀教學需要語文教師科學地選擇群文閱讀材料、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師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一)文章選擇需精心
群文閱讀中的“一群文章”并不是隨手拈來,而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小學生的閱讀量和人生閱歷有限,所選的每篇文章應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或議題一致,或表達方式相同,或?qū)傧嗤w裁,或是同一作者。教師在選文時應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學生”,講求趣味性、契合性和生活化。首先議題是群文閱讀實踐的關鍵要素,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既可以從文本語言、表達方式入手提煉出形式議題;從文章內(nèi)容和文化內(nèi)涵上提煉出內(nèi)容議題;從學習方法上提煉出策略議題等等,圍繞議題精選文章,為學生提供可議論性、開放性、比較性、遷移性、沖突性的議題;依據(jù)表達方式、表達技巧、寫法角度選擇相應群文;奇思妙想的兒童詩、動物小說、科學嚴謹?shù)恼f明文等等,不同體裁又各具有鮮明的特點;小學教材中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作家,通過一組作家作品走近一個作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該作家作品的閱讀興趣,愛上名家名著的閱讀。
(二)結構搭配需合理
群文閱讀不可將多篇文章無序、孤立呈現(xiàn),需要依據(jù)文章的主題和特點,合理選擇舉一反三、分組遞進、反復重讀等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有效地呈現(xiàn)文章。舉一反三即一篇帶多篇,可操作性強,更能很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分組遞進式結構,一組一組呈現(xiàn)文章,學生在多個文本共讀中進行思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充分利用文章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在反復閱讀中提升語文能力。
(三)課堂模式需新意
單篇閱讀教學強調(diào)生字詞、句式、結構、朗讀等等知識技能,但這些課堂模式在群文閱讀中是不理想的,群文閱讀課堂是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閱讀,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閱讀收獲,再加上教師的切實指導,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掌握精讀、略讀、瀏覽、跳讀等多種多樣的方式閱讀,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獲取豐富信息,還習得快速閱讀、整合信息、質(zhì)疑討論等閱讀策略。并進行小組的分工合作,每人負責一項任務,一個小組代表對一篇文章的系統(tǒng)化理解。學生快速完成群文閱讀后“以學定教”,課堂成為自主、生動的課堂,進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的創(chuàng)新,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的閱讀體驗,也能間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思維模式需深度
群文閱讀是一種高級的閱讀形態(tài),它不再單純地追求閱讀而閱讀,它打破了傳統(tǒng)閱讀固化的思維模式,教給學生思考的路徑、思維的方法,著重發(fā)展學生的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比較性、遷移性、沖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思考,刺激學生動腦思考,比較性閱讀容易引發(fā)學生高質(zhì)量地思考,多篇文章呈現(xiàn),學生的疑惑便會產(chǎn)生,學生會自我發(fā)問、重讀、辨析,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群文閱讀不僅是一種量的積累,更是一種嶄新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通過群文梳理閱讀主線,學生可以獲得更多閱讀技巧,對文本認知也會更加深入,對形成良好閱讀品質(zhì)有特殊意義。
實施“群文閱讀”的有效教學,就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閱讀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品悟的課堂。但要注意群文閱讀的三大誤區(qū),防止囫圇吞棗、防止變成單純習作課、防止對于文本過度分析。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努力實現(xiàn)讓學生的閱讀有溫度、不流于表面。群文閱讀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語文教師要不斷地豐富積累,教學中多留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多嘗試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融入自己的語文課堂,為自己的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理念和活水,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閱讀視野、訓練高階思維,逐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陳親親.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11):223-224.
[2]章可欣.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