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錯誤資源在高中英語的課堂寫作教學中有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幾乎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都會伴隨著“出錯”和“糾錯”的之處。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寫作教學中的錯誤資源?如何在糾錯反饋中合理的開發(fā)、利用錯誤資源?筆者將結合高中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在本文中進行系統(tǒng)的闡述。
關鍵詞:錯誤資源;糾錯反饋;寫作教學高中英語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高中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寫作糾錯反饋行為的研究”(項目編號:JCJYC19052505)研究成果。
在高中階段的英語習作教學中,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所講的寫作技巧、反復強調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似乎都能理解和掌握??稍诰毩暫蜏y驗的時候依然是錯漏百出,而且錯得恰恰是學生們表示都已經掌握和理解的部分,這種現(xiàn)象經常讓學生覺得不可思議。明明覺得自己上課都聽懂了,怎么自己寫作的時候還會連連出錯?其實這就是學生群體中經常存在的現(xiàn)象——對于寫作錯誤的輕視甚至無視。高中階段英語寫作過程中,寫作能力、應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經歷一個自主探究、不斷反思、糾錯總結的過程.很多學生不愿意“勞神費力”,寄希望于老師的講解而不是自己的總結反思,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惰性,從而影響寫作能力的提升。
1 錯誤資源對于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和功能
在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授課老師對學生的寫作訓練“選擇性無視”,認為這是“入不敷出”的教學工作[1],其實寫作教學對于英語學習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輻射效應”。寫作訓練對于學生而言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其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科興趣、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高學科素養(yǎng)等方面的優(yōu)勢性非常的顯著。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寫作的優(yōu)勢,幫助他們矯正在英語學習方面的錯誤導向,是教師們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英語作文的糾錯反饋,提升對學生作文批改的數(shù)量與質量。英語錯誤資源對于英語寫作教學有著特殊的功能和意義,對英語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體現(xiàn)學生主體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在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糾錯反饋中,老師扮演著近乎“審判長”的角色,學生只能被動接收來自老師的“判決書”,甚至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這種糾錯反饋模式看似“雙向”的,其實是教師一手把控的“單行線”模式,即老師在糾錯的同時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學生能做的只有按照老師給出的修改意見機械化的進行修改。真正有效的糾錯反饋,一定是讓學生占據(jù)中心,無論是面對錯誤時的自主反思,還是接下來的內化吸收,都是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習能力來適時適度的點撥寫作錯誤所涉及的核心領域,畫龍點睛而纖毫畢現(xiàn),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并對學生接下來的反思修改過程給予正向、積極而具體的肯定。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雙向互動”糾錯反饋模式能夠真正帶給學生進步感和成就感,讓學生真正地把寫作糾錯當作一件“輕松而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去完成,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自信和動力。
1.2 在啟發(fā)學生寫作思維,架設師生互動橋梁
傳統(tǒng)糾錯反饋模式下,師生就寫作問題的交流都是延時性的,缺乏課下互動交流的時間和條件,因此學生對教師糾錯反饋的內化吸收程度是無法保障的。在家校互動網(wǎng)絡平臺的應用下,老師可以利用錯誤資源將這種缺失的互動交流放在課下,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微信、qq等方式,與學生進行無場地環(huán)境限制的糾錯反饋交流。師生之間就某一特定的寫作難點或誤區(qū)進行討論,從而促進學生內化吸收的質量。而學生群體之間也可以就各自的寫作錯誤來相互呈現(xiàn)、分析、糾錯,促進學生群體在英語寫作教學技巧、寫作思維方面的相互促進與共同進步[2]。這種互動讓老師更及時而精準的抓取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實際難點和誤區(qū),在接下來的寫作教學和糾錯反饋之中,保證“有的放矢、藥到病除”,形成一個基于英語寫作糾錯反饋的錯誤資源良性利用模式。
1.3 夯實課堂寫作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習作質量
錯誤資源讓學生將精力精準對焦于日常沒有學好、學透的寫作環(huán)節(jié)當中,理順提升自身英語寫作水平的路徑。在英語寫作方面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練習,不用老師無奈的采用押命題、列范文等耗時耗力且效果不佳的非常規(guī)手段,更不需要學生去突擊練筆,“臨時抱佛腳”。這種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是一種高效率的寫作水平提升方式。
2 英語寫作糾錯反饋中的錯誤資源利用策略
對英語錯誤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在日常寫作教學中不斷的反思總結,提煉切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斷的予以改進和完善。
2.1 按圖索驥——根據(jù)錯誤資源指向,定位寫作教學難點
在對學生英語作文進行糾錯反饋的過程中,不同的班級的學習情況會出現(xiàn)差異性。教師預設的寫作教學重點、難點也會出現(xiàn)“計劃外”的狀況,這就需要教師因地制宜,根據(jù)學生的詳細習作情況進行及時的寫作教學策略的調整或補充。其中,錯誤資源的集中程度是教師判斷寫作教學難點轉移或補充的重要參考。 錯誤資源是教師進行寫作教學設計,寫作教學研究的重要素材。學生作文中即時出現(xiàn)的錯誤資源非??简灲處煹募m錯反饋能力。利用錯誤資源的集中指向來調整自己的寫作教學糾錯反饋策略,是對教師職業(yè)能力的很好的鍛煉。
2.2 因勢利導——借助錯誤資源契機,校正寫作習慣
在糾錯反饋中,如果單純地矯正學生的寫作方法、寫作習慣,很難保證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理解和領悟。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英語作文自身出現(xiàn)錯誤之后,抓住契機,幫助引導學生找出錯誤的根源所在,有理有據(jù)地向學生闡明寫作習慣和寫作方法的必要性。教師針對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群體,給出適度、適量的糾錯反饋。例如對于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在糾錯其習作錯誤時可以“只標而不改”,不給出修正錯誤的具體改法,讓學生自行反思解決。然而對于寫作水平較弱的學生,教師需要在糾錯反饋中進行較為具體的指導。這種分層次、多形式的做法反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糾錯反饋效率,充分發(fā)揮學生群體的主動性,自主探究英語寫作中的盲區(qū)和誤區(qū)。
2.3 取長補短——利用錯誤資源討論,引導合作互助式糾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學生而言,不僅是在寫作與寫作之間有興趣的偏好和認知水平的差異,在寫作的不同學習階段,因寫作主題與內容的不同,也會出現(xiàn)差異性。例如在英語的寫作過程中,有的學生在詞匯的書寫準確度方面格外擅長;有的學生對語法、時態(tài)掌握的很快很輕松等等。因此,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動式反饋糾錯”利用學生各自的優(yōu)勢,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并不可怕,也矯正學生之間對待習作錯誤的不良態(tài)度。同時進行互補,相互交流,共同糾錯,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日常面向全體學生作文進行的糾錯反饋,不可能精準的照顧到每一個人,也不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反思意識。利用錯誤資源,給學生給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糾錯的平臺,他們在用屬于他們自己的方式進行更順暢、更個性化的交流,彼此寫作思維和寫作風格發(fā)生的碰撞和摩擦使他們不知不覺間拓寬了思維和眼界,往往會產生比教師的書面反饋更有啟發(fā)性的結果和影響,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自主反思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3]。
2.4 培優(yōu)補差——科學歸因錯誤資源,推動自主學習
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由淺入深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犯錯、糾錯的過程。正如應用語言學家Dulay指出的那樣:不犯錯誤是學不會語言的。日常的寫作教學中,學生詞匯量小、語法掌握程度低等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學生對于寫作所需要的整體知識框架的認知是非常缺失的,如何引導學生站在整體的高度,利用科學的方法去檢驗自己知識模塊的完整程度,建構完整的知識結構,是教師進行糾錯反饋的第一要務。教師應當通過收集學生錯誤,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分析,精準定位自身在寫作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薄弱之處,探究更加科學合理的糾錯反饋策略,更加充分的利用和挖掘錯誤資源,在修正錯誤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
美國心理學家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指出,一項活動的成敗原因通常歸納為六種因素:能力、努力、任務的難度、運氣、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結合我們的英語寫作教學,在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進行以下幾種歸因:自己的“記性差”;需要用到的單詞記不住;自己“太笨”,語法、時態(tài)學不會。當學生頻繁的將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歸結到“自己不行”的時候,是教師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這種歸因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消極而被動,這就是所謂的“習得性無助”。要消除學生的這種“無助”,就需要教師借助錯誤資源,對學生進行正能量的歸因導向。
在錯誤資源面前,教師要在糾錯反饋向學生傳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的認知理念。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強調努力程度才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所在。錯誤資源的正確歸因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昂揚進取的心態(tài),百折不撓的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志者事竟成的自信。錯誤資源的開發(fā)價值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探究和發(fā)掘,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錯誤資源也將在英語寫作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fā)揮更加深遠和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貝曉越.寫作任務的練習效應和教師反饋對不同外語水平學生寫作質量和流利度的影響[J].現(xiàn)代外語,2009.(4):389-398.
[2]李競.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書面反饋效果的案例研究[J].外語界,2013.(2):87-96.
[3]郭翠紅,秦曉晴.國外二語學習者作文書面反饋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5):59-63.
作者簡介
岳月霞(1982-),女,漢族,河南臺前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