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昌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行,給初中語文教學體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嘗試以其他文化教學方式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傳統(tǒng)文化教育 素質教育 語文素養(yǎng)
而傳統(tǒng)文化中所倡導的“德才兼?zhèn)洹背蔀楫斍罢Z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推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浸染已成為語文老師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本文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滲透”為題,充分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將語文教學根據(jù)生僻詞、文言文句段與文章閱讀理解三個階段,強調學生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與浸染,并充分結合初中學生性格特點,探討具體對策以及其成效,希望能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引言
在現(xiàn)代語文課堂上,文言文的翻譯與理解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教師往往會向學生逐字逐句的進行“翻譯”,然而,也有一些教師認為,單純地憑借教材向學生灌輸友愛、尊老愛幼等理念,只會讓學生學會“說”,只有讓學生自己在學習中體會到這些美好品德,才能真正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使素質教育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全面滲透。
一、關鍵字翻譯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為了更好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編者采取了將文言文教材集中成單元的方式,這一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以部編人教版為教材案例,在《桃花源記》這一課時中,教師首先選取“世外桃源”作為破題的關鍵點,讓學生以初步認識典故的方式接觸到傳統(tǒng)文化,然后,教師會將關鍵字詞的翻譯與通讀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授內容,讓學生能夠大致地通讀課文,并為接下來以詞句反映出文章情感的思考埋下伏筆。例如,在課文中,作者喜歡用“儼然”“阡陌交通”等詞匯,這些詞匯除了代表整齊、相通的意思,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一種社會秩序的美好,而學生只有真正理解到這些字詞的深意,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與傳承[1]。
二、關鍵句體會與美好品德的體現(xiàn)
文言文句段的學習是學生對字詞知識點進一步理解加深的過程,也是傳統(tǒng)文化單元中的進階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課堂中,語文教師首先會讓學生理解關鍵字,然后再引導學生翻譯文言文句段,但這一教學方式在針對古詩絕句或文言文閱讀時,會出現(xiàn)學生跟不上教師教學思路的現(xiàn)象。為此,教師應該從“人之常情”出發(fā),讓學生體會文章作者的“點睛之筆”,從而讓學生以更深層次的角度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例如,在《桃花源記》這一課時中,當學生閱讀道“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一句時,教師不能簡單地讓學生翻譯為“有田地、池塘跟桑樹竹子之類的”,而是應該讓學生理解作者意境。在古時候,良田、美池與桑竹等意象,分別與糧食、菜與衣服一一對應,而竹子更是體現(xiàn)一種高潔的意象,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為“豐衣足食”“積極的社會精神風貌”等意象[2]。
三、對文章的思考與行為的自我推行
無論是“臥冰求鯉”,還是“孔融讓梨”,這些典故都用極其精煉的幾十個字,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品德一代代傳承下去,并用短短的字幅引發(fā)中華民族對于情感、美德與行為更深一層思考的。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古人講究文章“發(fā)自內省”“情從中來”,這是一種強調意境的寫意手法,而傳統(tǒng)課堂卻注重學生對字詞句段的一一理解,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悖的趨勢[3]。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喚醒學生的自我思考,鼓勵學生將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美德一一推行到現(xiàn)實生活中。在開課前,教師往往會對作者陶淵明進行一個總體評價,方便學生對全文思想情感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但為了讓學生思維能夠步入更深的層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細細體味“設酒殺雞作食”等宴席中的歡樂與自在[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中學語文課堂中,最為接近傳統(tǒng)文化的課文大部分是文言文知識點,因此,許多語文教師開始嘗試以文言文教學為主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浸透。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遵循“字——句——文”的教學思路,讓學生以點破面地完成對文言文知識點的理解,而在素質教育推行的背景下,教師更要將課文知識點與傳統(tǒng)文化品德相結合,讓學生學會如何體會文章中的情感,進而促使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從而有效達到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有效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海燕.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2]陸彩霞.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9):36-38.
[3]孫元營.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13+115.
[4]炭舉國.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策略[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