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
〔關鍵詞〕疫情;逆行者;活動設計;小學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10-0004-03
【活動理念】
2020年的春節(jié),注定成為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年前,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讓全國人民措手不及。一批批積極的“逆行者”,舍小家為大家,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可歌可泣。大多數(shù)民眾能響應國家號召,大門不邁,二門不出,不給國家添堵。但也有部分老人,盡管是這次病毒的高危感染人群,卻比較固執(zhí),防范意識不夠強,不戴口罩出門,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是這次疫情中錯誤的“逆行者”。
本次心理輔導活動課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次疫情,在突發(fā)事件來臨的時候,能保護好自己,更能力所能及地守護家人的平安,為他人著想,不做錯誤的“逆行者”。
【活動對象】
小學高段學生
【活動目的】
1.認知:能認識到面對突發(fā)事件,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力所能及守護家人平安、為他人著想的重要性。
2.技能: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用講事實、舉例子、打親情牌等方法來了解疫情,守護家人。
3.情感價值觀:面對突發(fā)事件,能勇敢活在當下,滿懷信心面對未來。
【課前準備】
課件、疫情小常識、每組1個活動轉盤、簽號、小組活動單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我的轉盤,我做主”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沖沖沖”,接受一個挑戰(zhàn),大家準備好了嗎?挑戰(zhàn)的游戲是“我的轉盤,我做主”,請大家看游戲規(guī)則:
1. PPT出示游戲規(guī)則。
(1)小組成員圍坐一圈,將轉盤放置課桌中間,小組成員依次抽簽。
(2)抽到的數(shù)字就是玩游戲的順序,轉動轉盤。不管抽到數(shù)字幾,都必須讓轉盤轉動一圈以上。
(3)讓轉盤停留在這個數(shù)字的格子中的,為勝利者。游戲時間三分鐘,音樂停,游戲停。
2.小組同學開始游戲。
3.游戲結束,分享感受。
(1)設問:當轉盤停在對應數(shù)字的格子中時,你的心情如何?(激動、高興……)
(2)追問沒有成功的同學:游戲前,你抽到的數(shù)字是幾?心里是怎么想的?(覺得有點緊張,有難度;覺得有點興奮,應該可以挑戰(zhàn)成功……)
事與愿違,心情又怎樣?(有點失落;沒關系,反正只是游戲嘛!有點遺憾,如果手稍微輕點,就能成功了……)
(3)追問:如果再給一次機會,你有信心挑戰(zhàn)成功嗎?敢不敢再次挑戰(zhàn)?
學生可能會回答:
①不好說,轉盤很難掌控,它太靈活了!
②有,我只要再輕(重)一點就行了!
③看運氣了,運氣好,就能成功,運氣不好就失敗了!
設計意圖:轉盤如人生,成功與失敗在不停地轉換。此階段,重在催化團體動力,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在失敗的時候,只要有一顆再次努力的心,成功就可能在眼前。嘗試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嘗試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
二、團體轉換階段:感受勇敢的“逆行者”們
過渡:同學們,雖然沒有百分百的成功概率,但我們也要勇敢地去嘗試,這就是“挑戰(zhàn)”。在今年春節(jié),這個特殊的時期,許多人明知道不一定百分百成功,但都走上了“挑戰(zhàn)”這條路,他們就是“逆行者”們!
1.播放“逆行者”抗疫的視頻、圖片。
設問:看到這里,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學生可能會回答:
(1)我很敬佩這些“逆行者”,為了戰(zhàn)勝疫情,顧不得自己。
(2)我很感動,他們是勇士。
(3)心情很復雜,除了感動還有擔心,擔心他們的安全,他們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傳染。
2.追問:作為醫(yī)務工作者,他們知道這樣的風險嗎?為什么還毅然踏上“逆行”之路?
隨機板書:舍小家 為大家
設計意圖:繼續(xù)催化團體動力,通過觀看視頻,引發(fā)思考:醫(yī)務工作者明知道有風險,為什么還毅然踏上“逆行”之路?讓學生感受這次疫情中“逆行者”的勇敢和無畏,就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今天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為接下來團體工作的展開做好鋪墊。
三、團體工作階段:幫助錯誤的“逆行者”
過渡:前面提到的這些“逆行者”,他們身上有一種深深的使命感,促使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勇敢無畏地踏上了“抗疫”這條路。他們累了就倒地睡,渴了就用棉簽蘸水在嘴唇上抹幾下。為了打贏這場“戰(zhàn)役”,他們竭盡全力??墒?,我們身邊卻出現(xiàn)了一批另類的“逆行者”,我們去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1.播放網(wǎng)絡上爺爺奶奶不帶口罩、不聽別人勸阻的視頻。
2.設問:看到這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覺得生氣、擔心……)
追問:這些“逆行”的爺爺奶奶與去疫區(qū)奮戰(zhàn)的逆行者不同在什么地方?
學生可能會回答:
(1)去疫區(qū)的“逆行者”是為了大家,是真正的勇士。而這些爺爺奶奶是工作人員為了他們好,不讓這么做,他們偏要這么做。
(2)疫區(qū)的“逆行者”值得大家敬佩,而這些爺爺奶奶這么做,讓人生氣。
(3)疫區(qū)的“逆行者”才是勇敢的“逆行者”,這些爺爺奶奶是無知、固執(zhí)的“逆行者”。
追問:這些爺爺奶奶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
(1)他們這樣做,極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傳染。不僅自己會沒命,家里人也遭殃了。
(2)飛沫傳播是一種途徑,如果病毒傳到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身體好,免疫力強,就沒什么事,但家里免疫力弱的人,就會傳染上。
(3)這是一種給他人添堵的行為,工作人員都很忙,你一個人會給別人帶去很大的麻煩。
3.腦力激蕩。
小組討論、分享:
(1)討論,寫一寫:爺爺奶奶們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的爺爺奶奶,你會怎么辦?
組長負責記錄討論結果。
(2)分享,說一說。
學生可能會討論出來的原因:
老年人防范意識薄弱;僥幸心理(身體好、疫區(qū)離我們遠);戴口罩很悶,難受;“生死由命”論。
學生可能會討論出來的方法:
講事實,和爺爺奶奶講疫情的嚴重性,幫助他們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舉例子,給他們看每天新增病例的數(shù)據(jù);打親情牌,讓他(她)覺得不能影響家里的孩子……
4.角色扮演:選擇一個情境,我們來檢驗一下,大家討論出來的方法到底管不管用?
(教師指導,應用擺事實、舉例子、打親情牌等方法。)
(1)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2)小組成員間先設計好臺詞,再開始演。
(3)準備時間五分鐘。
PPT出示:
情境一:爺爺覺得身體好,嫌戴著口罩太難受,不做防護就要到小區(qū)的公園里去,萌萌見了很著急。
情境二:奶奶出小區(qū),不肯量體溫,還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有人拍下這一幕,發(fā)在了小區(qū)的微信群里,被我的同班同學看到了。
情境三:奶奶覺得老天讓人活到幾歲就幾歲,生死由命,不用太小心。
5.全班分享合作成果。
采訪“孫女”(孫子):爺爺(奶奶)的軟肋是什么?你用什么方法讓他(她)不做另樣的“逆行者”?
學生可能會回答:
(1)我爺爺(奶奶)平時最疼我,以前他(她)不知道傳染的途徑。現(xiàn)在知道了他(她)因為防護不好有可能把病菌帶到家里,而我們有可能會被傳染,就不敢不戴口罩出去了。
(2)視頻被上傳,我說我們班級的同學知道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太丟臉了。如果還有下次,我會被班級同學當作笑話的。爺爺(奶奶)就不敢不聽工作人員的話了。
(3)爺爺(奶奶)了解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怕全家遭殃,為了全家人,他(她)就會認真防護了。
采訪“爺爺”(奶奶):現(xiàn)在,你聽了“孫子”(孫女)的話,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和做法?
學生可能會回答:
(1)“孫子”(孫女)說得很有道理,我太大意了。為了全家人,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2)是呀,“孫子”(孫女)說得有道理,不能抱僥幸心理,戴口罩總比戴呼吸機強。
(3)我自己丟臉沒事,不能讓家里的孩子丟臉,下次出去要配合。
板書:為大家 做防護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看到,勇敢的“逆行者”奮斗在疫區(qū),但我們身邊也存在著另樣的“逆行者”。他們固執(zhí)又無知,自認為身體好,懷著僥幸心理不戴口罩、不配合疫檢工作人員等逆行行為,極有可能會危害到自己及他人的身體健康。通過案例對比討論、小組合作分享、角色扮演展示等形式,引導學生用講事實、舉例子、打親情牌等方法勸告、阻止這些錯誤的“逆行者”,幫助他們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
四、團體結束階段:在本職崗位上向疫情“逆行”
1.播放奮斗在本職崗位上的普通“逆行者”的視頻。
2.設問: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說這場戰(zhàn)役中,醫(yī)務工作者是最無畏最偉大的“逆行者”,那誰說那些運輸醫(yī)療用品的司機、每天堅持保潔工作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了保障民眾維持正常生活的超市工作人員、騎著三輪車為醫(yī)務人員送菜的菜農,不是勇敢的“逆行者”呢?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為戰(zhàn)疫出力。
我們雖然沒在疫區(qū),但也可以力所能及做疫情的“逆行者”。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學生可能會回答:
(1)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個人防護,不給別人添堵,對于身邊沒做好防護的親人,我們要做好勸說工作。
(2)合理安排時間,好好學習,鍛煉身體,做一些家務。
(3)可以力所能及地捐款,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小結:親愛的同學們,人生路漫漫,不能事事總如意。在不如意的日子里,我們唯有沉著冷靜地面對困難,勇敢堅強地去戰(zhàn)勝它。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好,正是因為有這些迎難而上、迎險而上不退縮的“逆行者”。冬日已遠去,春暖花開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
設計意圖:“逆行者”不僅僅是那些面對疫情沖鋒陷陣的人,還有我們這些力所能及做好分內之事的普通人。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做抗擊疫情、迎難而上的“逆行者”。
【活動反思】
無論突發(fā)事件是人禍還是天災,我們能做的唯有面對。如何才是積極地面對?就像那些勇敢的“逆行者”一樣,沖鋒上陣。但也有一些危險的“逆行者”,如老年人,他們防范意識薄弱,不注重個人防護,不戴口罩就上街。本課旨在通過對比設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有守護親人的責任,要懷揣一顆為大家著想的心,幫助親人不做錯誤的“逆行者”,這其實也是在守護大家。同時,作為小學生,我們也可以做積極的“逆行者”:做好個人防護;合理安排學習、娛樂時間;守護好家人的安全;力所能及地為抗疫盡一份綿薄之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宋詔橋小學,寧波,315192)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