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智
摘要:數學學科是一門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的文化課程,但是受學科特點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時無法很好地理解把握數學知識內容,針對這一教學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具體形象的思維導圖形式輔助數學課堂教學,轉變學生傳統單一形象思維思考問題的方式。通過圖形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建立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生思維意識的橋梁,進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對策
思維導圖主要是用來分析和組織知識的工具,通常來說主要是表現某一種思想,并且將這種思想通過書面的形式表述出來,通常來說這種主題一般會用圈和框以及線段連接,在連線上標明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思維導圖能夠構建非常清晰的知識網絡,能夠幫助學習者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有利于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
一、課前事先預習
在開始學習新的一課時,教師都會讓學生進行預習。對于數學這門課程來說,其更需要課前的預習,否則學生上課就可能跟不上教師的腳步。但是小學生一般都是把書翻一下就行了,并沒有達到預習的目的。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預習,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剛開始,教師可以先自己做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來進行預習。過段時間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預習結果,來制作一個思維導圖。在講課結束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導圖整理完善。
比如,在學習《圓》這一節(jié)的時候,先讓學生進行課下預習,然后設計一個思維導圖。形狀不一定是傳統的樹狀的分支,還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學習的是圓,可以以圓的形狀為基礎,再經過自己的設計,將思維導圖變得賞心悅目。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疑惑、看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有目的地、有針對性的、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們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二、新授課中導入
學生在學習新課內容時,教師要強化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運用思維導圖揭示新舊知識的內在關聯,引導學生對材料中信息進行有效加工,把握知識概念之間的系統性和相關信息間的聯系。
在“百分數”這一課中,教學內容就涉及小數、分數以及百分數的概念知識和應用,以及常見的數量關系,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明確思維導圖不同層次的分支,比如以“認識百分數”“百分數與小數”作為第一層分支等,并根據教材和所學過的相關知識,找出各層包含的內容和互相有聯系的知識點,再通過文字補充和簡單的圖像表現,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以自主學習為前提親自參與思維導圖的制作,這樣既能幫助其明確新課的學習方向,有效加深知識學習印象,又能使其在期末復習時進行雙向整合,更加便于學生參考復習和記憶學習。
三、增進課堂互動
在小學教學中,促進師生交流、強化教學互動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與教學板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本課知識點思維導圖的構建。此外,由于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教師可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完成長方體思維導圖的構建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考長方體的思維導圖進行正方體思維導圖的繪制。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后,各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組繪制的正方體思維導圖,并向全班同學講解,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是主導者,而學生是互動學習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互動中,思維導圖成為學生溝通與交流的工具,成為學生能力提升與素養(yǎng)提升的媒介。
四、突破教學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有一些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但又是學習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要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重點突破。在教學之前,老師通過備課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整理出來,然后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預習,利用思維導圖搜集相關資料,為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重難點的講解老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法與思維導圖相結合,可以通過PPT的放映形式將思維導圖逐步呈現出來,對于教學重難點逐個進行突破。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對于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這一知識點,學生學習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的開始老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物體進行探究;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各自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才能更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
五、構建錯題習集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包括新知識的講解、舊知識的復習以及練習題的鞏固,然而學生在進行練習時會出現不同的錯誤,這時就需要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錯題的整理,將錯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重新進行整理、分析,查找出現錯誤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將其整理到錯題本上。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提高做題的正確率,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在總結《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單元的錯題時,教師可以先將習題中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在黑板上進行歸納整理,讓學生熟悉錯誤的原因和解題技巧,同時引入思維導圖,使其明晰不同運算法則之間的聯系,避免出現混淆現象,從而形成二次系統知識記憶。再比如在整理《多邊形的面積》單元的錯題時,教師可以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用思維導圖呈現出來,找出這些圖形相關面積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從而能夠正確使用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總之,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滿足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夠發(fā)揮其直觀性、自主性和互動性的價值,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中收獲知識,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嚴雪蘭.淺論小學數學依托思維導圖教學的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 (9).
[2]高亞麗.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