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診斷式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它可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作出更為細致的分析,又可判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學手段。研究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首先需要了解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原則,然后分析應用技巧,最后落實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診斷性語言測評 英語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028-02
英語寫作能夠檢驗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屬于基本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長期以來,高校學生的英語寫作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有些學生甚至通過拼湊語句完成寫作,這直接影響到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1]。診斷性語言測評就是借助于特定的手段,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對下一階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出合理的調整。
一、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診斷性語言測評是一種科學的手段,是獲取信息、判斷信息的一種方式,其主要的宗旨就是明確學生的寫作水平,診斷他們在寫作中遇到的困難,獲取較為中肯的評價成果。診斷性語言測評的運用并不是單純將其融入寫作教學中的任意環(huán)節(jié),而是跟蹤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全過程,這種測評方式的優(yōu)勢是教師可以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所了解,便于為后續(xù)的教學指導提供幫助[2]。
1.目標性
所謂目標性原則,是指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提出對應的要求,根據測評的結果,分析學生的寫作能力,確定更為精確的教學目標。將學生的能力作為判斷的標準,讓學生進行合理的自評和互評,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好階段性判斷和分析[3]。以教學目標為標準,檢驗教學后學生們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變化。
2.整體性
整體性原則,就是將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作為評價的標準,根據獲取的結果分析后續(xù)的任務導向。寫作就是將句子和段落有效整合,因此在評價寫作內容的時候,要分析篇章的整體情況,并不是對句子逐一解讀。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診斷性語言測評,可以實現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其中涵蓋對詞語搭配、句式的多樣性變化的分析,等等,避免了以點帶面和以偏概全的問題。
二、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技巧
1.教學對象
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有的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在運用這種評價方式時,學生的個體差異給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較多難題。在寫作教學開始前,老師應該先進行命題,讓學生寫一到兩篇英語作文展示自己的水平,然后老師對其進行診斷性測評。此外,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受自身因素的影響,還與諸多非智力因素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根據相關的研究證實,英語寫作策略和英語寫作能力存在著正相關。寫作動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策略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寫作動機及成績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老師需要對寫作的風格和寫作的策略進行評估,選擇相對合理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教學方案。
2.教學任務
作為診斷性語言測評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學任務的診斷性評價至關重要。根據《大學英語課程要求》的指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要鍛煉其運用英語的能力,使其在口語表達和書面交流中,熟練運用相關技巧。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寫作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地位正在被削弱,在進行診斷式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教學任務展開全面的分析[4]。
3.寫作內容
句子是寫作的關鍵要素,在作文中非常重要,只有強化對句子的理解,才能提升寫作水平。除了句子,還有段落,好的段落語句可以明確闡述文章主題,任何游離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都不可取。此外,一篇優(yōu)質的作文還需要重視段落的過渡性、信息表達的完整性和段落之間的銜接性。
三、診斷性語言測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學生間的有效自評
診斷性語言測評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自評加以實現,在自評的時候,老師要做正確的引導。課前,需要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如英語寫作策略、寫作動機、興趣,等等,這些非智力因素是學生評價的基本指標,學生進行不記名的自評,整個過程能使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
2.通過互評加以診斷
學生可以通過互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長處,對提升自己的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在英語作文初稿中,學生互評能為老師的評價提供有效的參考,是教師評價的重要補充。學生的互評診斷可以讓其具備最基本的評價意識,同時強化診斷能力,促使其積極參與共同學習的行列,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在學習實踐中,互評診斷能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學習中的語法錯誤、標點錯誤和單詞拼寫錯誤等,通過相互的指正和指導,加深對語段、語義的理解,提升寫作水平。
3.教師診斷評價的運用
老師應扮演好評價者的角色,擔負起診斷性評價的重任。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可以糾正錯詞、錯句,但是整體性的評價還需要老師來完成。老師要堅持整體性的原則,在分析學生作文內容時,注意多用激勵和表揚,在指出錯誤時要委婉,讓學生能夠接受,同時還能增強信心,提升寫作興趣,鍛煉寫作能力[5]。
四、結語
診斷性語言測評對于高校學生的英語寫作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互評、自評和老師點評等方式,實現對學生的正確鞭策,使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對寫作的認識,在不斷的努力中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易安.互動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評《英語寫作教學——課堂互動性交流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9(9):131.
[2]王紅麗,王素芳.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英語寫作為例[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8,32(6):56-59.
[3]趙華芹,張秀芳.“對分課堂+同伴互評”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以青島某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為例[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8,34(9):30-35.
[4]劉欣,李留建,楊琳.基于考生水平表現標準的中學生英語學習診斷性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研究,2015(2):35-45.
[5]武尊民,楊亞軍,任真.學生學業(yè)成績分析、反饋與指導系統(tǒng):基于課程標準的中學生英語學習診斷性評價[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4):15-22.
責任編輯:孫瑤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診斷性語言評測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GJB1319045)。
[作者簡介]錢清華,哈爾濱華德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