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作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作為主要內(nèi)容,學生只有掌握與擁有讀圖能力,才能解決相應地理難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當高中學生擁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學習效果會愈發(fā)顯著,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識框架結構,夯實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方法
高中地理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而地圖作為地理學習的第二門語言,也是學生學好地理的基礎保障。對于地圖展開正確解讀與了解,通過科學分析與繪制地圖,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對學生日后發(fā)展而言意義重大。高中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圖文轉變能力,才能加深自身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梢?,不管是從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強化,還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故此,本文主要以試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一、 讀圖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培養(yǎng)情況
根據(jù)實際研究表明,33.33%的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只側重于文字講解式展開地理教學,超過50%的高中地理教師沒有意識到對學生地理思維培養(yǎng)的必要性。由此可知,讀圖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情況并不十分理想,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缺乏對讀圖能力的認知
大多數(shù)高中地理教師將讀圖能力當做學生面對地圖圖冊的內(nèi)心感受。學生擁有良好的地理學習能力,自然而然也就了解觀察地圖的方法,這也是學生感知能力的一部分。而部分高中地理教師以為強化學生對圖像的理解就可提升學生的地理感知能力,學生的地理感知能力逐漸提升,也就不必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然而,高中地理圖像作為地理語言,也是對各個區(qū)域地理條件的基本表達方式。但是,由于高中地理教師缺乏對讀圖能力的認知,導致學生讀圖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限制學生綜合發(fā)展。
(二)對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度較低
學生的思維意識、地理學習基礎與個人感知能力等,都會對讀圖能力的養(yǎng)成與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影響。高中學生的讀圖能力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學生對于地理圖像分析表層地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對于地面圖像分析深層地理信息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表層地理信息的分析,導致學生深層次思維缺乏鍛煉,難以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讀圖能力機制。
二、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一)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用圖與讀圖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會為學生的地理學習助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利用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點燃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保障課堂教學整體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有趣的地圖等教學內(nèi)容,點燃學生讀圖與用圖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學生對地圖內(nèi)容的理解。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宇宙中的地球》時,對于有關地球上南極洲的知識內(nèi)容,絕大部分學生無法全面理解與記憶南極洲附近海洋的詳細位置,這也是課堂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為了有效克服教學難題,教師將利用南極洲地圖,讓學生展開想象,提出“同學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南極洲附近海洋地圖像什么圖形?”等問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紛紛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南極洲的地圖好像一只飛翔的海鳥,隨后教師通過有效引導,為學生編創(chuàng)一個口訣如“南極鳥,太平肚,印度翅,人西頭,凹翅中山,嘴頂民城”的口訣,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如此一來,南極洲附近三大海洋對應著“海鳥”不同部位,同時還幫助學生記憶我國建立南極考察站的相應位置,降低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通過點燃學生的讀圖興趣,使學生的記憶愈發(fā)深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為強化學生讀圖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二)重視資料積累,傳授記憶分辨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需要建立在一定量地圖資料的識記基礎上,把相應地圖的位置與形態(tài)反復記憶,才能達到熟能生巧,在地圖中快速取得有關重要信息,降低學生讀圖分析的難度。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合理引用與教學相關的地圖資料,吸引學生學習的目光,并傳授給學生記憶分辨方法,加深學生對地圖特征的記憶印象,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完善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夯實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因氣象多變,地圖的類型十分豐富,特別針對中小地區(qū)的地圖與形態(tài)、具體位置等內(nèi)容,大多數(shù)學生都無法準確分辨出來,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地理學習的整體效果。為此,為了克服地理教學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柵格方法進行我國區(qū)域地圖、省區(qū)地圖、世界區(qū)域地圖以及各個重要國家行政區(qū)地圖的繪制,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繪制,可加深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要求學生展開專項地圖繪制,如洋流圖繪制、氣象圖繪制、工業(yè)分布區(qū)圖繪制等,另外還重視學生對有關地區(qū)如若馬達加斯加島、南極半島、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及克里米亞等區(qū)域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以及區(qū)位情況等內(nèi)容的理解,只有在長期引導下,學生才能不斷提升自身對地圖的敏感度,通過觀察地圖,即可了解與掌握有關該地區(qū)的地理信息,提高學生的辨認能力,夯實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
(三)傳授讀圖技巧,培養(yǎng)正確讀圖習慣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構圖元素主要限定為幾種表達形式,但是能夠直觀呈現(xiàn)不同的地理信息內(nèi)容,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應為其講解讀圖技巧,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讀圖習慣,才能讓學生在地理讀圖時快速掌握有關信息內(nèi)容,克服讀圖存在的困難。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規(guī)律以及接受能力等多個方面,為學生講解學生有效的讀圖技巧,重視教學的靈活性與多變性,才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地圖顏色區(qū)分與密集程度,從而進一步分析地圖相關信息,顏色較深的地方代表著地勢較高,等高線較為密集的區(qū)域?qū)儆诘匦味盖偷牡貏?針對特定地區(qū)的圖例也可展開分類教學,讓學生通過分析地勢的高低,依次分析山脈、河流、海拔以及氣候等特征,并不斷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與促進作用,讓學生可通過具體分析的方式,強化與鞏固學生的地理知識掌握情況。另外,高中地理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時,還要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契合自己的讀圖方式與讀圖習慣。如若學生還未養(yǎng)成正確的讀圖習慣,教師可在教學中讓學生緊隨教師的讀圖習慣展開有效讀圖,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強化學生的認知水平。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時,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單獨讀圖分析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講臺上為學生進行讀圖講解,可使學生的地理學習思路更加清晰,不斷探索出適合自己的讀圖方式,夯實學生的讀圖基礎,強化學生的讀圖綜合能力。
(四)促進想象能力發(fā)揮,實現(xiàn)多維思考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根據(jù)學生讀圖能力的考查觀點、考查思想上進行分析,通過以局部地圖為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中學生地理讀圖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難題,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合理借助學生有限的知識儲備能力與思維意識,并通過聯(lián)想、思考的方式,引導學生多思考與多聯(lián)想,幫助學生克服地理學習上的難題。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nèi)容,從多個角度分析,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與思考,為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有關“晨昏線、太陽高度角”等地圖知識時,教師可根據(jù)各個地圖的投影中心與地圖存在的差異性,導致考試題目中一般只會截取全球晨昏線或者全球太陽高度角等圖像進行呈現(xiàn)的特點,因圖像顯示信息并不十分完整,這也進一步加大了學生讀圖的難度。基于此,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過去教師所講解的有關解題技巧,將“并不十分完整”的地圖加以適當補充,從而找出特征形式十分顯著的點與線,如極點、晨昏線與經(jīng)緯度線交匯處以及極圈、赤道與晨昏線等,明確地圖的核心位置,對其進行一一分析。通過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等方式展開全面思考,幫助學生理清讀圖思緒,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在有效思考期間感悟到有關地理知識學習的本質(zhì)。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應遵循學科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應該明確讀圖、識圖以及用途的方式,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將學生當成是獨立的個體,為學生提供有效讀圖方法,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目前,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將運用新穎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留取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切實保障高中地理教學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包劍鋒.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9(11).
[2]王玲.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15):146.
[3]陸惠英.淺析高中地理課堂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17,3(9):63.
[4]白光林.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訓練與提高[J].讀寫算:教研版,2016,5(3):52.
[5]郭美玲.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86.
[6]袁超.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2(12):69.
[7]于新林.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2017,1(27):84.
[8]吳清清.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新課程,2017(21):193.
作者簡介:常仁龍,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