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骨肉白菜
主料:白菜100克、大骨棒肉800-1000克。
輔料:紅薯粉20克、木耳20克。
調(diào)料:高湯500克、香葉2克、小茴香2克、八角3克、蔥2克、姜2克、蒜3克、鹽2克、雞精2克、糖2克、胡椒粉1克、料酒5克。
制作步驟
1.大骨棒肉焯水,在水中加入料酒。焯水后的肉棒放入高壓鍋,加入姜片、蔥段、香葉、八角、小茴香、鹽,再加入水,放入高壓鍋燜制15分鐘后取出棒骨,拆肉;
2.鍋內(nèi)加入少許油,把蒜炸至金黃;
3.把白菜葉、紅薯粉、木耳焯水,撈出備用;
4.鍋中加入底油,把蔥爆香后加入二湯。再加入拆骨肉、白菜、紅薯粉、炸好的蒜;燒開后撒入少許胡椒粉,出鍋即可。
驚蟄吃驢打滾是天津一帶的習(xí)俗,“驚蟄過,百蟲蘇”是說驚蟄過后,萬物復(fù)蘇,而在民間流傳著各種驅(qū)害蟲的活動(dòng),所以每到驚蟄節(jié)氣這一天,大家都會(huì)吃驢打滾,寓意:害蟲死,人翻身。驢打滾軟糯香甜,口感Q彈,非常好吃。
驢打滾
主料:糯米粉150克、紅豆沙150克。
輔料:豆面70克。
調(diào)料:鹽10克。
制作步驟
1.糯米加水,和成糯米面;
2.糯米面均勻攤在盤內(nèi),上蒸籠蒸10分鐘;
3.待糯米面冷卻后,將紅豆沙均勻地鋪在上面;
4.疊成雙層的糯米面和紅豆沙,從上至下卷;
5.卷好的糯米卷,撒上黃豆面,切開。
《山家清供》載,南朝宋、齊文學(xué)家周颙,清貧寡欲,終年常蔬食。文惠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他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边@可說是對于韭菜最有理解也最有風(fēng)趣的評價(jià)。古人對于春韭久已尊重。《詩經(jīng)?豳風(fēng)》:四之日獻(xiàn)羔祭韭?!抖Y記》也說,庶人春薦韭,配以“卵”,大有用雞蛋炒韭菜祭祖宗之意。韭菜有“春天第一鮮”的美稱,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粗纖維,春天適當(dāng)多吃韭菜可以潤腸通便、降血脂。
韭菜盒子
主料:韭菜40克、雞蛋1個(gè)。
輔料:蝦米3克。
調(diào)料:雞粉2克、香油2克。
制作步驟
1.面粉加水揉成面團(tuán);
2.面團(tuán)搟成15厘米的圓面皮;
3.把韭菜和雞蛋攪拌均勻;
4.面皮內(nèi)放入餡,從一頭把面皮疊起,捏邊。捏邊時(shí)要捏緊,以免餡汁外漏;
5.韭菜盒子長13厘米,寬8厘米,餅鐺溫度180度,烙至兩面金黃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