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
【摘要】?目的?探析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20例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110)和實驗組(n=110)。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給予實驗組黃連溫膽湯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Hp根除率及住院時間。結(jié)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Hp根除率均較對照組高,而住院時間較短,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給予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黃連溫膽湯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清除Hp,縮短住院時間。
【關(guān)鍵詞】?淺表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黃連溫膽湯;脾胃濕熱型
【中圖分類號】R5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039-02
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隱痛等癥狀。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故積極根除Hp,是治療的關(guān)鍵[1]。目前,臨床常應用西藥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但Hp根除效果不理想[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觀察療效。結(jié)果示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20例220例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110)和實驗組(n=110)。對照組男61例,女49例;年齡35-57歲,平均(5.92±3.15)歲;病程2-15個月,平均(5.92±3.15)個月。實驗組男59例,女51例;年齡33-59歲,平均(5.92±3.15)歲;病程1-13個月,平均(5.92±3.1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916),20mg/次,1次/d;口服甲硝銼片(上海信誼萬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79),400m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悅康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396),500mg/次,2次/d。給予實驗組黃連溫膽湯治療,組成成分:陳皮6g、茯苓9g、黃連6g、竹茹9g、制半夏9g、枳實9g、生姜2片、灸甘草3g,用水煎至400ml,口服,200ml/次,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胃鏡檢查結(jié)果顯示胃黏膜恢復正常為顯效;癥狀改善,胃鏡檢查結(jié)果顯示胃黏膜好轉(zhuǎn)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為有效率與顯效率之和)、Hp根除率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住院時間用±s表示,并用t檢驗;臨床療效、Hp根除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臨床療效?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1.73%(102/110),較對照組79.09%(87/110)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Hp根除率?治療后,對照組Hp陰性67例,根除率為60.91%,實驗組Hp陰性86例,根除率為78.18%,實驗組Hp根除率較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
2.3?住院時間?對照組住院時間(11.48±2.26)d,實驗組為(9.03±2.17)d,實驗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我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目前西醫(yī)對于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以保護胃黏膜、根除Hp、抗炎等為主,常見藥物包括甲硝銼、雷貝拉唑鈉、阿莫西林、果膠鉍等。采用這些藥物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雖然可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Hp根除效果不佳,且長期服用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預后[3]。因此,如何有效治療Hp陽性淺表性胃炎,是目前臨床工作的難題。
近年來,中醫(yī)藥被廣泛應用于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治療中,不僅療效好,且安全無毒副作用。Hp陽性淺表性胃炎在中醫(yī)學中屬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疇,由于長期飲食不節(jié),導致外邪犯胃,損傷脾胃,胃氣不暢,脾失健運,最終造成濕熱內(nèi)蘊,故本病的治療應以清熱燥濕、和胃健脾為原則[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治療有效率、Hp根除率均較對照組高,而住院時間較短,表明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療效確切,促進患者身體康復。黃連溫膽湯是我院用于治療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湯劑,方中黃連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陳皮可燥濕化痰、理氣;竹茹可清熱化痰;半夏可降逆和胃、燥濕化痰;茯苓可健脾消痰;枳實可消痰行氣;生姜、甘草可和胃益脾,全方共奏清熱燥濕、和胃健脾之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身體康復[5]。
綜上所述,給予脾胃濕熱型Hp陽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黃連溫膽湯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清除Hp,縮短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馬遠新.小柴胡湯加減聯(lián)合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50例效果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9,11(20):48-50.
[2]柯俊鏗.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27):142-144.
[3]郝東霞.和中舒胃湯聯(lián)合雷貝拉唑治療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及其對胃腸激素變化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9,26(5):704-705.
[4]李家龍,楊妮娜,張清華.分析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13):113-114.
[5]譚其佳.黃連溫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9,1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