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芝
【摘要】如今,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越發(fā)普遍,這一教學法以問題作為主線,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以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小學語文教師應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小學素質(zhì)教育中,語文學科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重視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積極運用問題教學法,發(fā)揮問題教學法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作用,從而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本文以問題教學法的定義與實施現(xiàn)狀分析為出發(fā)點,著重探討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問題教學法的定義與實施現(xiàn)狀
1.定義
問題教學法主要指在教學期間,教師將語文教材中的知識以問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以提問為主,指引全部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推動小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升小學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問題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2.實施現(xiàn)狀
調(diào)查顯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材脫離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目標是開闊小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強化小學生的語言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與當前生活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導致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產(chǎn)生共鳴,很難領會文章的主旨與內(nèi)涵,提升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然無從提起。其二,教學方法滯后。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用以往的教學方法等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導致課堂教學嚴重缺乏靈活性,使小學生始終處于被動閱讀狀態(tài)中,難以和教師、同學之間進行有效交流。其三,小學生主體性發(fā)揮流于形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小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悟作者情感,讓學生學有所獲。此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還要求教師尊重與發(fā)揮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個別教師雖貫徹了這一教學思想,但在教學中盲目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徹底“放手”,讓小學生喜愛哪個段落就閱讀哪個段落,喜歡閱讀何種文章就閱讀何種文章,導致小學生主體性發(fā)揮流于形式,難以彰顯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層次價值。
二、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強化課堂互動
強化課堂互動,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生生間的距離,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能夠快樂、輕松地進行語文閱讀,并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學有所獲,以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水平,使小學生形成扎實的知識基礎,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但以何種方式來強化課堂互動,成為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問題教學法有利于強化語文課堂中的互動,能夠以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小學生的思考,啟發(fā)小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小學生帶著具體目標進行課堂互動,從而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這也是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應提前做好課堂準備工作,合理地設計問題。小學生年齡較小,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究能力等尚不成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若設置難度過高的閱讀問題,將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抵觸心理,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而且將難以達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因此,針對上述情況,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教師應注重問題的互動性,把控問題的難度,設置能讓學生充分解答的問題,達到加強課堂互動性的目的,充分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的藝術性。另外,在設計問題時,教師還應融入趣味性因素,唯有燃起小學生的興趣與探究問題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互動性,使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變得“熱鬧”起來,讓小學生在學習諸多語文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推動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例如,在閱讀《田忌賽馬》一文時,教師應善于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來強化課堂互動。針對文章內(nèi)容,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了解田忌的性格,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總結本文的中心思想與主旨內(nèi)容,并向?qū)W生提出問題:田忌是運用何種方式取得比賽勝利的?學生帶著疑問深層次地閱讀本文內(nèi)容,在其了解本文的主旨之后,教師要與學生一同分析田忌使用的賽馬方法,并讓學生思考這種方法能夠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學生勢必會對這一問題充滿興趣,這樣一來不但能夠達到課堂互動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知識的學習也多以對事物的興趣為基礎。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吸引小學生投入情境中,并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有效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答問題。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項先進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越發(fā)普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被廣泛運用。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官體驗,充分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奠定基礎,使小學生能夠積極投入語文閱讀課的學習中。
例如,在閱讀《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教師應積極運用問題教學法,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針對文章內(nèi)容,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放映功能,為小學生播放介紹壁虎爬行動作及生活習性的視頻,讓小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本文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向?qū)W生提出問題:小壁虎為何要借尾巴?小壁虎想向誰借尾巴?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這樣,小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深層次閱讀,能夠充分發(fā)揮問題教學法的作用,有利于小學生深入理解本文內(nèi)容,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3.進行適當指導
問題教學法最主要的目標是讓小學生在閱讀期間主動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在此期間,小學生的自主性行為應占據(jù)主要位置,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及組織者,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應對小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幫助小學生明確正確的問題思考方向,讓小學生能夠深層次地探析與感知問題,最終順利解決問題。
例如,在閱讀《詹天佑》一文時,教師在實施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讓學生在了解詹天佑是一名優(yōu)秀的愛國工程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主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帶著疑問更好地閱讀,進而明確文章的主題,充分感受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及杰出能力。在明晰該主題后,教師再開展本次閱讀教學,自然能夠水到渠成,使學生充分理解本節(jié)課知識,讓學生感受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偉大,與此同時,還能順利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愛國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讓每名小學生均能帶著興趣與欲望閱讀文章,使小學生善于解答有關文本的問題,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推動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此外,實施問題教學法有利于強化課堂互動,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鄭麗玲.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151.
2.羅健.利用問題教學法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教書育人,2018(26):78.
3.陸玉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93-94.
4.王麗麗.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5):252-253.
5.韋仲光.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06):55-56.
6.鄭玲.“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99.
7.戴婉琴.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