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科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歷史教學問題意識的特點以及相關的培養(yǎng)干預方案。對于初中學生,最近有許多研究者提出要在歷史教學當中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即在教育干預過程中,相應的指導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重新正確認識并接納這類學生的歷史觀念,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對存在的知識提出一定的疑問,有利于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也能促進相關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問題意識 認知特點 教育干預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A
初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關鍵時期,處于由低級教育向高級教育的過渡階段,其既具有少年兒童的某些特點,同時又有青年的某些特點。而歷史的教學關系到學生愛國意識及責任意識的養(yǎng)成,所以歷史教學尤為重要。在當今的教育環(huán)境及教育理念下,教育體系不斷進行改革,同時也要求在學生的教學之中能夠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教師通常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過于依賴教師的作用,學生在培養(yǎng)之后并沒有形成自身的思維體系,及沒有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導致學生思維遲緩,缺乏創(chuàng)新,未能培養(yǎng)起發(fā)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育干預過程中,相應的指導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重新正確認識教育的重點所在,制定合適的干預教育課程計劃,并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干預方案。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對于這類學生的問題培養(yǎng)主要為教育干預。為了研究科學有效的干預方式,本文將基于已有研究的結果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相應的教育策略與建議。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逐漸被學界放棄,并在教學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但是由于不同地域差異及不同學校教師水平的良莠不齊導致傳統的輸入教學仍然廣泛存在于初中歷史教學課堂,這就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差。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效的引導對于初中學生問題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斷引導學生能在課堂中提出相應的問題。有些學生興趣強烈,創(chuàng)造新高,抽象思維較強并且處理問題較為容易,而有的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社會功能低下等,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干預手段,在起始階段從簡單的問題開始,給予那些勇敢提出問題的初中學生一定的獎勵,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提問與思考。對于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同學,此時教師就應當適當地鼓勵和引導這類學生,對同學們進行分組,加強同學之間的討論,對學生初步問題意識進行培養(yǎng),逐漸提高學生向教師進行提問的勇氣。
2提供比較豐富的學習資源 ,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初中學生的課程一般較多,平時學習歷史相關知識的機會較少,一般只有在歷史的課堂中進行,然而歷史課堂上教學時間通常有限,以同學在課堂中獲取的知識量遠遠不夠,往往不足以培養(yǎng)自身的問題意識,因此,歷史老師應該不斷擴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可以激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看歷史有關的紀錄片,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激起學生們的好奇心,進而對課堂中學習不到的問題產生提問,有利于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此外,在課堂之中,老師應不斷創(chuàng)造良好的提問環(huán)境,讓學生們提出較多的疑惑,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充分接納當今初中學生問題意識不強的現象。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效的干預課程,幫助改善其學業(yè)問題,同時以促進其特殊才能的發(fā)展。做到知識傳授與學生自己主動探索相結合,并意識到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應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發(fā)揮學習上的主動性,只有在課堂中以學生作為核心讓學生從自身的層面上探索并發(fā)現問題,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對歷史教師與知識提出質疑,做到學生與老師共同學習,主動地發(fā)現問題,使得學生能夠處在一個更加和諧和自由的環(huán)境當中進行學習。制定最佳教學課程,這種課程一方面能促進特殊才能的發(fā)展,同時可以為其學習困難提供幫助。通過各種活動,充分了解到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提高兒童學習的積極性與依從性。鼓勵家屬對兒童進行鼓勵,培養(yǎng)患者建立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起到轉移注意力,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干預作用,保證在治療過程中,使兒童保持積極平和的情緒。教師尤其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著重點進行溝通與心理疏導。
3運用多元化的評價,建設校園文化
對于初中學生相應的教育干預,都需要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發(fā)生進行干預,不但要通過書面考卷的形式測試學生的知識,同時,還要對其他教學的評價方式進行開發(fā),關注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問題意識。篩選出學缺乏問題意識的學生,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定期觀察干預的效果,因而能夠有效地鑒定出真正的問題意識缺乏的學生。通常使用三級干預的方法。第一級的干預在課堂實施,給予兒童展示其興趣、特殊才能的機會。根據兒童的具體能力提供相應的教學安排。第二級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困難和特殊才能,通常在課堂觀察,定期進行課堂成績評定。第三級主要對學生進行多學科的心理與教育的評估。根據相應的評估結果,為這類兒童制定相應的干預教育措施,將學生課外活動及小組活動情況進行量化打分,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
此外,良好的校園文化也相當重要,建設校園文化,可以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無論是教師的行為及學生自身的行為都會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廣大學生敢于挑戰(zhàn)權威,敢于對老師提出質疑,促進師生共同轉變思想觀念,培養(yǎng)問題意識。此外,開展學生感興趣并愿意參與到其中的集體活動,有意識的幫助兒童轉移注意力,鼓勵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當中,享受幸福與快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4討論
目前相關教育機構及政府對于初中學生歷史教育幫助還較少,對于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明顯不足,主要因為其開展較為繁瑣,因此需要研究這類學生的相關認知特點,制定較為合理的教育方案。對于初中歷史教育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對于學生的認知特點目前研究較不徹底,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一步探明這類人群的認知特點,因此,需要通過多層次的、從多個角度來進一步探明學生歷史學習的特點。其次要給予初中學生合理的教育干預,通常教師可以忽視其特殊才能。教師在問題意識的識別與干預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及政府需要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我們需要探索綜合的、多領域合作的小組形式的教育干預。改變傳統觀念,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校園文化,并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多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通過老師,學校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實現問題意識培養(yǎng)體系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姚春蕾.注重歷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芻探[J].成才之路,2018(21):47.
[2] 王佳.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中華辭賦,2018(07):115.
[3] 黃其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2):140-145.
[4] 張小兵.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教海探航,2018,35(06):1182-1185+1190.
[5] 趙磊磊,王依杉.農村留守兒童學校適應的問題分析及治理對策[J].當代教育科 學,2018(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