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于銀
摘要: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知識文化,掌握通用技術實踐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為話題,闡述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概況和特點,提出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方法,鍛煉學生動手實踐的操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利用
現(xiàn)階段,高中教學可以受益學生一生,特別是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生活,因為通用技術賦予生活化教學,可以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幫助其獲得通用技術知識,讓學生更加懂得生活[1]。為此,高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好生活化教學資源,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術要領,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概況
在高中階段,新課改的影響下,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資源,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才能將學習知識點回歸生活。高中通用技術與生活密切相關,逐漸挖掘生活化內(nèi)容,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技術素養(yǎng)。高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實現(xiàn)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個性化生活,陶冶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2]。高中通用生活化教學,以技術為主要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滿足教學資源的需求,同時該教學模式重視生活,利用教學資源,提升通用技術素養(yǎng)。
二、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特點
(一)創(chuàng)造性
創(chuàng)造性是高中通用技術生活教學資源的重要特點之一,為了滿足學生的生活需求,提高學生的生活方式,為此高中通用技術需要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操作性
分析高中通用技術的本質屬性,其操作性是實踐活動的基本特點,技術與生活實踐不可分離,才可以充分體現(xiàn)其教學的應用價值。高中通用技術主要結合教學模式,引導科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理論知識,解決教學中的資源問題,同時改進的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操作時間,改善學生的操作水平[3]。
(三)生活性
所謂的生活性是指通用技術課程,以生活為主線,技術為依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此可以說通用技術教學資源具有生活性的特點。教師安排課程教學時,應注重利用合理的生活資源,與課程內(nèi)容相融合,一旦教學內(nèi)容脫離生活軌道,課程內(nèi)容就會失去活力。所以不少教師在備課時,積極挖掘生活中可采用的教學資源,從而改善其教學質量。
三、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方法
高中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重在技術的實踐運用,利用生活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目前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方法,主要有體驗法、驅動法、實物展示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具體內(nèi)容闡述如下:
(一)體驗法
通用技術知識學習,需要學生具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并親自感受技術操作,參與技術的相關設計,只有學會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實踐通用技術的生活運用。教師可以利用好各種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通用技術的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技術所帶來的魅力。
(二)驅動法
驅動法是指學生在任務驅動的環(huán)境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升其創(chuàng)造性,避免技術的審美疲勞。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學習任務,調(diào)動學生的活躍思維,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改善學習效果[4]。例如:教師講解三角形穩(wěn)定性內(nèi)容,可以利用實踐活動,為學生分析其穩(wěn)定性。教師指揮學生豎放課本,觀察那個學生操作的好,只要將書頁展開一個角度,課本就會豎起來,而且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由此可見,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的因素,與事物的結構有關。教師通過設計教學方法,導入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
(三)實物展示法
教師利用實物展示法,將教學資源全方面地展示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通用技術教學屬于實際教學,教師采用實物展示教學,有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例如:板凳相關技術設計,教師首先準備不同的材料實施制作,其次,課堂上講該作品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問題一:板凳的材質有哪些?問題二:不同材質有哪些特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分析,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最后為學生講解板凳相關技術設計思路,并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板凳設計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四)多媒體教學法
現(xiàn)階段,最流行的教學方法是多媒體教學,該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增加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例如:結構與設計一課,教師為學生講解常見的結構,再利用多媒體實施內(nèi)容播放,學生根據(jù)多媒體提供的信息和圖片內(nèi)容進行分析,教師結合生活化教學資源,為學生講解穩(wěn)固結構的重要性,同時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可以多角度的展示結構設計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設計結構思路,強化對穩(wěn)固結構的認知。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法利用視頻和圖片,為學生展示結構設計內(nèi)容和理念,一方面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學課堂的生動性,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習階段,教師利用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提升學生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習中,學生要了解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特點,主要包括創(chuàng)造性、操作性與生活性等,實施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方法,分別是體驗法、驅動法、實物展示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吳紅苗.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9,(36):54-55.
[2]范競飛.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科技風,2019,(10):42.
[3]王定容.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4):28.
[4]金偉建.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速讀(上旬),2018,(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