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妮
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樣是文化的表現(xiàn)符號,更是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它承載著文化故事、傳遞著文化信息、表述著社會屬性,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吉祥文樣則是文樣的最主要類別之一。我國的傳統(tǒng)吉祥文樣精彩紛呈,它通過民族特有的文化語言以及裝飾風格,為我們帶來了無限遐想、無限寄托,它更通過造型多樣化、豐富化,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審美情緒的變化。本文也將從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價值入手,分析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審美心理。
關鍵詞:中國;吉祥文樣;審美心理
自古以來吉祥觀念便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觀念,因循明清以來“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規(guī)律,內涵諧音、寓意。體現(xiàn)的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內斂、含蓄之美,更體現(xiàn)中國古人對美好生活的熱烈追求。翻閱古書,吉祥二字頻繁出現(xiàn)。如《說文解字》中對闡述吉祥意為“吉,善也···祥,福也,從亦羊聲,一云善?!?。再如在《周易·系辭》中提出“吉事有祥”之觀點。這都能夠表明,歷來我國古人都將吉祥作為善于幸福的表征,它是一種好的征兆,是一種對美好的追求。
正是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存有吉祥觀念,因此不少古人在文樣圖案中滲透吉祥觀念,吉祥文樣就是表露吉祥寓意,“形”、“意”融合的表現(xiàn),它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值得我們傳承與發(fā)展。
一、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文化內涵
有人用一句話來描述吉祥文樣“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也就是說,民間美術中所表現(xiàn)的文樣圖案,大多都具有吉祥的象征意義,這也是與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吉祥觀念有著直接關系。
當我們探究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內在文化內涵時,可從三個角度入手。生存與繁衍是吉祥文樣的基本主題,縱觀原始圖騰中的魚紋,則能鮮明表現(xiàn)這一觀點,因魚具有較強繁衍能力,繁衍成為吉祥文樣的一大內涵;納福求吉則是吉祥文樣的重要文化內涵之一,它強調生命的價值,渴求幸福安康。且古人對自然具有敬畏之心,更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辟邪消災則是我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第三層文化內涵,則是指希望規(guī)避禍害,能夠發(fā)揮自然與動物的本能,保護自我,激發(fā)勇氣。
二、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起源
我國吉祥文樣源遠流長,要想追溯其源頭,則可穿越到遠古時代。在新石器時代的一些彩陶器物上已經出現(xiàn)了一些文樣,包括魚紋、鳥紋等,大多都體現(xiàn)我們上述提到的繁衍吉祥意念。而到了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時期,吉祥紋樣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由簡單的魚紋、鳥紋發(fā)展為龍紋、鳳紋、饕餮紋等。漢代是我國吉祥紋樣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該時期吉祥文樣由圖案轉換成文字,如大吉富貴、千秋萬歲等。且在染織物以及漆器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吉祥文樣,例如云氣紋、四神文樣等。到了隋唐時期,吉祥文樣從內容與形式上也變得更為豐富,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以花卉為主題的吉祥文樣,如寶相花紋、纏枝花紋、牡丹紋等。且這些花卉紋樣被運用在瓷器、銅鏡、織錦中。唐代以及宋代更對此做了延伸和拓展,并且出現(xiàn)了以奇珍異草、祥禽瑞獸等題材的吉祥文樣。發(fā)展到明清時期,達到了“圖必吉祥”的地步。
這不僅能夠表明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吉祥文樣強大的生命力與極高的價值,更能夠表現(xiàn)我國人民對吉祥的追求與向往。
三、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審美特征
不同時期、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所表達的審美觀念也有所不同。在類別方面可分為動物類文樣、植物類文樣等。而在表現(xiàn)手法上則逐漸發(fā)展為諧音、字嵌、象征等。而我們探析不同時期的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內在審美心理時應從共性入手,從形式美以及意境美兩個角度進行著重分析。
1.形式美
我國的傳統(tǒng)吉祥文樣從三個形式上都凸顯了別樣的美蘊。
首先是對稱與均衡之美。我國大量的吉祥文樣在構圖上都追求對稱與均衡,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形式。一種是以某一個點或線為中心,對其進行延伸,從不同的方位來設計色彩、形象、數量相同的文樣。而另一種則是圍繞某一個點或線為中心,配備色彩不同、但數量相同或者相近的文樣。其目的在于呈現(xiàn)出一個對稱且均衡的構圖,給人以視覺均衡之感,如吉祥文樣中常見的雙魚、雙鳳等。
其次是韻律與節(jié)奏之美。吉祥文樣它具有極強的裝飾性,且靈活多變。當我們仔細分析每一個吉祥文樣時,其中的線條變化從高低長短中都能夠凸顯節(jié)奏與韻律,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心緒波動。如較為常見的祥云圖案,它就是利用了盤曲的曲線來構成,其曲線輕柔、起伏,內涵節(jié)奏之美。且吉祥文樣追求“調和”二字,它追求主次的調和、大小的調和、動靜的調和,力求讓吉祥文樣能夠協(xié)調而統(tǒng)一于一個空間中。
其三是色彩之美。色彩的運用將直接決定情感的注入,也將直接為吉祥文樣賦予象征意味。在我國古代,紅色、黃色、以及青色是古人最喜愛的顏色。紅色代表激情、喜慶;黃色代表權勢、豐收。我國的吉祥文樣都十分注重色彩的視覺感受,在設計過程中為凸顯深刻的寓意常常運用紅色、黃色。但也有不少吉祥文樣,會應用清淡明麗的設色風格,這都會給人不一樣的色彩體會之美。
2.意境美
意境二字是我國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范疇,它強調情與景,意與境。我國古代的許多吉祥文樣也具有強烈的意境之美,當我們仔細觀察、仔細欣賞,我們能夠感受其背后的深層價值。且我國的吉祥文樣在構思過程中也追求“物我合一”,力求情景交融,這樣給觀賞者的體會絕非色、圖之感,更是情、思之感。如“落花流水紋”這一吉祥文樣能夠給人以“桃花流水杳然去”之境,帶給人無限遐想的同時帶給人深切審美感受。
四、結束語
總之,吉祥文樣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xiàn)的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在世界歷史文化長河中具有獨特性、審美性與創(chuàng)造性。我們應當正確認識我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的審美特征,挖掘其內在魅力,穿越千年歷史長河,感悟吉祥之美,進而在傳承與發(fā)展中挖掘其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1]曾佳.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論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樣[J].藝術百家,2011(12).
[2]陳又林.傳統(tǒng)吉祥文樣“暗八仙”及審美意蘊[J].民族藝術研究,2012(04).
[3]張吉林.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像的審美內涵探析[J].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雪豹,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