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紅妹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隨著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的,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目標之一。因此除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學習英語,更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多參加各種英語競賽、表演等實踐體驗活動課程,讓其登上更多的英語能力展示平臺,加速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從而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實踐活動;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常常有這樣的聲音存在:“老師不好好在課堂教書,整天讓孩子們參加這些英語表演活動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節(jié)約時間多做點習題呢?”“英語演講就是背稿子,對考試沒有幫助,不需要參加。”其實這些英語實踐活動卻能訓練以及培養(yǎng)孩子英語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筆者對小學英語實踐體驗活動的內涵作如下分析:
一、英語實踐活動的注重語言語用功能
在以聽、說為主的英語實踐活動設計過程中,活動內容應該大于形式。其內容注重英語信息的理解、搜索,學生們主旨是為了處理信息而進行英語聽、說展示,不僅僅是語法或詞匯記憶背誦的展示等。針對以上準則,可以為學生們設計例如英語演講、講英文故事、情景對話等實踐活動。但同樣一個英語演講實踐活動,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就要有不一樣的主題內容和活動呈現(xiàn)方式。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生演講內容必須在其認知領域之內,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讓學生們能夠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才能給學生動力去參與活動并展示英語運用能力。而高年級的學生在參與演講這類的聽說型的英語實踐活動時,可以用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對即定主題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等。
以讀、寫為主的實踐體驗活動在創(chuàng)設過程中,首要提供的是英語交際情景和目的,根據(jù)情景決定信息和意義,學生們根據(jù)情景和信息去選擇恰當?shù)挠⒄Z語言進行表達。中低年級學生撰寫family、colors、fruit等相關簡單交際話題的英文小文章,再攜帶或制作適當?shù)牡谰哌M行現(xiàn)場朗讀文章及表演展示。而高年級的學生在英文小文章創(chuàng)作時不受主題和形式的限制,學生的成果誦讀或表演皆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學生會為傳達對方一些全新的信息用英文進行書寫,書寫加上誦讀表達,準確性加上得體性,才能真正有效地達到英文交際目的,才能促進英語運用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
二、英語實踐活動擁有真實有效的情景
真正的語言運用,都是有交際情景的。沒有交際情景的語言實踐活動,是把語言架空,根本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作用。交際情景還必須真實有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有直接聯(lián)系,他們才會有內容可寫。例如向父母介紹你的好朋友。這樣雖然也有情景,但是這情景不真實,因為真實環(huán)境中孩子們是不會用英文向父母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的。為了完成活動,孩子們會努力完成,可這樣的英語書面表達沒有真情實感,語言空泛無感情。但是如果改為在網(wǎng)上國外網(wǎng)友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那情景就比較真實。而且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就更加能開打開他們的心扉,孩子們會激情澎湃的使用自己掌握的一切英語知識與技能來完成這個實踐活動。所以,今后如果我們每次在設計英語實踐體驗活動時都問自己:讓他們說這個寫這個,是為了什么交際目的?是以什么身份說和寫,給什么人聽和看?設計活動的時候都這樣考慮,設計出來的活動就不會是空洞而無效得了。
三、英語實踐活動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兼顧
著名的教育家布魯姆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受年齡特征的影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決定的。因此設計者在為學生設計英語實踐體驗活動課程時,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運用多種形式和媒體,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打造“趣味性”英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
再者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設必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首先,英語語言要真實、實用。真實的語言,就是對具體的交際情景、具體的交際目的而言是恰當?shù)奈捏w的語言,也就是在真實生活中,在這樣的交際情景、這樣的交際目的的情景下,會讀到、聽到的語言。換言之,是在真實生活中這樣的交際情景中,英語為本族語者會寫和說的英語。避免在英語活動展示過程中用過時英語、中國式英語等。所以設計者在設計活動時盡量創(chuàng)設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日常交際情景,引導學生以英語思維為主導,已完成活動的形式來促進英語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類似的活動有:中西方文化講解、我最喜愛的西方活動簡介等。只有飽含真實有效、實用的英語實踐體驗活動,才能幫助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中學有所用的成功感。其次,實踐活動還應要具有互動性。活動過程中交際行為必然是互動性行為。即使在默默地聽講話或者表演英語小話劇等,事實上聽者和表演者者也不是純粹被動的,他們也要動腦筋。譬如講英語小故事,讓表演者從頭到尾一個人獨白,顯然就不如和他適當?shù)慕涣鞴适虑楣?jié)或想法更具有互動性。通過及時交流互動,也能幫助學生提升獲取英語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就是全方位的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總之,英語實踐活動看似“無用”,對即時提高英語考試成績沒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墒篱g許多“大用”,都是從那些看似無用的事體中衍生出來的,“無用”之中常常隱藏著有用的潛質。當我們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這些看似“無用”英語實踐活動活動中后,孩子們的學習動力更足了、學習有成功感了、英語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后,整個英語學習就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所以個人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也得到發(fā)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麗丹.淺議五年級英語課外校本作業(yè)項目化設計[J].校園英語,2014(33).
[2]蔡雨孜.論如何通過積極參與英語課外活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J].校園英語,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