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周衛(wèi)華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穩(wěn)步提升,以及我國義務教育制度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入學比例逐年提升,學生群體日漸龐大。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更為迅速,其原因是入學門檻不高。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強化高職高專畢業(yè)生的培養(yǎng)成效,為我國各行業(yè)提供專業(yè)性、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當前各高職院??紤]的重點。要想實現已經制定好的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目標,科學有效的課堂管理是最關鍵的。
關鍵詞:民辦院校;高職院校;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吸納了大量適齡青年就讀,課堂環(huán)境也因此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如此,獨生子女占據了很大的入學比例,由于各方因素的影響,他們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識。因此,我國高職課堂教學管理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貢獻頗多,但是社會的不斷變革,導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逐漸落伍,因此高職課堂的教學管理必須想辦法跟上時代步伐【1】。
1.高職課堂的教學管理出現問題
1.1單一乏味的教學形式
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相對較差,其原因是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無心學習,對上課有抵觸情緒,再加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無法在課堂上保持學習的積極性,而是更喜歡拿著手機做“低頭族”。
1.2流于形式的教學內容改革
我國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對我國的職業(yè)教育的影響巨大,因此高職院校的專業(yè)設置,課程開設,學生管理,成績考核等各方面均照搬照抄高校教學模式,沒有高職院校自身的特色?,F階段我國職教體系雖然出現變革,但是,從整體來看,職教體系還是無法擺脫學歷教育的影子,特別是衡量職教院校辦學效果的教學評價標準對職教院校來說更是增加了一條束縛,無法在教學內容方面做出有針對性、時效性、實用性的改革。
1.3教師缺乏掌控課堂的能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接受過至少12年的教育,他們也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教師,與此同時,他們因為自身原因,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做與課堂無關的事。隨著職業(yè)教育短時間內規(guī)模的急速膨脹,專業(yè)課教師日漸年輕化,越來越多剛剛畢業(yè)的研究生,開始承擔起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管理的重任,每周十二到十八的課時量是他們的基本工作狀態(tài)。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性互動,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也經常出現“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
1.4輔助管理被學校忽視
任課教師是高職院校課堂管理的主體,輔導員或者班主任的管理有限,只能監(jiān)督到讓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其他方面的管理缺失。任課教師只重視完成自身的教學內容,對課堂秩序的破壞者管教不嚴,而正是這極少的個例卻可以對整個課堂教學管理帶來極大的影響,對這部分學生,學校缺失相關層面的管理【2】。
2.高職課堂的教學管理問題來源
2.1學生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失去努力學習的動力,使得學生經常陷入迷茫狀態(tài),無法從當前的學習內容中找到可以支撐未來生活的依靠,再加上外界誘惑多種多樣,很容易導致學生走上歧路。所以要想辦法堅定學生對未來的信心,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2教師的問題
教師有這年齡層次的劃分,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在課堂上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年輕的教師很容易獲得學生信任,與學生打成一片,但是缺少教學經驗,遇到突發(fā)問題時手足無措;年長的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很少有與時俱進的思想,保守又古板,甚至看不慣學生,很容易和學生出現沖突。如果可以綜合各年齡層次老師的優(yōu)點,師資力量的建設一定會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2.3學校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雖然獲得了很大進步,但是高職院校的管理水平還停留在過去的階段。高職院校內的管理工作十分復雜,管理壓力不容小覷,其原因是現在的高職院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善,為人處世方面缺少經驗。如何緩解教學課堂管理的壓力,并建立完善的應對措施,是當前職業(yè)教育不可避免的問題。
3.高職課堂的教學管理的應對問題措施
3.1明確學生的目標
職業(yè)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更偏向前沿性和職業(yè)性,其本質是培養(yǎng)相關能力,其最終目標就是促進學生成功就業(yè)。然而,在現有的教材中,只是對知識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進行重視。
所以,職業(yè)教育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結合實際,一切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建立以能力提升為手段,增加就業(yè)為目標的教學新體系,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只注重理論學習、導致學生厭學的弊端,盡可能從真實完整的實例中選取有針對性的典型案例作為教學載體,將核心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以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現實生活拓展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限制條件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3.2處理好師生關系
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師生之間的相互認同感。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應該傳授學生人生的智慧。每一位老師都需要發(fā)展一門精彩的人生智慧課,使每一位學生都從這門人生智慧課當中得到啟發(fā)。同時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關系,“亦師亦友”能夠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3.3提升教師的素質
新興專業(yè)目前在我國如同雨后春筍,蓬勃發(fā)展,所以新的教室在正式進入工作崗位之前,需要由老教師進行指導。一方面,新進教師需要固定一定程度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室之間需要經常聽課,并且使聽課方式及過程制度化。制定有效的激勵手段,優(yōu)化各個年齡段的教師的長處,實現課程建設的不斷更新完善,從而展現各年齡階段教師的完美狀態(tài)。
3.4完善相應配套措施
由于學生的個人素質不同,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在課堂學習,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健全配套的心理輔導和干預機制,對于那些厭煩學習的學生,學校必須加強引導,絕對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學生踏入錯誤道路,進而走向極端【3】。
4.結論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并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這離不開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綜上所述,要使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更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高職院校必須將課堂教學管理真正重視起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學生時刻擁有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張雙,劉啟州.民辦高職院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與管理方法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31(02):19-20.
[2]?黃戰(zhàn)功.加強高職課堂教學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業(yè)家,2020(16):183-184.
[3]?黃銳.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職院校課堂環(huán)境管理[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