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思朗
日期:6月25日 ? 天氣:萬里無云 ? ?心情:果然不是酸菜魚
端午節(jié)到了,今天我們做香包。
我把包裝袋打開,里面有一團潔白的棉花、又粗又長的白線、一張張精美的貼紙、一片土黃色的薄布,還有一根尖尖細細的銀針,針尖閃著耀眼的銀光。哎呀,好細的針呀,我這只大手能搞定它嗎?要是搞不定它,那我就是“酸菜魚”——又酸又菜又多余,不、不,我一萬個不愿意!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做準備。
開工!
首先,穿針引線——把線穿進針的小孔,讓線和針連接起來。這一步最難,因為線大孔小,試了幾次都沒穿進去,急得我滿頭大汗。過了十分鐘,我的臉都氣紫了,眼睛瞇成一條縫,又過了五分鐘才穿進去,我長舒了一口氣。
然后,縫香包——這一步考驗我的技術(shù)。我這雙玩籃球的大手,現(xiàn)在拿繡花針做香包。哈哈,又好笑又有趣,好像五月天里的一絲清風拂過我小小的心田。我右手拿針,左手拿香包,一針一針縫著土黃色的薄布邊,不能封口,留一個小口子便于塞棉花團,接著再把棉花團塞進布袋里。
過了一會兒,老師發(fā)了一些短短的、干癟癟的艾草給我,我把它們?nèi)M香包。我開心極了,香包很快可以完工了。
可是,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只差一點點就可以封口,我的線卻用完了。我趕緊找邱老師,“邱老師,請給我一點線,好嗎?”“我沒有多余的線?!薄鞍??怎么辦?我就差一點點。”邱老師很忙,大家都在找她,她沒再理我。李博濤見了,大方地對我說:“我有多余的線,分點給你?!薄爸x謝!”
我小心翼翼地貼上龍舟貼紙,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一聞,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好特別呀!
發(fā)稿/沙群 朱云昊
爸爸媽媽鼓鼓掌:做香包是端午節(jié)學校舉行的弘揚傳統(tǒng)文化活動,思朗的香包歷經(jīng)磨難最終成功完成,特別高興。這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印象深刻,寫起來輕松自在,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