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香
【摘 要】當教育指向核心素養(yǎng),必然要求課堂做出相應的變革,如何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呢?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提出了以下四個觀點。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
一、把握教學目標,提高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應該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立德樹人,育人為主。在教學中我們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把握好核心素養(yǎng)目標?!段覀冃↑c兒聲》一課,教師把目標定在“學會做到心中有他人的公共文明禮儀”。教學中也圍繞這一目標,讓孩子們在“我會聽、我會調、我會辯”各種活動中體驗,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公共場所中保持合適的音量對營造舒適公共環(huán)境的意義,是基本的公共文明禮儀的表現(xiàn)?!睹利愇淖?,民族瑰寶》教學中,教師的目標定位為“了解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多樣性,了解漢字的悠久歷史和發(fā)展特點,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圍繞這樣的目標,通過看人民幣了解文字的多樣性,通過看圖片猜字,看視頻了解字的演變,欣賞書法作品升華感情,在教學中很好地把握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獲得核心素養(yǎng)
游戲活動孩子們最感興趣,是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教學《我們小點兒聲》時,教師安排了課前熱身“雨聲變奏曲”:讓孩子們根據口令做動作。這樣創(chuàng)設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們很快地進入教學當中:“做一個調音師”。
觀看視頻是最直觀的情景教學方法,聲色俱全,孩子們都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特別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教師傳授知識鼓勵學生探究問題的好途徑。《我們小點兒聲》播放了與學生非常貼近的課件活動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做一個評價,“噪音對人體危害”的視頻直接就是知識的傳播;《美麗文字民族瑰寶》中,對于漢字的演變學生接觸較少,教師就通過播放視頻,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了漢字演變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漢字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公民的基本權利》中,播放“基本權利伴隨公民一生”的視頻,讓剛接觸憲法的孩子們初步懂得公民的權利,為下面的連線做了很好的鋪墊。
教材中的“情境圖”呈現(xiàn)了道德與法治信息,我們要用情境圖的潛在資源,還需要對情境圖進行深層次挖掘?!段覀冃↑c兒聲》教學中,教師可以對46頁情景圖的教學進行適當?shù)奶幚?,合理的加工,先引導學生討論“關門聲、椅子移動聲”是噪音,再安排體驗活動“如何關門、搬椅子”,再拓展“校園里還有那些環(huán)境頁需要我們小點兒聲?”這樣運用并拓展情境圖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中去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三、回歸生活體驗,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我們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所期望的是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有積極樂觀的思想,以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質。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需要我們回歸生活,以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引導他們走向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之路,顯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段覀冃↑c兒聲》教學中,教師安排多種體驗活動:“我會聽、我會調、我會辨、感受安靜的好處”,課堂回歸到生活中,知道公共場所中保持音量是文明的表現(xiàn);《美麗文字民族瑰寶》一課,教師通過多種體驗活動:看圖猜字、學生欣賞不同時期書法作品呈現(xiàn)的不同字體、欣賞名家作品、欣賞國家領導人贈送書法作品,再回到生活中欣賞本校師生的書法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美麗,激發(fā)孩子愛漢字、愛祖國的情懷,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公民的基本權利》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內容以后”,給出了與生活非常接近的案例:裝修影響居民休息,怎么辦?讓孩子們小組合作探究,在合作中尋找解決的方法,樹立“協(xié)商解決與通過法律相結合處理方法”的維權意識,通過辨一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四、提倡教學評價,顯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相反,它更是激勵教師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不斷學習、改進、提高的過程。《我們小點兒聲》一課教師通過“按照情境圖給音量排大小”、“合作完成音量的五種情景”這兩個檢測,評價孩子學習成果?!睹利愇淖置褡骞鍖殹芬徽n教師出示判斷題檢查孩子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公民的基本權利》教學中,教師通過“我是小法官”,讓孩子們根據情境圖,用法律知識幫助維權,這些課堂檢測都能有效評價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此外,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必然要以有效的評價機制和評價方式為保障。通過觀察分析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評價學生在創(chuàng)新能力、時間能力、合作能力和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由單純考查學習成績轉為對學生學習結果與過程的評價?!段覀冃↑c兒聲》在請孩子示范關門的時候,孩子先說,說的不錯,但是關門聲比較大,教師沒有批評他,而是說:你剛才說的很好,比視頻的關門聲小,能不能再小一點聲,第二次孩子關門聲就小了。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學校的美好,社會的溫暖……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汝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8(07).
[2]張劍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分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