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龍
【內容摘要】新課改的深入進行,為各學科教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創(chuàng)造有利的教學條件。對于初中美術學科而言,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學校淡化藝術類科目的學習,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研究和探索不到位,內心深處創(chuàng)作的激情得不到有效地開發(fā),整體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無法提高。為此,初中美術教師要以新課標為切入點,從下面三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入手,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熱情,從而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美術 教學 有效開展
課堂教學改革的腳步在不斷地加快,先進的教育教學觀,逐漸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成為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重要依據。新課標在全面推進和實施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的問題,改善教學結構,優(yōu)化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尤為必要。在全新的教學形勢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靈活性的教學模式,深深地融入到不同學科的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學習的快樂,促使教與學關系的協調發(fā)展。作為初中美術教師立足教學實際,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良好氛圍,精心地挑選充滿活力和朝氣的教學手法,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逐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興趣。那么在實際的初中美術課堂中,如何開展有效的教學呢?具體的實施方法和策略如下:
一、依托先進的教學思想,發(fā)掘學生美術探索的思維
學生探索思維的開發(fā)和凸顯,與新穎獨特的教學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找到知識學習的創(chuàng)造點,促使學生深入地探究知識的本質,以順利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初中美術教師要找尋最佳的結合點,給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機會,把與新課標緊密相連的教學思想,合理地滲入到教學中,逐步奠定學生學習、感受美術知識的基礎,讓學生迸發(fā)出藝術的火花,實現各種因素的有機統一,更清晰地展示作品的內涵,從而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比如,在進行《多彩的學習生活》(造型·表現)這一單元的教學中,要全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先暢所欲言地談一談對校園景色的看法,然后把心中設想出的美麗畫面,通過美術作品展示出來,激發(fā)出學生對校園的喜愛之情,內心的情感能夠順利地表達、描述出來,更好地起到啟蒙作用。
二、打造積極健康的合作氛圍,調動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熱情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一直以自我為中心,單純地講解知識,不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學生內心的創(chuàng)作熱情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學生的自主意識嚴重缺失。而小組合作氛圍的營造,能夠引起學生對知識的關注,能展示群體的智慧,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優(yōu)勢,促使學生滿懷激情地進行知識的學習。作為初中美術教師要明確師生的角色,組織小組合作,打造出合作探究的良好環(huán)境,成功地把學生帶入到美術作品的研究中,以推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持續(xù)增強。比如,在進行《我們的畫展》(綜合·探索)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懂得自己創(chuàng)作的必要性,可以通過小組間交流的形式,把每個小組的作品進行展示,觀察、思考和品味作品的韻味,探索出每部作品的精髓,能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積極的構思,找尋到最佳的契機,并進行深入地分析,從中找到創(chuàng)作的靈感,感受到作品創(chuàng)作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熱情。
三、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制,提高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水平
每幅作品中都包含著濃厚的藝術特色,能夠開闊學習者的眼界,展示作品的美,體現創(chuàng)作的靈活性,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作為美術教師要抓住作品的經典之處,實施以激勵為主的評價方式,制定靈活多變的評價方案,從不同的教學角度去引導學生,以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凸顯學生個性化特征,讓學生從中受到鼓勵和支持,內心表達的欲望更為強烈,凝聚學生的智慧,真正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美術作品的真諦,把握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技巧,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全面提高。比如,在進行《紙盒動物造型》的課堂教學中,在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不同的作品后,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制作,對于不同的作品要進行分別評析,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可以做成精美的筆筒、垃圾桶等,并在每個作品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動物,以溫馨的畫面呈現出來,在此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表揚學生,凸顯美術藝術的本質。
總的來說,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以更好地開啟學生學習的大門。作為初中美術教師要善于把握住有利的教學機會,從上述方式中,找尋出最佳的教學策略,致力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把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課堂中,融入真情實感,引導學生開發(fā)作品的內涵和真諦,通過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展示學生的個性化思想,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眼光,從而增強初中美術課堂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美麗.淺談如何將個性化教學模式融入初中美術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8(30):198-199.
[2]馮雅娜.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9(18):213-214.
[3]朱新明.探究新課標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家教世界.2019(22):65-66.
(作者單位:通渭縣第三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