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玉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其次探究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主要有創(chuàng)設(shè)識字情境、圖文的有效結(jié)合、采用游戲化識字、結(jié)合實際生活四種應用途徑。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深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識字效率。
【關(guān)鍵詞】 趣味識字;教學措施;語文教學
學生在初始學習階段都是從識字入門,識字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chǔ)條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教學,能夠讓學生對識字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識字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和學習效果。同時,趣味識字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語文課堂增添趣味性和實效性,營造出生動輕松的課堂,不僅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還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
一、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由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單一形式,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漢字提不起任何的學習興趣,導致識字教學的效果不理想。語文教師對學生灌輸式的漢字傳授,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難以接受。而趣味識字教學的應用,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識字教學的不足,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強化學生對所學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并能夠熟練地掌握漢字的字音和字義,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以及改善了學習效果。學生逐漸對我國語言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可以不斷積累識字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識字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語文水平和識字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二、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1.創(chuàng)設(shè)識字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語文教師要抓住“趣味”兩個字,為學生營造出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由于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關(guān)鍵,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識字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喜好,為學生構(gòu)建出趣味課堂,以此調(diào)動起學生積極學習漢字的興趣。所以,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出良好的識字情境,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漢字的價值和作用,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識字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部編版《秋天》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認識“秋、氣、了、子”等生字。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出秋天的美麗景色,讓學生深深地被秋景所吸引,仿佛身臨其境,直觀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助于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識字做好鋪墊。其次,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將生字標記出來后,組織學生將生字寫在秋天樹葉的卡片上,語文教師為其標注好拼音,從而引導學生根據(jù)自主識字的規(guī)律去記憶字形和讀音,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識字效果。
2.圖文的有效結(jié)合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對畫畫都有濃厚的興趣,不僅喜歡收集豐富多彩的圖片,還會涂涂畫畫。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和特點,將趣味識字教學與繪畫有效地結(jié)合,讓學生在圖文的指引下更好地記憶漢字,提高學生的實際識字效率。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報紙、廢舊的書籍中收集圖片,自己制作一個圖畫冊。其次,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圖片中進行選取,認真觀察圖片后,表達出圖片中的含義。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將圖片按照一定的順序整合,根據(jù)圖片去認識生字,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學習漢字的樂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形成屬于自己的識字方法和技能。
例如在部編版《升國旗》教學中。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生字,還需要使學生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首先,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豐富多樣的圖片,比如國旗、升國旗的場面等,引導學生結(jié)合圖片,表達出圖上畫的人物在做的事情,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詈涂隙?,使學生建立起學習生字的信心。其次,語文教師為學生范讀課文,讓學生仔細聆聽,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時標注好拼音。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有難度的字和句子反復讀正確。語文教師組織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讓學生熟練地學會用畫畫的方法識字。
3.采用游戲化識字
趣味識字教學中的“趣味”,就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自主地學習漢字,這不僅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還輕松地實現(xiàn)了識字教學的目標。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激發(fā),有助于發(fā)現(xiàn)漢字的魅力,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和感悟我國的語言文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確保學生識字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部編版《姓氏歌》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姓氏,感悟漢字的特點和中國傳統(tǒng)姓氏文化,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站隊的游戲,在帶領(lǐng)學生認識到相關(guān)的姓氏后,將字分解成偏旁部首。比如“孫”,將其分解為“子”和“小”,并給學生隨機分配偏旁卡片,當教師喊出一個姓氏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持有的卡片,去尋找能夠組成這個字的小伙伴,使學生在游戲中加強對相關(guān)漢字字形的認識,強化學生對漢字的深刻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識字效果的提升。
4.結(jié)合實際生活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漢字也是如此。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時,要將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認識漢字。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參觀學校附近的商店,引導學生快速地說出物品的名稱,強化學生對漢字的深刻認識,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漢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次,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設(shè)置生活化的場景,在講桌上擺放學習文具,并標出其名稱,讓學生對喜歡的文具進行觀察,去記憶相關(guān)的字形,增強學生對漢字的印象和理解。當學生看到此類物品時,腦海中就會自然地聯(lián)想到對應的漢字,逐漸加深學生對漢字的深層記憶,使所學的漢字全部儲存在大腦里,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字去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在漢字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綜上所述,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深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識字效率。通過語文教師精心設(shè)計的識字方案,讓學生在多種不同的活動中,深刻地認識生字,能夠熟練地掌握生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促使學生將所學的漢字全部儲存在大腦里,體會和感悟我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使學生不斷積累識字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識字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語文水平和識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東美.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7(43).
[2]高日平.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7:91.
[3]周燁.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課外語文(下),2017(3).
[4]李景梅.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7(4):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