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似梅
摘 要:合作學習法符合新課改的理念,有助于促進學生在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全面提高。本文在論述合作學習法對小學語文教學意義的基礎上,說明其在課內(nèi)運用的方法,認為教師可在主題討論、朗讀活動和知識競賽中運用合作學習法,教師也要重視在課外的讀書和寫作中運用合作學習法,推動課外學習交流。
關鍵詞:合作學習法 小學語文 互動
合作學習法是指通過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由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而非直接由教師告知結果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法打破了學生孤立的知識學習狀態(tài),在促進多元互動的同時創(chuàng)造活力課堂,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鑒于此,本文擬以小學語文教學為探究對象,說明如何巧妙運用合作學習法。
一、合作學習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合作學習法符合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能夠實現(xiàn)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從知識習得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可以促進知識分享,豐富學生思維的層次,讓學生更為全面、準確地掌握語文學科的知識;從過程與方法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合作生成新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學會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情感和態(tài)度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也會得到共享,進而促進學生更加喜愛語文這門學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對合作學習法的使用,在課內(nèi)和課外的各途徑中靈活運用這種方法[1]。
二、合作學習法在課內(nèi)的運用
1.主題討論,思維碰撞
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主題討論活動,能夠促進思維碰撞,實現(xiàn)對課文的深度閱讀。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理解課文的切入點不同,在討論時也會各抒己見,對他人的觀點起到補充,形成全面的閱讀觀點。例如,在教學語文課文《橋》時,針對本課的內(nèi)容特點,教師提出討論主題:“大雨、洪水的描寫有哪些作用?”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時,各選一個側面切入,部分學生討論這些描寫對交代故事背景的作用,部分學生討論它們對表現(xiàn)課文主題的價值,還有一些學生則重點針對這些描寫在塑造人物上的作用進行思考和表達,其后教師再請小組派代表闡述觀點。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從多角度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夠更透徹地品析課文[2]。
2.共同朗讀,小組互評
基于朗讀活動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實施小組互評的評價方法,引導學生更為關注課堂中的朗讀效果。以往在朗讀活動中,學生常常會表現(xiàn)出情感匱乏的問題,小組互評下的朗讀則有助于讓學生更加關注個人和他人的學習表現(xiàn),促進學生的情感參與。例如,在教學《祖先的搖籃》時, 我請一組學生朗讀第2、3小節(jié),要求學生重視讀好其中的問句,再邀請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價。學生認為朗讀基本上達到了要求,但是其中缺少探尋和追憶的味道,而且一些并列的成分如“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應當讀得稍快一些,才顯得有節(jié)奏感。其次,教師再提出要求:“那你們能夠再讀一遍嗎?在你們的朗讀中,可以做到這些嗎?”在下一輪朗讀時,其他小組則成為評價者,要在經(jīng)過思考后給出合理的評價,以此促進朗讀效果的不斷提升。
3.知識競賽,提升趣味
在小組之內(nèi)可以合作,在不同的小組之間則可以開展知識競賽類的游戲活動,以提升課程的趣味。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適時組織小競賽,引導各小組參加,小學生具有很強的爭強好勝心理,會在集體榮譽感的激發(fā)下積極思考和學習。例如,教師在一次課堂氛圍較為沉悶時,組織猜字謎活動,給出多個謎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競猜。教師要求學生不僅要說出謎底,還要結合謎面進行分析,如“青青田上草”的謎底是“苗”,因為在“田”字上方帶有相應的偏旁。教師用劃正字的方法給小組計分,猜中最多答案的小組獲勝。最后,所有的謎語都被學生解開,學生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給出答案,在小組內(nèi)也開展了熱烈的討論,促進了學習的交流和分享[3]。
三、合作學習法在課外的運用
1.構成讀書小組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運用合作學習法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將學生構成讀書小組,以增加課外閱讀活動的樂趣,并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給予一定的同伴支持。許多學生沒有掌握合理的閱讀方法,或語文基礎較弱,在課外閱讀中一旦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讀書小組被構建起來后,學生則可以與他人討論或參照其他同學的讀書方法,學習有益的經(jīng)驗。學生之間水平近似,生生之間的學習更易于激活“最近發(fā)展區(qū)”,實現(xiàn)有效學習。如一名學生在閱讀整本書上存在困難,在觀察小組中其他成員的讀書方法后,掌握了捕捉環(huán)境、人物、地點等關鍵要素的讀書方法,閱讀的速度和效率都得到提升。
2.促進寫作交流
以往開展寫作活動時,學生只能從教師處得到反饋,因此對寫作活動興趣較弱。教師可運用合作學習法,開展課外的生活化寫作活動??山M織小組日記寫作活動,每個小組共享一本日記本,每周教師指定一個主題,每天輪流由一名學生寫作一篇相關主題的習作。學生在寫作的同時,也在閱讀其他學生的作品,可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靈感。自己的作品成為他人的閱讀對象,則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精神動力。與此同時,教師的習作評價也會成為共享的學習資源,教師對小組日記本進行點評,圈畫好詞好句、給出中肯評價,可對每名學生起到參考作用。教師可定期開展小組間的習作分享活動,使寫作交流跨越組別。
總之,合作學習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向,語文教師要重視在課內(nèi)和課外兩個途徑中運用合作學習法,讓合作學習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效支架,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方法探討[J].課外語文,2019(4):104-104.
[2]劉安琪,單俊業(yè).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導學,2019(1):41-42.
[3]戴云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策略探究.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