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秋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部門對小學體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小學生的教育不應只注重文化課程,還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課程是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目前來看,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給學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本文通過闡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就小學生如何提高體育安全意識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 安全意識 培養(yǎng)路徑
引言
體育是小學的一個重要科目,目前來看,部分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重視力度不夠,存在其他教師占課的情況,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意識。此外,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學生的安全意識也不強,在活動過程中容易造成身體損傷。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融入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運動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1]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的作用
1.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門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門運動性課程,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教學,而且還要給學生傳授更多的運動技巧。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正是身體發(fā)育的最佳時期,如果運動方式不正確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影響學生的正常生活。此外,體育鍛煉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有效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育,有利于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運動要領,舒緩情緒。[2]
2.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體育課程內容豐富,不同項目的強度不同,學生的個人體質也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體力調節(jié)運動強度。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能夠使學生對自身的運動能力有所了解,避免高強度運動對機體造成損傷,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有責任為學生營造健康的鍛煉環(huán)境,對學生的安全負責。[3]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的有效措施
1.在體育課堂上加強安全教育
思想主導行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向學生講授安全教育工作相關內容,可以通過給學生講一些安全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如在排隊過程中,如果任意擠占,容易發(fā)生“踩踏事故”。如在拋實心球過程中,如果沒有按照正確的發(fā)球方法,容易導致肘關節(jié)脫落。教師要多給學生列舉一些常見的安全事故,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多加注意。同時,還要讓學生規(guī)范自身行為,不隨身攜帶危險物品、不遠離運動場地,培養(yǎng)安全意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2.在體育活動過程中滲透安全教育知識
小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僅通過安全教育是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的,教師可通過體育活動滲透相關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丟手絹”游戲中,學生在跑步時要穿防滑的鞋子,教師要為學生選擇比較平整的場地,避免學生摔跤,在活動過程中,要求手絹完全著地后學生再追趕,規(guī)范學生的活動行為,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如在“搶占座位”這一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活動前與學生交流,“為了搶到座位可以用腳拌倒其他學生嗎?”、“搶的過程中別的朋友搶到了你心儀的座位跟朋友打架正確嗎?”,設置一系列問題更正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培養(yǎng)安全運動意識。對于游戲中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讓其他學生以該同學為榜樣,遵守游戲規(guī)則,共同創(chuàng)造安全的游戲環(huán)境。
3.完善體育教學規(guī)劃
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可以帶領學生做熱身運動,將動作比較規(guī)范的學生安排到前排,其他學生跟著該同學學習,規(guī)范自身的動作。教師要認識到熱身動作的重要性,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都要帶領學生做熱身運動,有效減少學生肌肉損傷。在熱身運動選擇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體質科學選擇,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慢到快的節(jié)奏,使學生有良好的適應過程,能夠達到鍛煉的目的,同時能夠對自身的運動能力有基礎了解,在運動過程中合理控制強度,避免出現(xiàn)安全事故。其次,教師要反復強調學生的著裝問題,要求學生穿輕便的服裝,鞋子要選擇防滑的鞋子,夏天不可以穿涼鞋運動,避免腳趾受傷。再次,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如在“原地踏步”訓練過程中,要與前后同學保持一定距離,一般以一臂長為準,避免學生在踏步過程中踩到其他學生。在足球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搶球要領,為了避免運動過程中摔跤,可以想辦法增大緩沖力,在搶球過程中如果有摔倒的趨勢,可讓學生做前滾翻,避免受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向學生傳授保護自身的技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最后,教師在課后要整理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課堂活動技巧,規(guī)范自身的運動行為,同時還要總結活動中容易引起受傷的因素,著力于分析這些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讓學生遠離這些因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者故事教學法,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還要善于鼓勵學生,要求學生互相監(jiān)督,共同督促。如在“接力跑”過程中,前一個學生達到第二個學生的位置后,要求該學生再助跑一段時間后再接力,能夠避免學生接力過程中摔倒,接力棒掉出等情況。在“立定跳遠”過程中,學生容易摔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糾正學生的姿勢,幫助學生找到發(fā)力點,避免跳遠過程中頭部著地活著后仰,減少運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肢體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體育課程項目比較多,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也不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安全知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要領,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肌肉拉傷的情況。同時還要從課前、課上、課后加強安全教育,在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紅.如何將“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3(21):55-57.
[2]張媛,齊亞.淺析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02):118-119.
[3]余海闊.學校體育活動中造成意外傷害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15(1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