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天偉 高英
摘 要:當今的社會是個物質(zhì)豐富的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我們面對的是一些有個性的學生,以前那種教育方法方式在學生身上已不起作用。我們必須親其生,盡其生。不斷與他們拉近距離。
關鍵詞:雙差生 個性 彌補 欣賞 尊重 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更呈現(xiàn)出一派精彩紛呈的景象。如果我們還止步于以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止步于以前的管理模式那只能是一個誤人子弟的教師。
現(xiàn)在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狀況比較好,但是學習成績并不是特別理想,大部分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差,這些孩子甚至被稱作“雙差生”。這樣的孩子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更多的關注與關愛,還有付出,也需要老師們轉變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甚至是教學理念和方式,因為在他們身上,00后桀驁不馴的性格被發(fā)揮到了極致。[1]
一、學生情況分析
現(xiàn)在的學生有沉默寡言的,有滔滔不絕的,有外向好動的,有內(nèi)向文靜的。他們不羞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收費制度對老師的教學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或公開表達自己的不滿。成績稍好的,他們會抓緊所有學習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他們對班級管理對窗外面的世界并不會特別關心,真的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班上的后進生則是“老大難”的問題,他們對學習并無興趣,上課睡覺甚至破壞課堂教學的秩序。這部分學生不僅學習習慣不好甚至行為習慣也不好。上課隨意與老師接嘴頂嘴或者吃東西,毫無紀律意識。他們對家長和教師不平等的“說教”會極為反感,總是想盡力擺脫成人的過分保護,尋求個人自主行為。這部分學生是非觀念并不強烈,做事看心情,對人看交情。但他們也有優(yōu)點,比如對朋友講義氣也較為關心班級的事務。就這樣一批性格迥異的學生組成了一個頗具特點班級。[2]
二、家庭環(huán)境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家里經(jīng)濟條件都比較好,他們的一切得來都很容易,從未體會過生活的艱辛。養(yǎng)成了好吃懶做,不懂得珍惜的壞習慣。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難得回來一次。一部分孩子是單親家庭。這些孩子在缺乏父愛、母愛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長,形成了他們不健全的心理。有些家長當甩手老板,他們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一切都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與他們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的愛或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zhì)需求,可他們不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最缺少的就是精神食糧。因此,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履行教師的職責,還要盡量去彌補他們所缺少的那份父愛與母愛。
針對以上情況分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與學生搞好關系
首先,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學生?!皣缼煶龈咄健敝械摹皣馈笔怯星疤岬模仨氁詭煇蹫榍疤?,而這師愛又應該是為學生所認可的,這嚴厲是偶爾為之的。缺少了師愛的所謂嚴厲,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考試分數(shù),只會使學生,厭倦學校,厭倦老師,而這種“嚴”無疑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隔離和封凍起師生溝通的最優(yōu)渠道。因此,我們要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嚴。
其次,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是說過:“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下可能有牛頓,你的譏笑中可能有愛迪生。”孩子在你的眼中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就要求老師要經(jīng)常去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可愛之處,用欣賞的眼光去賞識學生,對待學生。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面對自己的工作。試想,如果一個老師總是用厭惡的眼光或者不信任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學生,又怎么會覺得與他們溝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呢?又怎么可能達到師生間真正地理解和情感的交流呢?學生是可愛的,只要我們用真誠、賞識的心去對待他們,他們也一定會回報以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花骨朵,只是有的花骨朵開得早些,有的花骨朵開得遲些;有些花期長些,有些花期短些而已。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揚和肯定,希望得到贊許和承認。因此,我們應該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信任你,親近你,服從你,并喜歡你的學科。[3]
最后,教師要懂得放手。有些保姆型的教師事無巨細都親自過問,不給學生任何自主的權利,從好的方面來說這表示對工作認真負責,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表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不信任。一個聰明的老師,應該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處理班級中的一些事務。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就會更努力地去讓自己獲得他人的信任。于是,無論從做人、做事,還是學習上,他都會更注意、更努力,不斷完善自我。讓班級管理得心應手。
2.創(chuàng)建民主的氛圍
現(xiàn)在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見解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作為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該是民主的。應該彼此尊重對方的觀點、見解和主張,彼此尊重人格。以“對話”為基礎進行商討。如果學生說的有道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放下姿態(tài),真心接受,并對此加以表揚鼓勵。
3.建立家校一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家訪
隨著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家訪已被大家所淡忘,但家訪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全面地了解學生,讓教育有針對性;能增進師生的感情,讓教育更加的人性化;能把學校和家庭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教育“合力”。有人曾經(jīng)說過:“十次電話交流,不如一次家訪?!奔词刮覀円呀?jīng)進入到信息時代,家訪仍然是班主任密切與家長和學生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方式。但家訪時介紹情況要全面、客觀。評價要一分為二,向家長反映情況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在談缺點和存在的問題時,也要以肯定成績和進步為基礎,并給學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同時,介紹情況要客觀、準確,既不夸大,也不隱瞞。尤其是要防止告狀式的家訪。這樣會無形中增加教育學生的難度。作為老師,經(jīng)常家訪有利于了解學生家長的基本情況、家庭基本情況、學生在家的情況,從而更利于教育學生,管理學生。
4.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
(1)正確對待學生早戀問題
青少年處于身體尤其是性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而由此產(chǎn)生的這種朦朧的性意識是直接指向異性的。所以異性之間互相吸引是正常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冷靜、客觀地去看待他們的言行,多聽聽學生的意見,不急于下結論,也許很多“問題”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重。如果確實有,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我相信他們之間的“友誼”不僅不會讓學生變壞,反而更有利于他們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再經(jīng)常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在活動中體現(xiàn)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積極倡導孩子們同異性之間的健康交往。
(2)正確對待學生上網(wǎng)
由于好勝的心理在現(xiàn)實生活的交往中沒有得到滿足,而網(wǎng)絡世界卻能滿足這種要求,這是導致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的直接心理原因。由于在家上網(wǎng)受到父母的限制,于是千方百計地投入外面的網(wǎng)絡世界中去。為此,教師應該耐心講解上網(wǎng)并非一件壞事,把握得當會對學習帶來好處。同時也如實地分析上網(wǎng)不當和說謊造成的后果和危害,找些反面的事例來教育,正確對待互聯(lián)網(wǎng),告訴他們網(wǎng)上的朋友不一定都很好,這是個虛擬的世界,不應該過分沉溺。最后,要有耐心地和家長一起讓學生慢慢改掉網(wǎng)癮。因為網(wǎng)癮和吸毒、賭博一樣,是精神依賴病癥,要一下改掉是不容易的。
5.加強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當今社會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可以直達天堂也有可能直奔地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轉變自己的思維和意識,與時俱進。懷著“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男膽B(tài)不斷努力學習。
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引路人。在班主任的教導下,學生懂得怎樣做人。班主任也是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在班主任的教誨下,學生的聰明才干得到增長。班主任還是學生理想的播種者。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學生展開理想的翅膀。班主任是為每個學生開辟成才之路的,班主任要當好學生成長路上的鋪路石。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的責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傅宏.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操作[J].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
[2]李淑玉.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J].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1)
[3]道宏瑞.以學生為本管理班級[J].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