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哲學教育家斯賓塞曾這樣說道:當一個孩子在感受快樂之時,則其學習某件事物的能力、熱情將提高。在這句話中,可以透露出,兒童獲取快樂的情緒離不開游戲這一重要因素。在游戲中,兒童將以“看、聽、試”的手段進行腦力與體力的鍛煉。由此可見,體育游戲之于兒童的作用是無窮的,本篇文論中,作者將結合曾經(jīng)親歷過的一堂關于《跳竹竿》的體育游戲課,具體談談幼兒教師應如何在體育游戲中對游戲進行合理的編排。
關鍵詞:幼兒體育教學;體育游戲;開發(fā)鍛煉
引言
體育游戲分屬于游戲的一個方面,體育游戲同其他游戲的開展大不相同,體育游戲強調(diào)的是:通過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幫助孩子在游戲的同時達到鍛煉身與心的目的。當幼兒教師對游戲進行合理編排,則可使體育游戲更積極健康、孩子的體質(zhì)得以增強,同時,在游戲中,孩子獲收了“在游玩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的獨特體驗,從而促使其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質(zhì)的提升。
一、尋找興趣點,開展趣味游戲
曾有位教育工作者坦言,在快樂的情緒驅(qū)動下學得的東西是不會被遺忘的。那么教師應如何編排并使游戲充滿趣味呢?基于此,在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時,教師可適當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并對其進行游戲引導。例如,對于中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其對于教師給出的活動指令已能基本把握,身體的體能已有一定的提升,對于教師提供的游戲規(guī)則亦能認真遵守,而中班幼兒較青睞于新奇有趣、競賽趣味性高的活動項目,故此,幼兒教師可進行思考并將兒童的興趣納入游戲編排的范圍:關注幼兒孩子的興趣點可發(fā)現(xiàn),在課間自由活動的時間里,不少幼兒學生喜愛在花園中摘折樹枝干,彼此之間相互玩鬧,樹枝便成了他們“擊退”他人的“武器”,基于此,教師便可借助幼兒學生的這個興趣點,即對棍棒的熱衷加以正確引導,使學生進行更安全、更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因此,“樹枝武器”被編排為“竹竿舞”項目,充滿競技性與趣味性的“竹竿舞”體育游戲氛圍中,教師順利抓住兒童的關注點并實現(xiàn)了興趣同游戲的合理編排,實現(xiàn)了體育與游戲的有機結合[1]。
二、巧妙調(diào)動合作意識,開展快樂游戲
體育游戲的教學目標,在提倡對幼兒進行“強身”培訓的同時,亦注重對其思想品德的內(nèi)在教養(yǎng)。幼兒教師在游戲的編排活動中更應注重訓練兒童協(xié)作意識,亦重在培養(yǎng)他們共同合作的團隊意識。在開展《跳竹竿》一課中,將幼兒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向其展示有關竹竿舞活動的圖像圖片、視音頻錄像,在幼兒學生對規(guī)則有一定了解后,教師進行引導示范,并告知在所有的小組中,需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搭配,搖擺竹竿的孩子們需要對按照“X XX”的音樂節(jié)拍進行節(jié)奏控制,跳竹竿的孩子則需在節(jié)拍組的音樂指令下進行舞蹈跳動。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鼓舞幼兒與同伴相互配合,引導其進行團隊之間的想法交流,即“擺動竹竿的人如何做”“跳竹竿舞的人怎樣做”“對于音樂節(jié)拍的播放應如何把控”等,從而使孩子們在小組的嘗試、失敗的過程中不斷磨合,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
在游戲里結束后,教師應對幼兒與組員同伴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提出贊許表揚,并頒發(fā)獎品等方式進行激勵,這樣的游戲編排可使得兒童積極性得以調(diào)動。
三、實現(xiàn)游戲的互動性、參與感
在游戲編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輕松自由、有愛互助游戲氛圍的培養(yǎng),其中,精心裁備的游戲道具(竹竿)、充滿趣味點的游戲設計內(nèi)容--運用竹竿編排舞蹈、以及富于競技愉悅性的竹竿舞游戲分組,均使得幼兒學生在玩耍中實現(xiàn)了自身與同伴的雙向互動交流。在需要雙向配合的竹竿舞游戲里,學生能充分感知充分調(diào)動自身作為游戲主人公的自覺性,體悟自身存在的游戲參與感。由此,在竹竿舞蹈的匯編中,促使體育游戲?qū)崿F(xiàn)自我與自我、自我同組員、以及小組同教師之間的多維溝通模式,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體育游戲設置時,可將“互動性”“參與感”等因素納入教學設計的參考范圍,利用《跳竹竿》的設計思路設計之如《哨兵與偵查員》的游戲項目,即將學生劃分為“哨兵”與“偵查員”的游戲不同角色代表,“哨兵”以吹響的哨聲次數(shù)控制“偵查員”行動的步數(shù),最終決定兩方的勝出對象。該游戲同樣的將幼兒學生逐步帶入游戲的情境之中,使學生了解自身作為不同角色所擔負的任務并努力適應,并使之在游戲之中擁有自我?guī)敫校@將提高幼兒學生對將來成長所面臨的任務具備更強的適應性與責任條件。
四、積極情緒的調(diào)動
筆者親身經(jīng)歷的這場幼兒《跳竹竿》的體育游戲,教師在游戲編排中應關注的情緒調(diào)動是第四點,這里的情緒既包含幼兒的情緒,也指教師的情緒感染。幼兒學生能夠敏感地對細微情緒進行感知,因而在體育活動開展前后,任課教師應以飽滿激情的心態(tài)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2]。當教師以活力的姿態(tài)引導幼兒學生:配穿恰當舒適的體育服裝并用充滿力量的肢體動作對幼兒進行游戲講解與引導時,這樣極具情緒感染力的方式能夠更有效地促進體育游戲活動的高效進行。
與此相互呼應的是幼兒自身對體育游戲的情緒調(diào)動,從該堂《跳竹竿》的活動中,可以設想到的情況是:在“竹竿舞”項目進行中,負責“擺桿”的幼兒或許學不會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對桿子進行控制的窘境,或是負責舞動的幼兒孩子抓不住桿子的節(jié)拍出現(xiàn)失誤的情況,以上的幾種情境的設想均為真實出現(xiàn)的場景,因此,幼兒便出現(xiàn)了憤怒、放棄等消極情緒,故此,教師應對幼兒的該種情緒進行及時地引導,例如耐心地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孩子正視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的成敗,幫助孩子樹立個人的信心,這有利于成長期孩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此次觀摩的《跳竹竿》一節(jié)體育游戲課萌生諸多關于游戲編排的感悟,并對今后改編有了大致構想:教師在體育游戲開展中應始終明確自身肩負的對于幼兒學生的觀察、幫助、引導的重要任務。教師在給與幼兒學生更多關注目光的同時,應運用自身所累積的體育教學經(jīng)驗為幼兒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與此同時,幼教教師也應像一塊不知疲倦、不斷吸取知識的海綿一般,尋求新的幼兒教學新方法。
參考文獻
[1]華麗清.開心游戲快樂成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8(90).
[2]倪紅梅.幼兒園開設游戲課程教學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000(004):85-86.
作者簡介:王宇峰(1979.02-) ,性別:男,民族:漢,職務/職稱:教師/助理講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