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 要:新課標對于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而言,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學生實踐素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重要。畢竟在新課標全面開展的今天,并不只是需要學生掌握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校所要培育的人也僅僅是成績好的人,對于知識死記硬背是不能夠適應今后社會的。所以本文以高中數學課堂為例,就運用新課標開展教學,推進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望能對廣大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以理論知識學習為前提的傳統教學,已經無法與時代的發(fā)展接軌,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把新課標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展示其獨特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一步步地掌握學科知識,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促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為清晰、明確,指明學生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整理出最佳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新課標的教學方法和原理有良好的掌握,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進步,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平穩(wěn)進行也是十分有幫助的事情。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抓住新課標的主旨,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改善,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促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系性越來越密切,以全方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質量。那么,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全面推進、實施和落實新課標呢?
一、 立足新課標開展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直以來,課堂的主角都是教師,而學生參與表演的機會很少,知識的傳授大部分采用“灌輸式”,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接受,不知道方法是否與學生的需要接近,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缺乏層次性和目的性,學生聽懂多少,能夠掌握多少,好像與教師的沒有什么關系,只要到最后學生的成績提高上去就行,課堂教學無法與新課標融合起來,改革也不能順利地實施和推進,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同時,這種教育模式使得學生養(yǎng)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和心態(tài),對于學習沒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興趣。新課程改革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得到了體現。教師也逐漸摒棄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從多個角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用探究的學習精神參與教學活動。比如,以前教師講完一個知識點或者講完一節(jié)內容就等于完成任務,至于學生掌握了多少似乎不是教師關心的問題;現在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和學生討論,鼓勵學生提問,把學生沒學懂的問題解決在課堂上,而且還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把講與練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強化重點、難點,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
二、 基于新課標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與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優(yōu)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把新課標引入到課堂實踐中,真正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做到尊重學生,吸引學生的目光,促使學生的主動意識得到真正的提高。對于高中數學課堂而言,以新課標為指導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之間進行必要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成功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將學生分為若干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向教師展示討論結果,教師結合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對學生表現好的地方進行贊揚,并明確指出表現不足的地方,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如高中數學《三角函數誘導公式》教學中,教師可先布置任務,“嘗試推導函數誘導公式”。分組后,學生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討論,掌握大致思路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行統一的推導,借此提升教學效率。第二,趣味教學,該教學一改傳統枯燥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主動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成績。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地點,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采取有效手段,提升課堂趣味性,如高中數學《隨機事件與概率》教學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如骰子和彩票中中獎的概率等,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注意力,提升教學效率。
三、 運用新課標突出重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新課標的運用,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恰當地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學途徑,以多樣化的方式,為學生呈現重難點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使課堂快速地進入到高潮階段。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分析新課標的核心,通過對新課標的研究,把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突出出來,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數學教具等直觀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運用聲音的抑揚頓挫、手勢以及板書等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然而然的融入數學教學氛圍當中,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增強了理解與感受抽象事物的過程,將高中數學引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從而讓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所提高,但教師在上課時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軟件,而應把教授解決數學問題放在首位。
總的來說,新課標的實施,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提供更為強大的力量,顯示出勃勃的生機。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學變革,對新課標進行科學性地解讀,在以上教學策略的引導下,完善和調整教學步驟,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改革,孜孜不倦地進行追求,徹底打破常規(guī)性的教學思路,整理好教學方法,規(guī)劃教學行為,促使教學模式與新課標的要求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現代化教學設備,運用到數學課堂中,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改革,以達到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紅梅.淺談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J].吉林教育,2019(18):162-163.
[2]王薇薇.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