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珠貴
摘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工作中建立相應的情境問題,可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增加學習興趣?!毙W美術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目的在于給予學生真實學習場景體驗,使學生身臨其境,有利于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對于培養(yǎng)審美情感、藝術創(chuàng)作興趣和智力等方面有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美術學科;情境創(chuàng)設;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3-0247-01
蘇霍姆林斯基曾提過:“對于啟蒙期的學生來說,作為教育者,必須直接帶學生融入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啟發(fā)思考,培養(yǎng)能力?!鼻榫辰虒W是以“美”為媒介,以“情”為載體,將學生代入優(yōu)美、真實、愉悅和豐富的情境中,讓學生在獲得最優(yōu)的審美體驗和感受,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釋放出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問題意識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以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大膽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發(fā)揮自主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蘇格拉底曾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幫助新思維的誕生?!痹凇蹲兝鵀閷殹芬徽n教學時,并未直接讓學生欣賞變垃圾為寶的藝術作品,而是首先結合現實生活創(chuàng)設了以下問題情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見過“變垃圾為寶”的作品?這些作品是用哪些垃圾材料制作而成的呢?比如,喝完的礦泉水瓶可以用來當花瓶、廢舊紙盒做的玩具箱可以收納很多物品、廢舊紙杯做成的小筆筒等等,那么,在手工制作課中我們學習過哪些制作方法呢?引導學生回顧,比如,剪、貼、折、插、卷、撕等,那么如何運用這些造型手段,利用課前收集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出一個造型新穎且具有實用性的作品呢?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積極動腦筋去思考、動手解決問題。
2.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調動創(chuàng)作靈感
兒童都是喜歡聽故事的,以故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且在故事天馬行空的語言感染下,有利于調動學生感官感受,激發(fā)創(chuàng)作思維和靈感。
以故事的形式將學生置身于某種情境中,是美術教學回歸童心、童趣的有效途徑。在《畫故事》一課教學時,首先用故事導入新課,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出現了九個太陽,地上的禾苗干枯了、銅鐵沙石快融化了,再加上猛禽怪獸的肆意作亂,使得人們生活非常困苦。當時有一位叫后羿的人,帶著玉帝賜給他的弓箭去射太陽,于是就發(fā)生了后羿射日的故事。接著利用多媒體播放《后羿射日》動畫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后羿的長相、年齡、服裝、弓箭的造型及射日的姿勢等等,在故事情境中讓學生了解如何畫故事,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靈感。當然,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可以由學生自己來講,這樣可以增強自信和語言能力。
3.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表演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節(jié)”的表演,或是舞蹈表演、魔術表演、游戲表演等多樣化的表演形式。伴隨著音樂的渲染,使得課堂從傳統(tǒng)的“靜態(tài)展示”變?yōu)椤皠討B(tài)生成”,利用教師和學生適當的肢體動作對美術的理解和認知,在活躍課堂氛圍過程中,還原文本內容,并在表演中體會情節(jié)情境、學習知識和身心愉悅。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生的表演欲望,他們渴望展示自我、釋放自我。在《卡通明星總動員》一課教學時,卡通動漫作為當下炙熱的文化傳播形式,深受孩子們的熱烈追捧,其中的鮮明的人物造型和性格,更是讓人過目不忘。為此,在課堂上開展“卡通明星總動員”的舞會,讓孩子們裝扮成喜歡的卡通明星,鼓勵他們以各種形式進行表達,學生充分利用口紅、白紙、毛巾、文具、貼紙等材料,相互化妝和表演,進入了卡通角色的體驗環(huán)節(jié)中,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卡通形象,有凱蒂貓、哆來夢、藍貓、灰太狼等等,模仿他們的經典動作和語言特色,并在教室的周圍貼滿了各種卡通明星貼畫,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發(fā)學生思維火花的同時,課堂氛圍也被調動起來。既然學生們能表演這么精彩生動的卡通故事,代表著他們掌握了這些卡通明星的特點,此時,再讓他們畫一畫自己最喜愛的卡通形象,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4.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應充分的整合其他學科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眼界。實驗的方法在文化課中的運用比較多,利用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是美術課程新課改的一項重大嘗試。
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在《色彩的色相》一課時,首先為了讓學生熟悉色彩中的七種基本色相,可利用實驗引導情境,將學生分組,并為每個小組提供三個透明的玻璃杯,并加入適量清水,然后,將紅、黃和藍三個顏色的顏料分別放入玻璃杯中,接著將其中的顏色兩兩混合,并記錄下顏色變化,結果發(fā)現紅色+黃色=橙色、紅色+藍色=紫色、黃色+藍色=綠色,最后得到是三個復色。學生通過不同的實驗認識了不同的顏色的合成,并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制作了不一樣的“彩虹瓶”,這樣,通過將美術與科學實驗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的童心、童趣在實驗過程中得以回歸,注意力都集中在實驗操作上,教學效果甚好,也讓每一個學生都收獲頗多。
總之,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優(yōu)化美術教學,旨在打破傳統(tǒng)“你講我聽、你教我畫”的沉悶課堂,在創(chuàng)造樂趣的同時,巧妙的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聯系起來,促進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協同發(fā)展,有效地提高藝術鑒賞和創(chuàng)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晗綺.情境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4).
[2]陳雪.如何運用情境教學點亮小學美術課堂[J].中華少年,2019(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