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大閱讀時代的到來,對每個人的閱讀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親子共讀實施的必要性,從策略及其反思改進等方面對親子共讀模式進行闡述。
關鍵詞:親子共讀;幼兒;語言發(fā)展;策略研究
1 ? ?讀書漂流活動的積極展開
(1)躬身示范之幼兒教師統(tǒng)籌安排。圖書漂流活動開始之初,需要教師做大量收集、整理、粘貼、制作的工作。初步設定以月為單位,每月制作記錄表,以圖片為主(將班級現(xiàn)有書籍照照片,打印至記錄單),印章為輔,幫助幼兒記錄每天閱讀的書。
(2)積極配合之家長獻策獻書。圖書漂流活動前半學期,主要以教師前期準備的書籍為依托,家長只需要將幼兒每天帶回家的漂流書籍與幼兒共同閱讀學習即可,基本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階段。當然,多數(shù)家庭還是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我要讀”,而非單純地完成幼兒園布置分派給家庭的“要我讀”的任務。隨著幼兒閱讀范圍的擴大、閱讀興趣的提升,對現(xiàn)有書籍的需求逐漸呈現(xiàn)出不滿足的狀態(tài),于是,教師在漂流活動的下半學期積極倡導家長將自己家中現(xiàn)有的書籍,無償分享給班級。每個幼兒帶來5~10本,23個幼兒就是100多甚至200多本。教師逐一將捐贈的圖書貼上“圖書漂流書籍”的標志,新一批書籍就在班級和家庭之間開始新一輪的循環(huán)。
好的習慣重在堅持,打卡單上布滿了日積月累的名字,記錄著幼兒們閱讀的軌跡,一月一展示。幼兒在有形的單子上看到了自己無形中的積累,促使幼兒們想打滿下一張閱讀記錄表。在幼兒與父母共同讀書時,促進親子間情感的聯(lián)結,通過書籍上語言的規(guī)范,改善幼兒模仿家長口語化的用語習慣,也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自主閱讀的能力,并為其閱讀和書寫做準備,可謂是一舉多得。
2 ? ?親子共讀的效用觀測
2.1 ?親子共讀之“看圖說話”
為了更直觀地觀測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積極影響,經老師們研究,在繪本書里拿出一張圖片,圖片上有人物及各種美味,要求家長在不主觀、不刻意提示幼兒的情況下,讓幼兒自然表達出圖片的內容有哪些,及時錄音并將其轉化為文字,交由教師存檔。至今,已經進行3次,每次間隔3個月時間,由觀測可知,大多數(shù)幼兒口語化傾向逐漸變弱,取而代之的書面語言表達也給全體教師帶來了驚喜。比:第一次幼兒會結合自己看的動畫片,聯(lián)想故事內容,“撲棱撲棱”“噗噗”“嗯…”的口語特別多,經過3次調查發(fā)現(xiàn),幼兒語言有很大的進步,由簡單描述圖片上的內容,到可以成句講述圖片內容。由復述圖片內容到情境再現(xiàn)地講述故事。會用“很久很久以前”、會使用形容詞“圓圓的眼睛、尖尖的耳朵”、會用成語“一望無際、五顏六色、五彩繽紛、東倒西歪、英勇殺敵、應有盡有、一言為定、筋疲力盡、揠苗助長、井底之蛙、黔驢技窮”等書面語言。在家里,原來的“小王子”“小公主”的命令式語氣不再出現(xiàn),會用“你能先放下工作,陪我玩一會兒嗎?”等暖心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愿。
2.2 ?親子共讀之公開課表現(xiàn)
幼兒園公開課頻繁,每一次公開課都是教師及幼兒絕佳的鍛煉機會。經過多次觀察發(fā)現(xiàn),親子共讀堅持得好的家庭的孩子,公開課積極發(fā)言的次數(shù)多,表述相對完整,單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較少,取而代之的小短句甚至意思相當完整的長句子,也頻頻帶給與會教師意料之外的驚喜。
3 ? ?親子共讀之反思改進
親子共讀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無需多余繁瑣的論證。只是在探索親子共讀的最佳模式和效果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意料之中或者始料未及的問題,還是引發(fā)了筆者的思索。諸如,在圖書漂流活動中,前期個別家庭書籍不能及時返還,給后續(xù)想借此書的幼兒帶來不便;幾名幼兒同時想看一本書時產生的沖突和化解沖突的勞神費力;家長不重視,幼兒帶回的書籍講完后,隨意將書忘記在角落或丟失,每個月老師都會在群里尋找丟失的書籍。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雖然很高,但是因其工作普遍過于繁忙,許多父母都將大多數(shù)精力放在工作中,陪伴幼兒的時間很少,書籍雖然被帶回,但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親子共讀。這是現(xiàn)今親子共讀的最大障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更有的家庭對該活動重視程度不夠,不愛惜書籍,個別幼兒在書籍上亂涂亂畫或者缺頁短頁,給美好的圖書漂流活動帶來了諸多不便。
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家長對親子共讀活動的看法。比如,設置如下問題:(1)您在家庭親子共讀中存在的困惑是什么。(2)針對班級開展的“圖書漂流”的親子共讀活動,您有哪些好的建議。很多家長提出共性問題: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親子共讀要不要以識字為主、為什么喜歡重復讀一本書等。教師應對此及時和家長溝通交流,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重復做的事情、重復玩的玩具、對喜歡的書籍重復閱讀,在共讀過程中不建議識字。
全體家長表示對親子共讀的活動十分贊成,也很感謝老師在培養(yǎng)幼兒們閱讀習慣及開闊視野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極大的閱讀量。建議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每月制作一張大表,包括月份時間、圖書圖片、幼兒借閱書籍,比如X月1號借閱了A家長的圖書,就在1號欄里找到A家長圖書的照片,印上自己的名字,后期如果還沒有歸還,就能及時知道去處,準備下月試行。
將幼兒園圖書、班級圖書及幼兒家庭圖書收集在一起,積極、有效開展親子共讀,使得許多家庭走出了共同存在的閱讀誤區(qū),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家長很多的困惑??梢詭椭變罕M早步入知識海洋,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幫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知識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對此,班級也會將此活動持續(xù)進行。
[參考文獻]
[1]張萍.“親子閱讀”指導有效性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1):55.
[2]劉娟.淺談親子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J].學周刊,20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