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禮星
【摘 要】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習作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能力,正處于寫作從簡單的仿寫、擴寫向自主寫作轉變的階段。因此這一時期語文教師教學必須突出學生自主寫作的特點,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寫出真情實感,同時也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提升學生習作的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指導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寫作的意愿比較強,在寫作過程中想要表現(xiàn)自己,這是學生自主習作的重要體現(xiàn)。但在習作教學指導過程中,學生的習作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習作整體能力。
一、尊重學生自主習作意愿,提供習作空間
高年級學生面臨升學壓力,因此在習作方面主要是圍繞考試而進行,在習作方面的自主性比較差,而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寫作設計,如果忽視學生的自主性需求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反感。因此,高年級學生習作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習作教學提供更多寫作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習作的能力。
以“寫讀后感”為例,寫讀后感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以后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寫讀后感一般是以課程教學為主,課堂完成以后寫讀后感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但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高年級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再寫讀后感有著明顯的需求,因此教師在“寫讀后感”習作課程指導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形成寫讀后感的習慣,鼓勵學生在課下閱讀中將所閱讀的內容寫出自己的感悟。同時教師還可以專門提供一些習作課鼓勵學生將最近閱讀的內容的感悟寫下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提升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在課后的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布置一些讀后感的習作任務,充分尊重學生習作的自主性需求,鼓勵學生在課下完成習作任務,讓學生始終具有較高的習作能力和習作意愿。
二、加強生活化習作指導,提升習作質量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習作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其中以辭藻華麗但無實質內容、滿嘴跑火車假大空最為普遍。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指導中要做好學生的習作指導,積極幫助學生在習作中融入自身對生活的感悟,不斷提升習作質量。高年級學生的習作內容必須寫出真情實感,把內容寫具體寫生動,這也是高年級語文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真情實感的教學情境滲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習作觀,抓住習作要點開展習作教學。
以“讓生活更美好”習作課教學中,寫作的本意是鼓勵學生運用經(jīng)典和新穎的材料將題目進行拓展,同時在內容過程中寫出真情實感,但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側重于從理論上敘述生活更美好,在寫作過程中只注重了辭藻的華麗,有的甚至直接堆砌了一些優(yōu)美句子,讀起來讓人感覺很不舒服,沒有寫出真情實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種問題要積極進行指導,幫助學生了解習作的側重點是寫出生活的美好,從思想上幫助學生轉變寫作觀念,樹立正確的習作觀。
三、加強學生習作評改,提高習作水平
習作評改是教師對小學生作文指導的有效方式。以“記一次游戲”習作課為例,習作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從自身的體驗出發(fā),將自己游戲中的過程、感受寫出來,注重游戲細節(jié)寫作和情感的內容。教師一般都會先提供范文進行學習,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寫作,既可以是對范文的仿寫也可以是根據(jù)自己的體驗進行習作,寫作以后由小組互評。小組互評以后,教師應積極進行介入指導,對小組互評的內容進行重新審視,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評估,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薄弱點,如有的學生按照游戲前、游戲中和游戲后的順序進行寫作,但寫作過程中詳略不得當,游戲前的內容寫得比較多,游戲中和游戲后一筆帶過,整體呈現(xiàn)頭重腳輕的情況,針對這種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ā?/p>
四、注重學生習作積累,拓展習作能力
高年級學生習作能力普遍提升,但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素材不足的情況,也有學生認為自己的素材積累已經(jīng)很充足,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注重素材的積累,寫作內容枯燥單一,學生習作質量也會下降。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鼓勵學生不斷加強習作的積累,在積累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習作能力,提升習作質量。
習作積累是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和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習作積累習慣的養(yǎng)成,針對高年級學生群體,習作積累要把握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鼓勵學生從課外閱讀入手進行積累,高年級學生群體課外閱讀的量明顯提升,課外閱讀素材積累對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外中進行素材積累;另一方面是加強課內資料的補充,高年級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補充一些課外的資料,鼓勵學生在學習課外資料時進行素材的積累,進一步拓展學生語文素材的應用能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語文習作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習作的意愿,為學生習作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幫助,通過指導和評改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習作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習作的整體質量,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習作積累,不斷拓展學生的習作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孫慧旭.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2]翁雪貞.善于思考,精于表達——淺論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J].學周刊,2019(0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