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英
摘? 要: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的實施需要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等一系列活動。立足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特點,我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應用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帶動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自主互助教學;實施對策
空間與圖形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學的實施重視學生們的觀察、操作、分析、比較,旨在引導學生們在切身的體驗中,積累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發(fā)展空間觀念。要想實現該教學目標,教師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學會放手,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機會。一般情況下,我會運用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們有效關注、探尋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臻g與圖形作為研究周圍世界的主要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空間與圖形是學生們直觀體驗數學知識的主要內容。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想點燃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們自主地探尋空間與圖形知識,教師需要挖掘生活資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驅動學生們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對空間與圖形問題展開探索,建立對空間與圖形的感性認知,為深入理解所學,建立空間觀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以“圓的周長”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就地取材,從生活中選擇了一個塑料圓盤。在課堂上,我將這個塑料圓盤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們,并向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要給這個塑料圓盤的外圍纏上一層膠帶,那么,需要準備多長的膠帶呢?如此貼近生活的問題,很容易點燃學生們的探究興趣,在自主性的驅使下,學生們開始對圓的周長進行探索。
二、自主互助,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體驗數學的機會,使學生們在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下,經歷觀察、操作、實驗、猜想這一系列的過程,由淺入深地分析、感知數學現象,由表象深入到本質,加深理解,形成空間觀念。
1.先猜測,后探究
數學探究的實現是以數學猜測為基礎的。在空間與圖形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先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展現生活現象,接著讓學生們猜一猜,提出假設,進而在假設的驅動下,深入探究,由淺入深地掌握所學。
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內容的時候,我先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如上文所示。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們知道此次學習需要解決用膠帶纏繞塑料盤一周需要多少膠帶這樣的問題。在學生們還沒有完全摸到解決思路的時候,我繼續(xù)提問,引導學生們猜一猜:使用的膠帶的長度與塑料圓盤的周長有什么關系呢?在此問題的驅使下,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大部分學生給出答案:膠帶的長度就是圓盤周長。那么,圓的周長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在這樣的問題驅使下,學生們會繼續(xù)展開猜測和探究,推動新知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2.確定策略,驗證猜想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主要是引導學生們自主、探究和互助。因此,在提出猜想之后,大部分學生會給出不一樣的結論,要想確定哪些結論是正確的,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們在親身經歷中,驗證猜想。一般情況下,我在引導學生們驗證猜想的時候,會從驗證策略的制定入手,鼓勵學生們在小組中合作討論,看看使用哪種方法來驗證猜想,從而明確猜想過程,為后續(xù)深刻地理解新知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3.自主互助,生成新知
在制定了猜測策略之后,接下來學生們就要進行操作了,在切身的體驗中,通過自主動手、合作交流,建構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自然而然地形成新知,加深對所學的理解。仍以“圓的周長”為例,在引導學生們驗證猜想的時候,我指導學生們在小組中合作制作出不同大小的圓,并用尺子測量出這個圓各個因素的長度,記錄到表格中。之后,在小組中分享數據,并運用加減乘除等方法進行計算,獲得數據關系,自然而然地建立“半徑是直徑的一半”“圓的周長總是比直徑的3倍還多一點”這樣的認知。
三、回歸生活,應用所學
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引導學生們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借此加深對所學的理解,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我在踐行自主互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會在講解了基礎知識之后,為學生們設計一些極具生活性的數學問題,驅動學生們自主運用。比如,我在組織了“圓的周長”的教學之后,圍繞著校園花壇、噴水池的周長為學生們設計問題。
總之,在組織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課改要求,靈活地運用自主互助教學模式,驅動學生們在體驗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在自主互助中解決問題,加深對所學的理解,同時在現實生活體驗中靈活運用所學,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飛燕.小學數學小組自主互助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48.
[2]孫得軍.“自主合作,互助共贏”教學模式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準備[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