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摘? 要 通過介紹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所面臨的形勢和高校讀者對于資源的需求特征以及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問題的前提下提出資源建設有效策略。
關鍵詞 互聯網;高校圖書館;圖書館資源;電子自修室;資源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58.6?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02-0065-03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under Internet Environment: Taking Library of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as Example//HAN Li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readers demand for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o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Key words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resources; electronic study room; resources digitization
1 前言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隨著閱讀方式的改變,讀者對圖書館資源有了更為廣泛的需求。隨之,圖書館資源發(fā)生根本性變化,由最初單一的紙質資源到20世紀末數字資源的出現,再到目前空間資源的盛行,讀者對圖書館資源建設提出更高要求,資源數字化是必須,資源空間化是必然。
2 資源建設形勢
技術水平提升? 高速發(fā)展的互聯網技術使得圖書館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如應用網絡通信技術進行文獻資源的分享交流,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移動終端,使得人們獲取、閱讀資料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這都使讀者在進行閱讀活動過程中更加便捷,影響更加廣泛,獲取信息更為全面。換言之,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這是互聯網技術為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帶來的影響和挑戰(zhàn)。
采購方式多樣? 在進行資源建設過程中,采購渠道、規(guī)模、方式等均發(fā)生極大變化,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書目采訪不再是拿著紙質書目勾選,而是通過各種網絡采選平臺、出版社電子書目、讀者網上薦購、業(yè)內群互薦共享等多種方式,實現快而準的采訪。
分享方式轉變? 基于大數據、云存儲、網絡檢索技術等的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已經成為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依托CALIS系統的積極作用,使得國內各高校圖書館資源數據在進行信息傳遞、聯合編目、資源采購等方面更加智能和高效[1],在此系統下生成的信息共享空間則成為圖書館為讀者進行知識服務的有效途徑。同時,各高校圖書館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形成聯合集群,打破地域局限,實現共同受益[2]。
3 讀者需求特征
內容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廣泛應用,讀者對于文獻資源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對于文獻資料質量要求更高。主要表現在讀者在進行資源選擇過程中,除了選擇本校圖書館資源,館際互借已經成為滿足讀者需求的一大途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讀者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各大圖書館的館藏,許多專業(yè)權威的外文資料庫也已進入讀者的選擇范圍。此外,在信息檢索方面,除文本資料外,還有了圖片、音頻、視頻資料等需求。
功能多樣化? 圖書館傳統服務以圖書借閱為主,館員主要工作內容是對館藏圖書進行分類、整理、保護等,其次是保證圖書館資源數量和質量完整[3]。而如今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讀者已經不滿足于一成不變的傳統服務,追求個性化服務和高效、精準的閱讀體驗已經成為讀者的主要閱讀需求。因此,圖書館的功能隨之發(fā)生極大改變,圖書館不再是藏書樓和借閱臺,而是廣大讀者的信息交流平臺、閱讀休閑場所、理論服務中心和情操陶冶勝地。
4 存在的問題分析
館藏結構不合理?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資源數字化是必須,但一些學校不顧讀者需求,仍然以評估標準為依據進行資源建設。以隴南師專圖書館為例,截至2018年,尚沒有一冊電子圖書。
資源不齊,功能不全? 隨著讀者需求的改變,作為讀者的信息交流平臺、閱讀休閑場所、理論服務中心和情操陶冶勝地,圖書館資源不僅僅包括圖書資源和信息資源,還應包含空間資源,而且空間資源的比例也會逐漸增大。但是,好多高校圖書館并未將空間資源列入建設計劃。以隴南師專圖書館為例,沒有一處閱讀休閑空間,甚至沒有學術報告廳,就連每年的新生入館培訓都無法開展。
缺乏長期統籌? 一些高校圖書館在進行資源建設工作過程中,表現得操之過急,注重短期規(guī)劃或者盲目跟風而沒有長期統籌規(guī)劃;在進行短期規(guī)劃時,沒有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研究,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監(jiān)督機制,由此使得最終的建設結果與實際情況有所脫節(jié)。以隴南師專圖書館為例,2015年以前沒有固定的資源購置經費,基本處于“不評估不購書,遇評估突擊購”的狀態(tài)。2012年為了迎接教育部評估驗收,學校一次性投入400萬元購置30余萬冊圖書;2013年順利通過評估驗收,接下來兩年沒有進購新書。2015年和2016年為了滿足生均年進書量,每年有70余萬元購書經費;2017年又以生均冊數已達標為由,取消了購書經費。在如今科學飛速發(fā)展、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如此隨性且“功利”的決策,難以保證資源的正常更新,也使資源失去其原有的價值。
人才緊缺? 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尤其像一些??茖哟蔚母咝D書館,基本沒有專業(yè)人才。有的館領導是學校為安排職位指派而來,只是作為“過客”過渡一番;館員基本是各學院、各部門人員分流而來,有的年齡大等退休,有的缺乏工作責任心。圖書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學校解決人事困難的重任,如此形成的人才隊伍能維持基本服務就算不錯,根本無力規(guī)劃資源建設。部分“過客”領導本著求穩(wěn)怕亂的態(tài)度,更不愿去調整館藏結鉤。
5 建設對策研究
圖書館規(guī)劃建設? 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建設規(guī)劃和功能布局,制訂科學有效的建設方案,從而提高資源建設質量。
1)充分利用互聯網,有針對性地對讀者群體展開調查,即通過與讀者群體建立交流、合作通道,使得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工作與廣大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達到吻合。如通過線上問卷,微信群和QQ群留言、討論等多種方式開展讀者調查,深入了解讀者需求。同時,依靠大數據,利用讀者高頻檢索詞條和借閱記錄,分析讀者的閱讀行為,了解讀者閱讀需求,并根據需求進行統一規(guī)劃,為資源建設工作提供一手基礎性材料。
2)隨著資源數字化和服務移動化的發(fā)展,移動終端普及,各種APP日趨豐富。因此,圖書館要積極進行資源整合,要根據讀者需求及閱讀方式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建設規(guī)劃,在保證文獻資源建設的同時進行必要的空間資源建設。例如,隴南師專圖書館在無線網絡全覆蓋的前提下,不再花費大量經費建設電子閱覽室,而是為自帶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讀者提供小空間電子自修室。以電子自修室取代傳統的電子閱覽室,在節(jié)約經費的同時能夠為讀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從而形成高效率閱讀,并優(yōu)化讀者的閱讀體驗。
3)利用互聯網的互通性以及交流性,高校圖書館應當做好與其他高校圖書館之間的互動交流工作,即通過互聯網技術達到與其他高校的合作式交流,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尤其對于地處偏遠的地方高校圖書館,在經費投入有限,人員外出學習交流機會不多,難以及時掌握圖書館發(fā)展趨勢的情況下,更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網絡了解圖書館發(fā)展趨勢,掌握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的動態(tài)及方向,并爭取在版權范圍內的資源共享。
引入專業(yè)人才? 圖書館人才的專業(yè)化程度決定著圖書館的館藏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的科研水平。因此,人才隊伍建設是資源建設的前提,要提高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必須先組建專業(yè)化人才隊伍。那么,互聯網環(huán)境下,何謂圖書館專業(yè)人才?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傳統的圖書與情報專業(yè)早已成為過去,如今真正的圖書館專業(yè)是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專業(yè)名稱的變化也充分說明圖書館資源建設思路與策略的改變。
廣征博引,博采眾長,尋求專家“把脈會診”? 在圖書館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受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校內外專家“把脈”“會診”平臺。首先,建立校內各學科專家及讀者線上薦購平臺,通過薦購信息和線上交流,及時掌握學校的專業(yè)建設動向及讀者需求,為圖書館資源建設提供基礎資料,實現集體“把脈”;其次,建立校外同行專家交流平臺,通過線上咨詢,對資源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實現專家“會診”。
進行資源推廣,實現以用促建? 進行資源推廣,以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增強讀者的認同感,從而吸引讀者主動參與資源建設,體會主人翁的感受,讓讀者覺得參與資源建設不是為圖書館服務,而是為自己負責。實現快速、高效的資源推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如通過推薦一本好書、寫書評、誦讀經典等一系列線上活動,讓師生讀者隨時隨地在不走進圖書館的情況下進行資源互換、閱讀分享和思想交流。同時,吸引廣大讀者參與資源建設,實現以用促建,取得很好的效果。
提升服務質量? 提升服務質量與提高資源建設水平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建設好資源的終極目的在于利用好資源,再好的資源不被人利用將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同時,只有充分利用資源的人,才能發(fā)現資源的好壞,才能對資源建設做出正確的評價,真正做到為資源建設“把脈”。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要想進一步提高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效率和水平,就要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在資源建設的全過程,在全面掌握讀者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進行整體規(guī)劃,避免盲目建設,造成建設和使用兩張皮。同時,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更應強化共建共享,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珠江.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15):18-19.
[2]翁曉華,肖軍,劉金雙.網絡環(huán)境下云南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探討[J].云南地理環(huán)境研究,2016,28(5):69-73.
[3]張叢叢.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對策分析[J].知識經濟,2016(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