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香
一、背景分析
從教三十多年,我教過六屆學生,每屆都會遇到厭學的學生。這其中單親家庭和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學生”居多。這些學生智力正常,有的還很聰明,但學習動機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控能力較差,對自己要求不嚴,紀律松散,遇到與學習相關的事情,會想盡各種辦法逃避。與其他同齡的大部分學生相比,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困難,成績較差,在思想行為上存在較多的缺點,需要利用特殊教育措施給予幫助。
二、案例:宇航獲獎了
“宇航,你獲獎了!快上臺領獎狀??!”同桌雙手抓住他的胳膊使勁搖晃著提醒?!鞍??”宇航遲疑地從座位上站起來,用疑問的目光看著我?!笆钦娴模惬@獎了,快來領獎吧!”我用肯定和鼓勵的語氣說道。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本學期期末考試總結表彰會上,宇航獲得了學習“進步獎”。
宇航是一個性格內向、憂郁,做事散漫的孩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只有春節(jié)的時候才能和家人團聚。宇航很小的時候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在生活上給予了他很多關心和照顧,但在學習上有些束手無策。宇航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有時眼睛盯著黑板,眉頭緊鎖,心事重重的樣子,總給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感覺。字跡潦草,作業(yè)總是丟三落四。教科書和練習冊發(fā)到他手里不超過兩周,缺角少頁,面目皆非。
在一天下午的語文課上,他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我以為他生病了,悄悄地走過去,想伸手摸摸額頭看看是否發(fā)燒。沒想到,我的手剛觸到他的額頭,他的全身像觸電似的哆嗦了一下,猛地抬起頭,睜著朦朧的睡眼驚恐地看著我。我問他:“中午沒睡覺吧?”他說:“中午在小飯桌午睡時,臨床的同學講鬼故事了,一害怕就睡不著覺了?!薄耙院髣e做這樣的事情了。上課更不能睡覺!”我不滿地說道。他也不好意思地揉揉眼睛坐直了身體。
每次收作業(yè),我都讓小組長第一個收宇航的?!袄蠋煟詈接职炎鳂I(yè)落家了?!边@是小組長多次反饋給我收作業(yè)的結果。幾次單元測試,宇航最好的成績是36分。
無奈之下,我撥通了宇航媽媽的電話。把宇航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成績下降的事情簡單地說了說。他媽媽告訴我,她和宇航爸爸在溫州的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宇航爸爸在公司開大車運送貨物,她是給公司員工做飯搞衛(wèi)生的。由于常年在外,根本沒有時間精力,也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孩子只能讓爺爺奶奶送到小飯桌,讓小飯桌的阿姨幫忙照顧。“這樣可不行,您一定得抽出點時間和孩子溝通,多關注一下他的學習呀!”我著急地說道?!袄蠋?,道理我都懂的。可是我家現(xiàn)實生活狀況就是這個樣子。今后我一定會讓小飯桌阿姨盯著孩子把作業(yè)寫完的,我也會經(jīng)常打電話關注孩子學習?!?宇航媽媽誠懇地說著。這次溝通,雖然沒有達到預期家長配合我提高宇航的學習成績的滿意程度,但宇航媽媽能關注他學習了,我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面對生活在這種家庭狀況下的宇航,我開始思考應采用怎樣的措施對他進行幫助。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一改常態(tài),經(jīng)常在全班同學面前有意地表揚他注意聽講了,字寫得有進步了,經(jīng)常交作業(yè)了……課下,我有意地接近他,和他一起聊聊小飯桌的事情,聊聊小伙伴的事情。有時也推薦一些書目讓他閱讀。家庭作業(yè)分層讓他有選擇地寫,單元測試只讓他做基礎試題。在期末復習階段,我為他“量身定做”幾套基礎題,采用“兵教兵、師徒結對”的方法,給他配備了“師父”,利用課余時間讓“師父”看著他完成。同時交給他如何把一篇寫事的作文靈活地運用到各類考試習作命題中。
剛開始,宇航對我采用的這些幫助措施有些排斥,下課鈴聲一響,他就趁人不備,腳底像抹油似的溜之大吉;發(fā)給他的基礎題,他只是看看很少答題;對給他配備的“師父”也不屑一顧,有抵觸情緒;課上寫“限時作文”時,只要是我站在他的身邊,就能迅速寫出句、段,可是,只要我稍微移動腳步離開他的身邊,他就立刻停筆擱淺。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思想支配行動,宇航從思想上不接受學習,行動上自然排斥。我把宇航找到辦公室和他促膝長談。我直言不諱地指出他的優(yōu)缺點,幫他分析學習現(xiàn)狀,鼓勵他對學習要有信心,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幫助他。告訴他父母為了供他上學在外打工掙錢有多辛苦、有多不容易。也許是我的真誠感動了宇航,從此以后,宇航逐漸地接受我對他采取的各種幫助措施。課下能主動留下來做小題篇,做完后還能讓“師父”給批閱;對于我單獨留給他的家庭作業(yè)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沒有出現(xiàn)落在家里的現(xiàn)象;平時最喜歡的體育課也不上,會躲在教室里寫作文,寫完后找我修改。
功到自然成,在期末測試中,他的語文成績得了75分。我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在期末總結表彰會上,他獲得了學習“進步獎”。當宇航接過我手中的獎狀時,我給了他一個深情的擁抱。我相信:此時的激動與幸福,會永遠珍藏在他的記憶中,激勵他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從案例中引發(fā)的思考
(一)問題與危害
宇航的故事講述的就是“留守學生”的厭學問題。此問題已經(jīng)成為基礎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如今不管是哪個班級,厭學的學生就是老師最麻煩最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留守學生”,這些學生從小不在父母身邊,被隔代照顧。要么溺愛、要么精力不足,導致學生行為習慣出現(xiàn)偏差。這些學生上課經(jīng)常搞小動作,不注意聽講,不愛回答問題,有時搞惡作劇擾亂課堂紀律。他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用品不齊全,寫字速度慢,字跡潦草,作業(yè)拖拉,不能及時完成課內外作業(yè)。為了逃避學習,經(jīng)常和老師說謊話,欺上瞞下。久而久之,由于學習上“欠債”太多,成績差,很自然地成為“學困生”。由于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他們自暴自棄,虛度光陰。經(jīng)常故意挑事和同學鬧矛盾,情緒激動時還有大打出手的傾向,完全忘記了《小學生守則》的規(guī)定,更忘記了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沿著這樣的軌跡走下去,很快會淪落為不良少年。長大之后也不能自食其力,更談不上回報父母,回報他人,回報社會了。
(二)形成原因
1.基礎差失去學習信心。
故事中的宇航從小體弱多病,父母忙于掙錢養(yǎng)家,一直托付給爺爺奶奶照顧。他沒上過幼兒園,沒有接觸過學前教育。從入小學開始,他的學習一直很吃力。一二年級時,家庭作業(yè)多數(shù)是積累背誦動手實踐類的作業(yè),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能夠勉強完成。進入中高年段,隨著知識難度加大,書寫作業(yè)量增加了。由于底子薄、基礎差、“欠賬”多,再加上懶惰,他感到學習越來越吃力。他認為無論多努力也追不上其他同學,開始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想盡各種辦法逃避學習。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2.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兒童從入學開始,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整理學習用品、做作業(yè)、預習、復習、專心聽講、閱讀等習慣。堅持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學生終身受益。
故事中的宇航,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從小在老人身邊長大,由于老人總認為父母不在身邊,宇航缺少父愛和母愛,所以在生活上盡自己所能多給孩子些關心和照顧,盡量滿足他的需求,根本沒有考慮對其進行學習方面的養(yǎng)成教育。入學后,爺爺奶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在學習方面,他有時忘帶鉛筆、橡皮;有時忘記了讀書、寫作業(yè);有時還故意把書本落到學校,回家就有理由不用寫作業(yè)了。課上寫作業(yè)時,總是磨磨蹭蹭,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作業(yè)。宇航討厭學習,不愛寫作業(yè),所學的知識不能得到鞏固和強化,學習成績自然很差,這樣便形成惡性循環(huán)。
3.長期遭遇同學冷落。
由于學習成績落后,宇航學習態(tài)度消極,課上睡覺,課下打鬧,有時靠搞惡作劇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像宇航一樣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同學的冷落,同學們認為他們是品行不端的“學困生”,容易疏遠他們,不愿意和他們分在一個小組開展任何活動。長期受到同學的冷落,且沒有得到老師的及時引導,會在他們心中形成一種暗示,覺得自己真是“學困生”了。在同學面前沒有面子,總是抬不起頭來。
4.教師以罰代教。
在“留守學生”的身上確實存在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上的諸多不足。很多老師意識到這些學生比其他學生更需要關愛。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照顧,在學習上也想盡一切辦法調動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由于時間短見效慢,有的老師失去了耐心,于是采用“以罰代教”的手段來提高他們的成績。有時他們寫錯一個生詞要抄寫十遍二十遍;算錯一道計算題也要寫上十多遍;在課堂上不寫作文,回家找作文書里面相應的文章背作文、抄寫作文。這種不分對象、不按情況、不遵循規(guī)律的體罰,只能把這些得不到父母關懷和缺少監(jiān)護的學生,推向不可逆轉的惡性發(fā)展的邊緣。
5.家庭教育滯后。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教育和幫助是其他任何人無法代替的。宇航從小沒上過幼兒園,沒有學前基礎,學前教育跟不上。上小學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長期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中生活,在小飯桌阿姨的陪伴下學習,缺失父母的愛與陪伴,嚴重影響了他的身心發(fā)展。有時候由于學習成績落后,還會遭到爺爺奶奶的訓斥和責罵,漸漸地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chǎn)生懷疑,對學習失去信心,總覺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產(chǎn)生極強的自卑心。
(三)教育策略
1.分層留作業(yè),減輕心理負擔。
每個厭學的“留守學生”,家庭環(huán)境、性格特征、智商情商、學習環(huán)境等各不相同。如果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每個學生,很容易把學生分出等級來。他們基礎差、底子薄、有惰性,教師正常留的課內外作業(yè),對他們是有壓力的。這些學生需要師生的幫助,需要老師用智慧激勵。
故事中的宇航,老師采用分層留作業(yè)的方式,減輕了他的心里負擔。每天家庭作業(yè)只讓他寫基礎題,單元試卷有選擇地做題,針對他的學習現(xiàn)狀出小題篇進行強化訓練。這樣他每天都能夠完成作業(yè),對作業(yè)不再懼怕。在他逐漸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再適當增加作業(yè)的數(shù)量和難度,達到鞏固、強化知識的目的。采用分層留作業(y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xiàn)。這種方法對厭學的學生來說,由于作業(yè)任務沒有超出他們的能力水平,能夠順利完成,他們會產(chǎn)生愉悅的心里,促進良性循環(huán)。
2.個別輔導,強化補救。
由于“欠賬”多,基礎差,只有采取個別輔導、有針對性地補習,才能縮小差距。故事中的宇航,老師根據(jù)他的學習現(xiàn)狀,一方面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救措施,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作用,采取“兵教兵”的方法,配備“師父”,讓小學生當小老師,輔導宇航寫作業(yè),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發(fā)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責任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
3.表揚激勵,找回自信。
渴望表揚贊美是深藏于每個學生心中的一種基本需求。作為小學生,他們不可能有成年人的那份成熟與自信。小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判斷能力低,他們更多依賴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需要表揚、激勵、贊賞。教師要創(chuàng)建團結協(xié)作、積極進取、相互欣賞的班級文化。厭學的學生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他們的內心深處并不缺乏自尊心、上進心、同情心,有時候他們表現(xiàn)出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愛心,更讓人感動。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只要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就要在全體同學面前進行表揚、贊賞。學生會受到熏陶感染,和諧班風、良好的師生關系容易讓厭學的學生感到溫暖。在師生的表揚贊賞中找回自信,消除自卑心理。
(四)注意事項
1.教師要有愛心和耐心。
對“留守學生”給予真愛。對教師來說,面對這些學生,首先想到的不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去斥責教育學生,不是如何用生硬的管理機制去約束學生的行為,而是要思考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獲取開啟心門的鑰匙。這些學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教師必須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選擇“小步子”施教,緩步進行,巧妙設計一些學習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從中體驗、享受到學會知識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于是便有了信心去攻克學習上的難關。
2.家校合作,促進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只要提供適當?shù)南惹芭c現(xiàn)實條件,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學會一個人在世上所學會的東西?!睆倪@一觀點出發(fā),家長和教師必須密切配合,盡管“留守學生”的家長不在孩子身邊,但也要想辦法多用電話或者微信和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對待厭學的孩子必須付出真誠與耐心,各盡其責,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這是作為家長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