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宇盛,蔡 彤,陳 晨,高 華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學藥品檢定所藥理室,北京 102629)
細菌內毒素檢查法和熱原檢查法是《中國藥典》(2015版)[3]中收載的用于檢測注射劑熱原污染的方法,一般品種熱原控制首選細菌內毒素檢測。家兔熱原檢查法由于使用實驗動物,并且只能定性檢測無法定量給出具體數值,可作為終產品放行方法,但對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意義較小。新的體外熱原檢測方法[4-5](單核細胞活化實驗)是根據人的發(fā)熱機理而設計的一類檢測方法,報告基因法本質是對單核細胞活化實驗的改良。通過引入報告基因而簡化實驗流程。
本研究選擇了人源高表達TLR2受體的HEK細胞系和人源高表達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進行檢測,并選擇了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作對照研究。參照藥典要求[6]3種方法分別進行線性與范圍、專屬性、檢測限、耐用度、回收率等方法學研究,其中以專屬性為研究重點。以期為MPLA佐劑建立適宜的熱原質量控制方法。
1.1 主要試劑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批號:150800-201601)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動態(tài)顯色法試劑盒(貨號:KC-125,批號:1611182)購自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人源高表達TLR2受體的HEK細胞系(貨號:hkb-htlr2)購自美國InvivoGen公司;人源高表達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貨號:hkb-htlr4)購自美國InvivoGen公司;合成MPLA分別購買自sigma(貨號:5086PHB029,批號:69800P-5mg-B-029)和InvivoGen公司(貨號:tlrl-mpls,批號:MPS-40-02)。
1.2 線性和范圍
1.2.1細菌內毒素檢查法 標準曲線制備:用1 mL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BET水)溶解細菌內毒素標準品,混勻15 min后,稀釋制備標準內毒素溶液,每步稀釋混勻不少于30 s;標準曲線范圍100~104EU·L-1,稀釋梯度為10(本文中標準曲線均為10倍稀釋)。陰性對照制備:將內毒素標準品溶液加入酶標板,每個濃度設3個復孔,陰性對照設2個復孔,加樣量均為100 μL每孔,于37 ℃孵育10 min;將鱟試劑按標示量1.25 mL溶解,立即加入酶標板中,每孔100 μL,振蕩10 s;于37 ℃條件下孵育,于660 nm處每隔30 s讀取一次數據,預設OD值為0.02。實驗重復5次。
1.2.2人源高表達TLR2受體的HEK細胞系 當細胞覆蓋率達到50%~80%時,經懸浮細胞計數后,用培養(yǎng)基將細胞稀釋2×108個·L-1,接種到96孔板,每孔160 μL。用1 mL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BET水)溶解細菌內毒素標準品,混勻15 min后,稀釋制備標準內毒素溶液,標準曲線范圍100~104EU·L-1每個濃度平行3孔。在酶標板中每孔加入20 μL內毒素標準溶液,再加入20 μL的BET水。培養(yǎng)24 h后每孔吸取上清液20 μL至一個新酶標板中,每孔續(xù)加180 μL專用顯色溶液,37 ℃孵育3 h,顯色為藍紫色,在波長630 nm下檢測。實驗重復5次。
為了進一步探求圖式理論策略與閱讀能力的關系,該研究采用逐步進入法(stepwise)對圖式理論策略與閱讀能力進行多元回歸分析(見表3)。
1.2.3人源高表達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 除采用細胞系為人源高表達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其余操作同1.2.2。實驗重復5次。
1.3 專屬性研究MPLA與鱟試劑的反應:取商業(yè)化生產的兩批MPLA分別稀釋至1 μg·L-1與鱟試劑進行反應。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取商業(yè)化生產的兩批MPLA分別稀釋至1~10 000 μg·L-1分別與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進行反應,記錄每一濃度響應值(OD值)。另取細菌內毒素標準品,使用內毒素檢查用水,稀釋至100~106EU·L-1,分別使用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進行反應,記錄每一濃度的響應值(OD值)。
1.4 最低檢測限
1.4.1細菌內毒素檢查法 最低檢測限為鱟試劑標識靈敏度的下限。
1.4.2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 最低檢測限為所制備的細菌內毒素標準曲線(S 型四參數擬合曲線)的最低點濃度,該檢測限所至單核細胞分泌的內熱原量應不小于閾值(陰性對照的平均值加上其 3 倍的標準偏差);若小于閾值,則將閾值對應的OD值代入上述四參數擬合曲線中,獲得的濃度值即為最低檢測限。
1.5 耐用度研究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考察細胞代次的對實驗影響,將細胞傳至20代。按照1.2.2標準曲線線性和范圍實驗進行操作,r值應大于0.980。檢測限不應降低。
1.6 回收率實驗
1.6.1內毒素檢查法 樣品制備:將2種不同來源的MPLA用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進行系列稀釋,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中,2批樣品在1 μg·L-1測定。樣品陽性對照制備:用內毒素檢查用水將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進行系列稀釋,每步稀釋混勻不少于30 s;將內毒素標準品分別加入到2批MPLA中,使其含有內毒素含量為104EU·L-1。標準曲線制備:用1 mL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BET水)溶解細菌內毒素標準品,混勻15 min后,稀釋制備標準內毒素溶液,標準曲線范圍100~106EU·L-1,每個濃度平行3孔。陰性對照制備:為內毒素檢查用水。
1.6.2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 樣品制備:將2種不同來源的MPLA用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進行系列稀釋,TLR4細胞系中,2批樣品在1 mg·L-1測定。TLR2細胞系中,2批樣品在0.1 g·L-1測定。樣品陽性對照制備同1.6.1。標準曲線制備:用1 mL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BET水)溶解細菌內毒素標準品,混勻15 min后,稀釋制備標準內毒素溶液,標準曲線范圍100~ 106EU·L-1每個濃度平行3孔。陰性對照制備:為內毒素檢查用水。
1.7 內毒素含量檢測樣品制備、樣品陽性對照制備、標準曲線制備、陰性對照制備同1.6回收率試驗。
1.8 統計方法
1.8.1細菌內毒素檢查法 到達預設OD值的時間(Onset time)與對應的內毒素濃度進行雙對數轉換,以內毒素濃度對數值為橫坐標,以Onset time對數值為縱坐標進行線性擬合,擬合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應大于0.980。
按中國藥典內毒素檢查法干擾實驗項目下計算回收率,回收率在50%~200 %范圍內有效。
1.8.2人源高表達TLR2/TLR4受體的HEK細胞系 以內毒素濃度值為橫坐標,以吸光度值為縱坐標進行四參數擬合,擬合相關系數應大于0.980。按中國藥典內毒素檢查法干擾實驗項目下計算回收率,回收率在50%~200 %范圍內有效。
2.1 線性和范圍采用3種方法進行檢測,r的絕對值均>0.980,檢測范圍上下限及r的絕對值,詳見Tab 1。
Tab 1 Results of linear range
2.2 專屬性MPLA與鱟試劑反應方面,MPLA可以引起類似內毒素的響應,其響應值高達1×109EU·g-1水平,與純品細菌內毒素的反應水平相當(參照細菌內毒素國際標準品說明書),應為假陽性結果。MPLA專屬性研究試驗結果方面,MPLA對TLR2細胞系在實驗濃度范圍內測定值與陰性對照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在該濃度范圍內,MPLA并不會與TLR2細胞系發(fā)生反應,詳見Fig 1。MPLA在1 mg·L-1以上可激動TLR4受體并產生效應。此即MPLA的免疫激活效應,詳見Fig 2。內毒素專屬性研究結果方面,不同純度內毒素在不同濃度表現出對TLR2/TLR4細胞刺激結果不同。TLR2細胞對內毒素標準品在10 000~106EU·L-1范圍內顯示出隨濃度依賴的響應,詳見Fig 3。對于TLR4細胞內毒素標準品在濃度100~106EU·L-1范圍內細胞顯示出隨劑量依賴的響應,詳見Fig 4。綜上所述,MPL和內毒素標準品,對鱟試劑和TLR4細胞系引起類似的響應活性,不能將兩者區(qū)分;而TLR2細胞系僅對細菌內毒素標準品有響應,因此可用TLR2細胞系作為MPL的檢測細胞。
Fig 1 Results of MPLA specificity test on TLR2 cell line n=3)
Fig 2 Results of MPLA specificity test on *P<0.05,**P<0.01 vs control group
Fig 3 Results of endotoxin specificity test on TLR2 cell line n=3)*P<0.05,**P<0.01 vs control group
Fig 4 Results of endotoxin specificity test on TLR4 cell line n=3)*P<0.05,**P<0.01 vs control group
2.3 檢測限根據“1.4.1”和“1.4.2”,內毒素檢查法檢測限確定為10 EU·L-1,TLR2細胞法為104EU·L-1,TLR4細胞法為100 EU·L-1。
2.4 耐用度考察細胞傳代次數對實驗影響,TLR2/TLR細胞系傳至20代,按照“1.2.2”標準曲線線性和范圍實驗進行操作,r值均大于0.980。各自檢測限與“2.3項”相比,均未降低。
2.5 回收率實驗和內毒素檢測結果結果見Tab 2。根據藥典規(guī)定,回收率在50%~200 %即符合規(guī)定,其檢測值即為樣品的內毒素含量。
Tab 2 Results of endotoxin detection and recovery
實驗結果顯示,MPLA和細菌內毒素都能與鱟試劑發(fā)生反應。細菌內毒素一般由3部分組成,類脂A核心多糖和特異性多糖,鱟試劑與細菌內毒素的結合位點在于類脂A部分[7]。而MPLA恰恰是人工合成的類脂A結構類似物。雖然其具有相同的結合位點,但是其與鱟試劑的反應劑量依賴性卻與細菌內毒素表現出很大差異,由于這種特性,類似于生物測定量反應平行線法測定中,樣品與標準品產生的生物活性不同,不能用來定量。另一方面,細菌內毒素檢測的目的是間接反映樣品中污染的熱原量,MPLA雖然能與鱟試劑發(fā)生反應,然而卻不具有致熱性[8],這就使得使用鱟試劑這種方法來控制其熱原污染程度失去了意義。因此表2中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所測定結果,雖然回收率實驗符合藥典的規(guī)定,用來量化細菌內毒素并不準確,僅作為同濃度不同樣品間內毒素含量比較參考值。
TLR4細胞法專屬性結果與細菌內毒素檢測專屬性研究結果類似。同樣存在無法確定檢測值是由MPLA引起還是由于細菌內毒素引起,因此也不適合用來量化細菌內毒素含量。根據中國藥典規(guī)定,細菌內毒素檢查法在檢測過程中,僅需要進行標準曲線可靠性驗證和干擾試驗,即回收率,可建立檢測方法。并不進行專屬性、耐用度等方面的研究。然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MPLA會嚴重干擾細菌內毒素檢測和TLR4細胞法準確檢測出細菌內毒素。
根據Fig 2、4結果,雖然MPLA和內毒素均能夠激動TLR4受體,根據細菌內毒素國際標準品的內毒素質量和效價關系,0.12 ng對應1 EU效價,可估算0.012 μg·L-1即可激活TLR4受體,明顯高于MPLA(1 mg·L-1)。推測與細菌內毒素的分子大小與聚集形態(tài)更適合于結合TLR4受體。
細菌內毒素是經典的TLR4受體激動劑[9],本實驗表明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同樣可以激活TLR2受體。根據文獻報道[10-11],細菌中的脂蛋白,或者熱滅活大腸桿菌均可以激活TLR2受體,即使TLR2受體是由非內毒素成分激活,本研究所建立的TLR2細胞檢測體系仍然可以用于質控,其原因在于自然界不存在細菌內毒素純品,在質量控制活動中出現的細菌內毒素必定為細菌死亡后的產物。TLR2細胞檢測體系即為檢測微生物污染間接反映熱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