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輝
摘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朗讀教學中,要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讀出感情,讀出特色,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只有在全面理解文章內涵的前提下,朗讀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感情充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在此基礎上,確保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朗讀活動中。針對培養(yǎng)初中生朗讀興趣,深化初中生朗讀感情的具體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境;朗讀;策略
能夠流利、準確、富于感情地朗讀課文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文藝的基礎上,才能在朗讀的過程中獲得美感,在此基礎上,提升朗讀過程中的情感深度。但是,怎樣才能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賦予感情呢?文章就針對相關策略進行具體研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進入課文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朗讀課文、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者之間是逐層遞進的關系,層次逐漸提高。在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想達到使學生能夠有感情朗讀的教學目標,保證正確、保證流利是基本前提,切不可忽視前兩項訓練直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感情,否則就會影響學生對于朗讀活動的興趣[1]。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也普遍存在揠苗助長的問題,部分教師經常向學生提出快速朗讀課文的要求,致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困難。要解決以上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朗讀時間,鼓勵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自讀自悟,在此基礎上,學生便能夠進入到課文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豐富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朗讀《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洋溢著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以及自己所感悟到的深沉的母愛,此時,教師要學生讀出感情,單純對學生進行母愛的宣講很難達到目標。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回想自己生活中的場景,將自己理解中的母愛融入朗讀過程中,在此基礎上,走進課文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開展朗讀活動,豐富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感情。
二、鼓勵學生在朗讀中交流,在相互啟發(fā)中深化朗讀感情
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雖然能夠實現感情的升華,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加強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相互啟發(fā),在此基礎上,豐富學生的朗讀感情。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由于文章的內容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距離較遠,因此,學生在感悟文章感情的過程中普遍感到存在困難[2]。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對白求恩的奉獻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將這種感情融入自己的朗讀活動中,達到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學習目標。
三、鼓勵學生感知文本形象,通過移情的方式深化體驗
初中階段的朗讀教學中,要想深化學生的朗讀感情,移情是一種最重要的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要重視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去感受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體會文本中的色彩、聲音,在此基礎上,深入感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在體驗中深化認識,達到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學習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學《故鄉(xiāng)》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文章就塑造了一個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閏土形象,故事中的閏土從鮮活逐漸走向麻木,不僅受到了社會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自身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要將閏土這個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來,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同時要對文本中塑造的形象進行深化感悟,在此基礎上,將自己想象成要展示的人物,走進文本的情境中,體會人物的言行,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標。
四、教師做好范讀工作,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引導
要想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讀出感情、讀出興趣,教師的范讀必不可少,這是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能夠為學生樹立榜樣,為學生的模仿朗讀提供范本;另一方面,能夠以教師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找到朗讀的感覺,提升朗讀的質量[3]。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湖心亭看雪》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范讀的方式為學生讀出作者深夜去湖心亭看雪,遇到知己后共飲的愉快心理,在此基礎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悟融入朗讀過程中,使學生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綜上所述,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朗讀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深化學生的朗讀感情是最重要的手段,文章針對上述要求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推動學生整體朗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文霞.有感情朗讀的困境及應對策略[J].電腦迷,2018(7):195.
[2]朱小艷.語文朗讀訓練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11):100.
[3]吳小梅.例談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定位[J].學語文,2017(6):44-45,5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