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向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小學階段的音樂課是一門必修學科,通過學習音樂陶冶情操,豐富精神世界,系統地培養(yǎng)小學生對音樂的領悟能力和藝術的審美能力,打擊樂器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內容之一,利用打擊樂器進行音樂演奏,可以很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打擊樂器 音樂教學 小學音樂
打擊樂器引入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很快成了小學生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所產生的感染力與震撼力,體現出了音樂的獨特魅力,打擊樂器的特點操作簡單、容易上手,不但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濃厚興趣,還豐富了小學課堂文化生活,在領略音樂魅力的同時,還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對性格的培養(yǎng)具有深遠的意義[1]。
一、打擊樂器運用到小學音樂課堂的意義
1.使小學生養(yǎng)成專注聽講的習慣
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專注聽講的習慣,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師的主要工作,專注聽講可以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快速獲得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對事物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把打擊樂器的知識納入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其種類繁多和音色豐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強烈欲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度。
2.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為了更好地開發(fā)小學生的智力,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好玩、好動、自控力差的特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們在加強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同時,更要加強引導學生對打擊樂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為了真正做到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們在音樂課上可以給小學生發(fā)放打擊樂器,通過學生自己的嘗試,培養(yǎng)小學生的手腦協調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全面帶動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興趣,打擊樂器引入到小學教學課堂,對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揮重大的作用。
3.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小學階段就是培養(yǎng)興趣的過程,好多成功人士都是在小學時期發(fā)現興趣并加以培養(yǎng),從而走向輝煌。打擊樂器針對小學生這一時期的生理特點,應運而生。在打擊樂器中,我們也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自己找尋打擊旋律。例如,我們家里的不同材質的水杯、碗筷以及其他器皿,分別敲打它們也會發(fā)出悅耳的聲音,電視上我們也看到過類似的畫面,是不是很有趣呢?我們還可以利用零食袋、尺子、桌面等等,都能奏出美妙的音符來,在我們的嬉笑聲中去尋找和發(fā)現打擊樂器的樂趣[2]。
二、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具體運用
1.觀察和觸摸樂器
無論學習什么,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音樂也不例外。在小學音樂課堂學習中,老師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樂器的相關知識,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了解樂器的特點、用途,進而使學生了解其構造原理,從而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樂器并很好地學習。我們以常見的打擊樂器——鼓為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首先幫助學生了解鼓的形狀和由什么材質制作的、各種材質有何不同等等相關知識,才能使學生對鼓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多互動,老師鼓勵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很愉悅地投入到學習當中,由內而外發(fā)生質的改變,進而發(fā)揮音樂教學最大的魅力。
2.體驗打擊樂之美
種類繁多的打擊樂器,每一種樂器都有其獨有的魅力和特色,鼓勵學生多觀察和觸摸,動靜交融,慢慢就會喜歡上打擊樂器。同時,需要老師們?yōu)閷W生多創(chuàng)造打擊樂器實踐的經驗,從中學生慢慢體會和感受樂器的魅力,讓學生自己演奏打擊樂器 ,身臨其境,有利于提高學生手腦協調的能力,通過掌握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打擊樂器的熱愛,進而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快速掌握音樂知識,體驗音樂之美。
3.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中需改進的策略
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充分利用好打擊樂器,通過實驗、探索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老師們可以分享一些優(yōu)秀音樂家的經典名曲給學生,以及闡述音樂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和意義,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曲,大膽的嘗試??傊?,老師們要充分發(fā)揮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手腦協調能力。老師還要多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通過實踐刺激大腦,開發(fā)智力、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此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找到適合每一位學生學習音樂的不同方法,每一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不能千篇一律。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要豐富多彩,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學生很快的掌握音樂知識[3]。同時,老師們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自身演奏打擊樂器,來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并得到升華。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愛動,因此,快樂的感受是他們更好地學習情感的基礎。如果讓小學生處在非常緊張的機械操作中,這既不符合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要求,也不符合學生個體思想品德素質教育提高的宗旨。針對小學生這一時期的生理特點,老師們要循循善誘,運用科學的學習教育方法教育學生,而不是舊時的私塾里純粹性的打手板教育,營造和諧快樂的小學課堂氛圍,既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們還可以通過自己打擊樂器的演奏,來請學生評教,或者學生演奏完,老師來和學生一起評教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不但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和鑒賞能力,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學生體會到參與其中帶來的快樂,從而形成對音樂的熱愛,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老師們要根據小學生這一時期的發(fā)育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多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領略打擊樂器真正的魅力,進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整體素質。打擊樂器引入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扎扎實實上好課,點點滴滴育真人。
參考文獻
[1]何靜.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初探[J].戲劇之家,2019,(34).
[2]吳婕.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
[3]劉藝.淺談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8,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