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娟 叢林
[摘要] 眾所周知,近視可由遺傳、外界環(huán)境、不良用眼習慣等綜合性因素導致,主要預防措施為定期進行視力篩查,并及時對癥治療,與此同時養(yǎng)成良好用眼習慣,保持充足睡眠,保證一定運動量及營養(yǎng)均衡。若判定為近視,可通過光學鏡片、西藥治療及中醫(yī)治療等方式延緩度數(shù)增加,若以上方式均無效,還可通過手術方式進行矯正。目前,近視給青少年的健康及成長帶來的重大影響已成為公論,故我國近視低齡化問題也越發(f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針對社會人群而言,了解近視成因,對精準預防與有效控制格外重要。本文對近年來文獻報道進行總結,從近視形成原因、預防、篩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 青少年兒童;近視;形成原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R778.1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18-0189-04
Causes and progress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in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SUN Shujuan? ?CONG Lin
Department of Food and School Health,An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Anshan? ?114002,China
[Abstract] It is known that myopia can be caused by heredity,external environment,illhabit of eye-using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factors. The main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regular visual screening and timely symptomatic treatment.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healthy eye-using habits, keep enough sleep, and ensure certain exercise and balanced nutrition. If it is judged as myopia,the increase of degree can be delayed by means of optical lens,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f the above means are ineffective, it can also be corrected by surgical means. At present,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myopia on the health and growth of adolescents has become a public issue, thus the youngerage trend of myopia in China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or the social population,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myopia, and perform precise preven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and reviews the causes, prevention, screen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myopia.
[Key words]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Myopia; Causes;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眼睛識別物象的能力稱為視力,視力又可分為識別遠方物象的遠視力及識別近處物象的近視力。近視是指在正常放松狀態(tài)下,來自5 m以外的平行光線經(jīng)眼球屈光系統(tǒng)聚焦在視網(wǎng)膜之前導致視物模糊的病理狀態(tài),屬于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表現(xiàn)為遠視力下降[1-2]。研究報道,東亞及東南亞地區(qū)青少年患近視的比率為80%~90%,而我國學齡期近視患病率高于70%。近視的發(fā)生一般是不可逆的,即一般形成近視則很難完全恢復,若在青少年時期不加以有效防控,近視可能進一步加重,隨著年齡的推移甚至會導致眼部的一些嚴重病變,誘發(fā)一系列如青光眼、白內(nèi)障等并發(fā)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于2019年10月15日印發(fā)的國衛(wèi)辦疾控函﹝2019﹞780號文件《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旨在科學規(guī)范的推動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并對相關工作技術人員進行專業(yè)性指導[3-4]。文件明確指出中小學應建立良好的篩查制度,每年至少定期開展一次視力不良篩查,做到及時確診及盡早矯正,并建立個人視力健康檔案,跟隨學籍,及時更新,做到對動態(tài)變化心中有數(shù),并能及時制定相應措施;與此同時,應加強對青少年視力保護的宣傳,使其自身意識到用眼健康的重要性,并堅持健康用眼[5]。鑒于社會的高度關注及近視的危害性,本文就近視形成因素、篩查手段及預防、控制措施對近年來文章進行綜述。
1 近視發(fā)病率與發(fā)生機制
1.1 青少年兒童近視發(fā)病率
經(jīng)統(tǒng)計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全球的近視發(fā)病率約為28.3%,且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6~12歲的青少年兒童近視患病率相對較高。而在我國近視的發(fā)病率相對其他國家更高,高中生的發(fā)病率最高(約為69.7%),初中生次之,小學生相對較低[6-7]。
1.2 近視發(fā)生機制
從近視發(fā)生機制來講,青少年兒童的眼軸長度變化及角膜的屈光力變化是導致近視發(fā)生的主要因素。相對于角膜屈光力而言,眼軸長度的變化才是真正導致青少年兒童發(fā)生近視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部分近視青少年兒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角膜屈光力確實對其近視的發(fā)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當人類出生后,大多都處于遠視的狀態(tài),眼軸長度大約在16.0 mm。隨著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眼軸長度迅速增長,當其達到5~6歲時,眼球的大小已經(jīng)與成人眼球大小較為接近。如果此時其眼球往正視化發(fā)展,其眼軸的變化往往較小,眼軸長度大約在23.5 mm或24.0 mm[9];但是,此時其向近視化發(fā)展,則其眼軸的增長速度往往較快。常規(guī)而言,青少年兒童的近視度數(shù)是眼軸長度增長的3倍。由此可見,眼軸長度在近視發(fā)生機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關于近視發(fā)生的原因有各種學說或假設。大部分的研究者都認為,青少年兒童近視的發(fā)生主要與遺傳、患者年齡、患者性別及環(huán)境等相關因素有關,但就近視發(fā)生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10]。
2 近視的形成原因
2.1 遺傳性因素
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近視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源于遺傳。如果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為近視者,其子女患近視的概率遠遠高于父母雙方視力均正常者的子女[11]。目前已發(fā)現(xiàn)近視的形成與30個基因位點相關,單純性近視是多基因遺傳病,而病理性近視是多基因和/或單基因遺傳病,可能通過X連鎖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隱性遺傳等方式遺傳[12]。另外,也有研究通過外顯子組測序法證實CCDC111基因變異與近視有關[13]。
2.2 環(huán)境因素
除遺傳因素外,外界環(huán)境也是影響近視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我國青少年因學業(yè)壓力重,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nèi)作業(yè),極少有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及體育鍛煉[14]。長時間高強度用眼會引起睫狀肌痙攣,若長期如此,則可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近視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若青少年每周增加1 h戶外活動時間,則其發(fā)生近視的可能性將降低2%,但戶外時間的增加對已形成近視的矯正無效。另外,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產(chǎn)品的普及,極易導致青少年長時間沉迷于電子產(chǎn)品,導致眼睛疲勞[15]。噪音因素也是影響近視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當音量在90 dB以上時,眼底視網(wǎng)膜中間的視感相關細胞就會對光的亮度敏感性降低,對弱光源的識別時間就會增加。音量超過100 dB后,有接近一半的人會出現(xiàn)瞳孔散大的情況。因此,如果人體長期處于高音量的環(huán)境下,其患近視的可能性也會增加[16]。
2.3 用眼習慣
另一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為用眼習慣??磿藙莶徽_、用眼距離過近、看書時光線過強或過弱、愛用手揉眼睛等不良用眼習慣均可能引起眼睛不適,長期不糾正則可能發(fā)生近視。有研究顯示,青少年兒童患近視與否與單次持續(xù)近距離用眼時長有關,但與總時間無關,因此,如果在進行近距離用眼的過程中,間隔使眼睛得到有效的休息,能夠有效避免近視發(fā)生[17]。
2.4 其他因素
除以上因素以外,還可能與營養(yǎng)因素有關,如維生素A及維生素D。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人群患近視概率遠高于維生素D正常人群,而維生素A與視紫質合成有關。還有一些元素對視力也有一定影響,如鋅能夠影響機體抗氧化功能,進而影響視網(wǎng)膜或視神經(jīng);而血鈣偏低也可能導致青少年患近視風險增加。還有報道表明,近視形成與性別有關,女性近視率高于男性。虹膜的顏色也可能與近視的形成有相關性,這可能與顏色不同,對光線的吸收或過濾存在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對眼球的生長發(fā)育影響也不一樣[18]。該結論也從另一個方面暗示了進入眼球的光線差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近視的形成。煙草也有可能是導致近視的原因之一,煙草里面含有較強毒性的氰化物,當其在人體內(nèi)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導致中毒性近視的發(fā)生。
3 篩查手段
常規(guī)檢測青少年裸眼視力、配眼鏡則測戴鏡視力、非睫狀肌麻痹下屈光檢查等,若條件允許還可進行眼軸長度及角膜曲率測定,從而獲得更精準診斷,對癥治療。根據(jù)散瞳后驗光儀測定的等效球鏡(SE)對度數(shù)進行判定可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低度近視(50~300度):-3.00 D≤SE<-0.50 D;中度近視(300~600度):-6.00 D≤SE<-3.00 D;高度近視(600度以上):SE<-6.00 D。而根據(jù)近視發(fā)展趨勢及病理變化又可劃分為單純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19]。單純性近視為眼球在發(fā)育期發(fā)展的近視,發(fā)育期結束,近視也趨于穩(wěn)定,屈光度一般<-6.00 D,患者眼部無病變發(fā)生,用光學鏡片即可對視力進行矯正;病理性近視指眼球發(fā)育結束后,近視仍在發(fā)展,并且在眼底出現(xiàn)病理變化,且屈光度>-6.00 D。
4 預防手段及控制措施
4.1 預防手段
除遺傳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增加飲食合理性等預防近視發(fā)生。首先,保證每天一定量的戶外活動時間,如課間操等,家長也應配合好形成良好習慣,如帶孩子散步等;第二,保證合理的飲食習慣,不挑食,適量多吃優(yōu)質蛋白質,如豆制品、雞蛋、牛奶以及魚肉,還要多吃胡蘿卜、柑橘等富含維生素A的蔬果,可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海帶、蝦皮等;第三,注意用眼衛(wèi)生[20]。寫字讀書時應注意坐姿端正,眼睛應與書本保持適當距離;長時間學習期間,應間隔休息5~10 min,可以進行跳遠、閉目休息或進行眼保健操以放松眼睛,減緩疲勞,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揉搓眼睛;避免在光線過強或過弱條件下閱讀,避免走路或其他顛簸狀態(tài)下閱讀,避免躺臥狀態(tài)下閱讀;使用電子產(chǎn)品,如手機及平板時間不宜過長,應合理安排好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
4.2 控制措施
若已被確診為近視可以通過光學鏡片矯正、西藥治療、中醫(yī)治療及手術等方式進行控制[21]。
4.2.1 光學鏡片矯正? 框架眼鏡是最為常見的光學鏡片矯正方式??蚣苎坨R可分為單焦點框架眼鏡、雙光框架眼鏡及多焦?jié)u進框架鏡三種。近視發(fā)生后,若不進行及時矯正則可能引發(fā)視網(wǎng)膜產(chǎn)生遠視性離焦,進而加速近視病程。配戴單焦點框架眼鏡能夠有效矯正屈光不正,但對控制度數(shù)增加效果有限,因此只為基礎措施,還需配合藥物等進行綜合性治療[22]。雙光鏡的特點有近視及遠視兩個光學區(qū),較單焦點鏡具有更好調(diào)節(jié)轉換作用,因此,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近視的進程。多焦?jié)u進框架鏡是近年來研究對近視防控最為有效的矯正方式之一,其發(fā)揮功效的原理在于以屈光度漸進的方式將遠視及近視光學區(qū)結合在一起。除框架眼鏡外,還有角膜接觸鏡。角膜接觸鏡可分為軟性角膜接觸鏡(Soft contact lens,SCL)、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觸鏡(Rigid gas permeable,RGP)以及角膜塑形鏡(Orthokeratology,OK)[23]。角膜接觸鏡較框架眼鏡優(yōu)勢在于視網(wǎng)膜成像倍率更小、視野更寬廣且無盲區(qū)及相差少。SCL能夠通過有效減少周邊視網(wǎng)膜離焦而延緩眼軸的增長,從而達到控制近視進程的目的。但使用SCL常會引起如乳頭性結膜炎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而RGP相對于SCL,透氧性更高,因此能夠有效減少因缺氧而引起的角膜上皮損害。OK鏡是在RGP基礎上進行改善設計,更加安全、有效的控制近視進程。
4.2.2 西藥治療? 主要為抗膽堿類藥物如阿托品等。作為一種非選擇性的M受體拮抗劑,阿托品被認為可以用于麻痹青少年兒童的睫狀肌來減少近視形成過程中的眼部調(diào)節(jié)。以往的研究表明0.01%的阿托品可以作為安全且有效防控近視的臨床用藥。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主要通過作用于鞏膜組織上M1、M3、M4受體而改善屈光不正及誘導多巴胺的釋放從而調(diào)控視網(wǎng)膜信號傳導,延緩眼軸增長兩種機制發(fā)揮功效[24]。
4.2.3 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是我國精髓,在近似治療中一般采用針灸及按摩的方法。針灸可選取睛明、攢竹、四白、合谷、太陽等穴位進行聯(lián)合針刺。研究表明針灸對近視近期療效較為明顯,遠期作用不大。除此之外,還可對眼睛周圍穴位進行按摩,如刮眼眶、揉太陽、按睛明等。
4.2.4 手術? 若用藥物及其他輔助治療效果不理想者,可以采用手術療法。后鞏膜加固術(Posterior sclera reinforce-ment surgery,PSR)能夠通過人為植入條帶對眼球后部鞏膜進行加固,延緩眼軸增長。PSR除近期治療近視外,遠期治療還可對黃斑出血等高度近視病變的發(fā)生進行有效控制[25]。
目前青少年兒童近視是遺傳、社會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下導致的常見病癥。近視對于青少年的生活及健康造成影響極大,因此了解成因并有效防控刻不容緩。近視常見于遺傳因素及后天不良用眼習慣、營養(yǎng)缺乏等綜合因素,因此,應注意對用眼健康的宣傳,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用眼習慣及生活習慣。與此同時,在學校內(nèi)應定期組織權威的檢查,對青少年視力狀況進行實時跟蹤,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做到有效防控。若出現(xiàn)近視,可根據(jù)近視程度選擇不同治療途徑,輕微的可以選擇光學鏡片矯正配合藥物、中醫(yī)治療,以上方法治療無效的嚴重者可通過手術方法矯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眼科醫(yī)師分會眼視光學專業(yè)委員會. 兒童青少年近視普查工作流程專家共識(2019)[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9,21(1):1-4.
[2] 王佳穎,楊晨皓,沈李,等. Toric設計角膜塑形鏡治療青少年近視伴較高散光1年臨床療效的觀察[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7,35(8):803-807.
[3] 國家衛(wèi)生標準委員會學校衛(wèi)生標準專業(yè)委員會秘書處,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 強制性國家標準《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wèi)生要求》制定工作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9,21(5):7-10.
[4]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眼科醫(yī)師分會眼視光學專業(yè)委員會. 兒童青少年近視普查信息化管理專家共識(2019)[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9,21(1):9-13.
[5] 蔡春艷,覃銀燕,戴鴻斌,等.兒童青少年近視正相對調(diào)節(jié)的臨床分析[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9,27(2):9-12.
[6] 何夢梅,杜亞茹,劉晴雨,等. 角膜塑形鏡治療我國青少年低中度近視患者短期效果評價[J]. 國際眼科雜志,2016,2(2):237-241.
[7] 李靜姣,吳婭莉,周華,等. 不同程度近視青少年兒童雙眼視功能的差異[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2):111-114.
[8] 史久美,姚璐,史偉,等.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學員近視防控方案實施的效果評價[J].軍事醫(yī)學,2018,42(3):216-219.
[9] 李仕明,任明旸,張三國,等. 眼軸長度用于近視預測模型對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篩查的效能研究[J].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9,37(4):269-273.
[10]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眼科醫(yī)師分會眼視光學專業(yè)委員會. 兒童青少年近視普查中檢測設備和設置標準化專家共識(2019)[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9,21(1):5-8.
[11] 朱江,黃振平. 配戴角膜塑形鏡對青少年近視患者淚膜及視覺質量的影響[J]. 國際眼科雜志,2016,16(11):2099-2102.
[12] 鄭杰,張鈺,陳躍國,等. 基線近視屈光度對角膜塑形鏡控制青少年兒童近視進展的影響[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8,20(10):582-587.
[13] 丁雯芝,荊麗麗,杜顯麗. 青少年近視眼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后角膜透明度的變化分析[J]. 中華眼科雜志,2019,55(6):435-441.
[14] 樊冬生,郭慧敏,陳子林. 眼軸和屈光度對兒童青少年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纖維層厚度的影響[J]. 廣東醫(yī)學, 2016,37(6):862-864.
[15] 李巖,石曉慶,張璐,等. 短時間平板電腦游戲對青少年近視患者調(diào)節(jié)反應和調(diào)節(jié)微波動的影響[J].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6,34(4):335-339.
[16] 艾欣,張學輝,葉璐. 角膜塑形鏡控制青少年近視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9,21(2):127-134.
[17] 劉曉曉,葉開友,高紅梅,等. 兒童青少年傷害相關危險因素中文文獻的meta分析[J]. 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16,33(1):34-38.
[18] 郭寅,劉立洲,彭麗,等. 角膜塑形鏡去片裸眼視力低下的影響因素及近視控制效果[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8,20(12):743-748.
[19] 褚仁遠,趙家良. 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診治應以睫狀肌麻痹下驗光結果為基準[J]. 中華眼科雜志,2019, 55(2):86-88.
[20] 常楓,沈政偉,陳云輝,等. 矢量分析法比較近視伴較高散光青少年配戴球面和環(huán)曲面角膜塑形鏡后的臨床療效[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6,18(2):88-92.
[21] 連燕,許雅利,邵雪麗,等. 可視化角膜生物力學分析儀測量青少年兒童中央角膜厚度的重復性及與掃頻光源OCT的一致性分析[J].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8,20(12):713-718.
[22] 郭翠玲,黃東勉,任韓,等. 耳穴壓籽法聯(lián)合局部穴位按摩對青少年輕、中度近視屈光不正的療效分析[J]. 遼寧中醫(yī)雜志,2018,21(9):1021-1023.
[23] 張博,唐偉,周文艷,等. 角膜塑形鏡對青少年近視患者視力及角膜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J]. 國際眼科雜志, 2016, 16(5):945-947.
[24] 周籽秀,徐珊珊,易省平,等. 角膜塑形鏡矯治青少年近視散光的療效及對角膜內(nèi)皮細胞的影響[J]. 國際眼科雜志,2016,16(8):1525-1527.
[25] 郭寅,唐萍,吳敏,等. 青少年高度近視患眼眼底特征及其與屈光狀態(tài)的相關性[J].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16, 32(6):628-632.
(收稿日期: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