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嘗試把戲劇引入語文課堂,不僅取得了很好的語文學習效果,甚至還獲得了許多衍生成效,如學生之間建立親密友好的關(guān)系,師生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guān)系,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家長的深度參與等。
1.豐富語文教學形式,促進教學改革
對小學生來說,在語文課上表演戲劇情節(jié),是一件遠比靜坐著聽講要快樂得多的事,把戲劇元素引進語文課堂無疑是一個實現(xiàn)“體驗式教育”的途徑,因為戲劇能讓學生對課文的人物、情節(jié)、情感和語言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回民實驗小學把戲劇元素融入古詩文教學可謂順理成章,多年的實踐成效也證明這種方式可以大大豐富語文教學的形式。
2.校長的教學風格成就學校的辦學特色
作為語文特級教師的劉燕君校長,始終沒有離開過課堂,她對語文教學有著深入的研究,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體會,對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有著深入的思考。她從語文教學的難點出發(fā),嘗試引入戲劇元素,讓學生學好古詩文。取得良好效果后,又開始逐漸擴展,從個別教師擴展到所有語文教師,從語文教師擴展到各相關(guān)學科的教師,從片段的戲劇表演擴展到整本劇的表演,從課堂教學中的表演擴展到舞臺的演出。戲劇在回民實驗小學逐漸成為一種全校全員參與的活動,形成了一種全方位的教改態(tài)勢。不僅如此,劉燕君校長還就勢以戲劇籌辦為抓手,深化了家校合作,形成了協(xié)同育人機制。
保持教師教學的愉悅,保持學生學習的快樂,是劉燕君校長的教學特點和管理風格。她通過戲劇教學活動,把這一風格巧妙地變成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3.用科研的方法研究教學改革,使戲劇有根、創(chuàng)新有據(jù)
利用申報市級校本專項課題的機會,劉燕君校長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討論,對戲劇教學做了一次全面的文獻梳理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在此基礎(chǔ)上申請校本專項課題,并獲得立項。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回民實驗小學的教師們也對戲劇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從而使戲劇元素融入教學的活動設(shè)計更加規(guī)范。
如何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峻問題。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也是學好其他所有課程的基礎(chǔ)學科,可見小學抓好語文教學是何等重要。學好古詩文是學好“現(xiàn)代漢語”的必要基礎(chǔ),但在今天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和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背景下,學生學習古詩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回民實驗小學能夠利用戲劇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古詩文變?yōu)閼騽〉男问剑寣W生得以輕松、愉快、體驗性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僅就這一點來說,這項實驗和實踐都是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