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然 吳冉冉
【摘 要】目的:探討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機械通氣撤機后序貫治療過程中,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間診治的94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并將所選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針對性護理);觀察指標為護理服務滿意度、治療效果及肺功能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給予了更高的評價,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PaO2、PaCO2、FEV1%三項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且較護理前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可以極大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機械通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序貫治療;針對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86-01
機械通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一種主要治療方式,該方式通過呼吸機等機械裝置代替、控制或改變患者的自主呼吸運動,維持患者氣道通暢、改善勇氣和氧合、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1]。但該通氣方式在撤機后的后續(xù)抗感染等治療和護理,對患者的肺功能恢復及預后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間診治的94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并將所選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針對性護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病程、性別等相關資料數(shù)據,在分組后的組間對比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
1.2.2觀察組患者實施撤機后針對序貫治療的針對性護理措施。主要包括:(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知識和護理操作培訓,著重進行COPD機械通氣的指征、序貫治療的應用和實施及治療過程中的呼吸道護理管理等內容;(2)針對患者撤機后進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IPPV)治療期間可能發(fā)生的呼吸肌損傷、胃腸脹氣等癥狀,可采取間斷的鼻塞氣,并在NIPPV治療間歇期,幫助患者清理氣道,做好氣道引流、霧化、吸痰等措施[2];(3)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路,或者定期進行呼吸機管路的更換,護理操作中嚴格無菌操作;(4)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通過溝通和心理疏導、安撫,確?;颊咔榫w穩(wěn)定,提高患者治療信心;(5)引導和協(xié)助患者進行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改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幫助患者提高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選擇的指標包括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發(fā)熱消失時間、咳嗽緩解時間)及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最大呼氣量容積一秒率(FEV1%)三項肺功能相關指標。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達到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82.98%,39/47),組間數(shù)據對比,差異P<0.05,有可比性。
2.2兩組患者療效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發(fā)熱消失時間及咳嗽緩解時間,明顯較對照組患者更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均明顯好于對照組,且較護理前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有可比性。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極易并發(fā)呼吸衰竭,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臨床對這一階段的患者,通過使用機械通氣治療,傳統(tǒng)的機械通氣方式,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會在治療的同時對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損傷;而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臨床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這一損傷,但針對患者后續(xù)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心理、吸排痰、飲食及健康指導等護理干預,仍對患者的臨床恢復效果有著重要作用[3]。針對性護理干預,可針對COPD伴發(fā)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撤機后的患者,予以全面、綜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極大地提高了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的相關指標數(shù)據比較分析結果,對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證實。
綜上, 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機械通氣撤機后序貫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極大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 方天露,江宏,許亞麗,潘磊.經鼻高流量氧療用于機械通氣撤機序貫治療的效果評價[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9,38(06):673-676.
[2] 劉洋.呼吸機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18):165-166.
[3] ?,?,范玲.機械通氣患者撤機困難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