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輔導員日常學生事務的處理和自身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是其日常工作職責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兩項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內在相關性,將日常事務性工作和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工作相結合,提升學生骨干在事務性工作處理過程中的參與度,對于進一步激發(fā)其奉獻意識、大局觀等科學價值理念的樹立和提升其綜合性實踐能力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學生骨干;能力;培養(yǎng)
各大高校在校生中普遍存在的“學生骨干”,一般是指在高校行政班級內或相關學生組織內擔任學生干部的個體,或未擔任學生干部但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能力且在在校生群體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生個體。這些個體具有較強的執(zhí)行力、組織力以及過硬的專業(yè)技巧,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大學生群體中發(fā)揮引導效應。因此,作為輔導員而言,對于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是重要的工作職責,同時,學生日常事務的處理也是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而學生事務的處理和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將二者結合可以提升輔導員育人和處理事務性工作的能效。
一、學生事務的處理和學生骨干培養(yǎng)的關系
輔導員學生事務的處理,是一個較為廣義的概念,事關大學生群體日常事務性工作,基本涵蓋了輔導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任務也被囊括其中,同時學生骨干培養(yǎng)工作的優(yōu)質與否,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輔導員日常事務性工作處理的效率高低。
1.日常學生事務性工作的處理涵蓋了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內容
在2017年教育部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內容包括九個方面,其中進行“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的工作內容被明確提到。學生事務處理的主要內容是高校在校生進行教育、管理、服務、評比、指導,并開展互助和軍事訓練。而完成上述工作,原則上骨干學生必須合理參與并積極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在校生整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在進行“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的過程中就涵蓋了學生骨干和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另外,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也明確提到了輔導員要進行學生骨干的遴選、培養(yǎng)、激勵,它從屬于輔導員“黨團建設”工作。狹義來看,雖然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不屬于前文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的環(huán)節(jié),但廣義分析,事關學生利益的一切事務性的工作的開展,都是日常學生工作、學生事務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也屬于輔導員日常事務性工作的一部分。
2.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升學生事務工作的開展能效
在輔導員的客觀性的工作過程中,關于大學生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從經驗主義的角度來歸納基本包含了一下幾個特點,其一復雜性,即處理學生事務其主要的對象是處于青年時期的高校在校生,這一群體思維多變、富于活力,所以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往往帶有復雜性的特點;其二多樣性,學生事務涉及方面多而廣,包含日常生活、學習培養(yǎng)、人際關系、心理狀態(tài)等多個方面,因此學生事務工作的開展伴有極強的多樣性;其三是切身性,學生事務的處理事關每一位在校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極易引起在校生的關注和討論?;谏鲜鋈齻€特點之下的學生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在骨干學生的有機參與之下可以極大的提高輔導員日常工作的效率,因為骨干學生也是在校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自身思維方式、心理特點更為了解;同時作為青年階段的個體創(chuàng)新性強存在極欲得到認可的心理訴求,因此在積極引導的前提下激發(fā)其表現(xiàn)欲和參與感,對于復雜性事務和與切身利益相關度較大的事務的處理過程中,能夠形成創(chuàng)新效應和快速效應,這對于事務性工作的處理能夠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基于學生事務處理視角下學生骨干培養(yǎng)重點探究
基于學生事務處理視角下的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工作,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骨干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其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處理前提下而開展的。在參與的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潛在的學生骨干個體的綜合實踐能力并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1.綜合性實踐能力是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重點
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他們經歷了近十年的中小學階段的基礎性教育和一定時間高等教育,大部分學生對于中學階段學習基礎性的知識點和大學所學專業(yè)學科理論有所掌握,但是缺乏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讓學生骨干參與輔導員的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一定程度上就是給了學生骨干進行實踐學習的機會。因此,讓學生骨干參與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以此為契機來培養(yǎng)他們,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就是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是因為在現(xiàn)實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中,學生骨干可以快速積累實踐經驗并接受輔導員老師關于實踐本領的現(xiàn)場教學,另一方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骨干的綜合性實踐能力對于在校生和教職工兩個群體的良性互動具有較強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參與輔導員日常事務性工作處理的過程中,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重點首要就是學生骨干的綜合性實踐能力,其中包含專業(yè)技能技巧、語言文字技巧、行政辦公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等,就當前大學生群體整體素質而言,這幾個方面的綜合性能力是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個體所缺乏的,作為學生骨干而言,積極培育其這幾個方面的能力水準,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的帶頭效應和引導作用。
2.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是思想引導的重點
引導學生骨干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逐步樹立大局觀念、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是讓學生骨干參與日常事務性工作,對其進行培養(yǎng)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在發(fā)展的前提之下,隨著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不斷的更迭,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xiàn)階段的高校在校生的自我意識普遍開始崛起,傳統(tǒng)的集體主義思潮之下的大局觀念、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等科學的價值理念存在被放棄的風險。而學生骨干作為高校在校生中的活躍群體、積極分子,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從而進一步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形成看齊效應,對于在校生整體科學的價值理念的形成至關重要。而在日常事務性工作的參與實踐中,不斷對學生骨干進行價值觀領域的隱性教育至關重要,且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者在學生骨干進行事務性工作的參與過程中,具有更多的機會與輔導員等教職工隊伍進行互動交流,教師自身優(yōu)秀的品格和魅力更易影響到學生骨干的精神世界;二來在事務性的工作實踐中,較多需要不同的教師、學生、干事之間的合作,這為集體主義價值觀念的形成奠定了現(xiàn)實基礎。所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事務性學生工作學生骨干參與視角下,對其進行思想引導的重點培養(yǎng)內容。
三、以學生事務處理為框架學生骨干培養(yǎng)路徑探究
在學生骨干高度參與公共事務性工作的前提下,幫助學生骨干練就綜合性的實踐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具體的實施路徑包含以下三個方面,其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骨干在事務性工作中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其二要在參與的環(huán)節(jié)中增加思想引導的力度和色彩;其三要幫助學生骨干隊伍克服一定的錯誤思潮傳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1.學生骨干在事務性工作中的參與廣度與深度
在現(xiàn)階段的高等教育培養(yǎng)階段,對于學生骨干參與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在參與的過程中缺乏廣度和深度,無法產生培育效能。在現(xiàn)階段大部分高校的體系當中,骨干學生參與事務性的工作主要以體力型勞動和廉價的勤工助學工作為主,這一類的工作,較少地涉及骨干學生自身專業(yè)技能、思維方式以及各項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以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為根本目標的前提下,引導在校學生骨干參與日常的事務性工作的處理環(huán)節(jié),必須增加學生骨干在事務性工作中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其一,在學生事務的自我管理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骨干參與溯源、解決、總結等不同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活動的自我開展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到前期規(guī)劃、現(xiàn)實實施以及后續(xù)收尾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增強學生骨干在不同差異性內容、多樣化工作環(huán)境、不同的壓力驅動下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學習;其二在學生參與自身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過程和開展學生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要盡可能的對其自身的專業(yè)性特點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應用,努力形成人盡其才的效應,推動骨干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更加深入自身的專業(yè)領域,形成專業(yè)水準方面較大的自我突破。
2.強化學生骨干服務意識、大局觀、奉獻精神的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在現(xiàn)階段高等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中,絕大多數(shù)的高等院校在推進學生骨干參與輔導員教師日常的學生事務處理和行政工作處理的過程中,其主觀上是以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為根本目標,但客觀上是以完成日常行政事務和學生事務的處理為主要導向,這就導致在學生骨干參與日常事務性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對其思想上的引導和世界觀的培養(yǎng),尤其學生骨干的服務意識、大局觀和奉獻精神等正確價值理念,加之部分院校將學生對于公共事務的參與和學生榮譽、獎學金的評比等內容掛鉤,極易導致學生價值觀念的異化,服務意識、大局觀、風險精神嚴重缺失。因此,在學生日常的事務性工作的參與和處理的視角下,學生骨干的重要培養(yǎng)路徑之一即為增強學生骨干在參與環(huán)節(jié)的思想引導力度,增強學生骨干在事務性工作處理的參與過程中對于自我提升和自我進步方面的獲得感,推動這一在校生隊伍中的積極分子和活躍群體形成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其形成較強的服務意識、大局觀念和奉獻精神。
3.克服在事務性工作的參與中學生骨干群體錯誤思潮的傳播
在現(xiàn)階段的高等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各大院校的對于骨干學生的使用和培育過程中,極易形成部分錯誤思潮,這些錯誤思潮存在著較大的傳播風險,其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為,其一,學生骨干參與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和學生活動的開展的重要性要高于正常的課業(yè)活動,導致專業(yè)、年級內的學風不正;其二,參與日常事務性工作處理和學生活動開展的骨干學生群體,極易形成官僚作風、等級觀念,異化的優(yōu)越感和虛榮心在思想意識領域扎根等。在事務參與的視角下,對于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和使用,出現(xiàn)錯誤思潮在所難免,但在參與的過程中和培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下,進行正確意識的引導和錯誤思潮影響的消弭,是保證骨干學生培養(yǎng)背離正確方向的關鍵路徑,其中不僅包括對于學生群體思想上的引導和糾誤,也包括作為教職工隊伍自我的批評和自省,在這一前提下讓正確的學風、合理的價值理念成為學生骨干所追求的自我境界,進而帶動全體在校生群體的自我進步。
四、小結
學生骨干的培養(yǎng)對于提升輔導員隊伍立德樹人的能效和增加自身事務性工作的處理效率具有雙重的價值,而積極引導學生潛在的學生骨干參與進事關自身價值的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對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想認知的進步存在積極影響。綜上,輔導員老師將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和學生骨干隊伍的培養(yǎng)高度融合,存在著較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冬冬.新時代高校學生骨干工作質量提升之策略[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0,34(03):31-34.
[2]石超.高校輔導員學生骨干培養(yǎng)工作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0(05):71-72.
作者簡介:
葉琿,1979年7月,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法學學士,武漢學院會計學院 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